第947章 一道之亂

字數:5102   加入書籤

A+A-


    計劃取消了,伏擊瀛賊私掠船的計劃,全部取消。
    肖湞江離開了,回到了船上,舟師七條戰船消失在了海平麵上。
    秦府之中,齊燁發了出道以來最大的火,無能狂怒著,砸爛了眼前所有能砸的東西,罵遍了所有能罵的人,別說遠在京中的朝廷,就連宮中的天子都被問候了十八代祖宗。
    所有人都在正堂外麵,就連龔信都歎氣連連。
    肖湞江沒有威脅齊燁,沒有嚇唬任何人,隻是敘述了一個事實。
    之前就有過傳聞,剛剛喻斌也打探清楚了,瀛賊是有這種喪盡天良的習慣,殺它們一人,它們會殺一百人作為回敬。
    說他們凶狠,不如說他們是懦夫,他們殺的是百姓,大康朝的百姓,手無寸鐵的大康朝百姓。
    多年來,也有抵抗私掠船瀛賊的舟師將領或是海商,這些可恨的瀛賊殺不到正主兒報仇,隻會去殺百姓,它們死一人,就屠一百個百姓。
    海岸線太長太長了,根本守不過來。
    正堂內,終於平靜了下來,許久之後,披頭散發的齊燁走了出來。
    “厲良玉,必須死,我要他死,無論朝廷是否能揭開他的真麵目,無論他在軍中多麽受愛戴,我都要他死,厲良玉,我要他死!”
    齊燁低吼著說出了一個又一個“死”字,小夥伴們沒人接口。
    是啊,事情哪有那麽順利,如果可以如此輕易解決的話,東海也不會爛成現在這個樣子。
    派遣大軍,強攻舟師營,幹掉厲良玉等人,即便殺不了他們,也可以接管舟師,可到了那時,舟師的船呢,軍伍呢,軍伍能剩下多少,戰船能剩下多少?
    到了那時候,東海三道便真的成不設防了,瀛島定會聞風而動。
    可要想抗擊瀛賊,就要舟師,就要戰船,而有戰船的舟師又不作為。
    一個字,他媽的無解!
    “給我催,馬上催。”
    齊燁吼道:“告知朝廷,山林萬名戰卒馬上調入關內,調到東海,告知戶部,告知兵部,告知所有衙署,哪怕是他們當馬給戰卒騎,夏季,最晚夏末時,我必須要見到這萬名戰卒,告知宮中,給我調人,京衛也好,折衝府也罷,有多少人給我調多少人過來,我他媽要親手幹掉厲良玉,親手將那些通敵的舟師將領們的腦袋踩碎喂魚,有生之年,我會滅了瀛島,將瀛賊亡國滅種,有生之年,隻要我不死,我會追殺厲良玉到天涯海角,哪怕他跑到火星上,跑到月亮上,我也要取他狗命!”
    肖湞江到來,讓齊燁認識到了一個極為殘酷的事實。
    瀛賊的猖獗,本就是舟師一手造成的。
    如果舟師不怯戰,如果厲良玉不忙著占地盤,不忙著爭權奪利,哪會讓瀛賊鑽了空子,哪會讓瀛賊收買了那麽多世家,哪會讓世家將東海變的如此不齊心。
    在後世,一個話題總是被人討論,關於漢奸,關於賣國賊的事。
    好多網民開玩笑,尤其是很多年輕的網友,說如果他們回到了戰爭時期,麵對敵人的嚴刑拷打,麵對艱難度日,會不會苟且偷生做漢奸?
    其實這就是一個很虛無的問題,沒有任何討論的必要,因為漢奸早他媽讓官二代、富二代給做了,根本輪不到普通小老百姓。
    東海現在就是這個樣子,海商、舟師、世家,投靠瀛賊的,被瀛賊收買的,有哪個是小老百姓,小老百姓,永遠都是案板上的魚,任人宰割。
    “現在去,催,要人,既然東海無法破局,那…”
    “殿下。”
    突兀的聲音響起,人群最後的莫須問,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樣。
    對於不損兵折將拿下虎城的莫須問,大家還是好感十足的,連忙打眼色。
    都沒見過齊燁發過這麽大火,現在不是任何人耍小聰明的時候,一旦開口,必須言之有物。
    “說!”
    “下官…”
    莫須問推開眾人,來到了齊燁麵前。
    “殿下何須動怒。”
    “動怒?”齊燁冷笑連連:“我是為殺賊而來的,準備了那麽久,結果一個瀛賊都不能殺,殺一個,就要…”
    “若是怒,若是恨,怒與恨可叫瀛賊統統死無葬身之地,為何如今瀛島活的逍遙,瀛賊活的逍遙。”
    龔信上前拉了拉莫須問,齊燁需要的不是安慰,而是解決問題的方法,如果無法解決問題,不如叫他發泄出來。
    莫須問無動於衷,沒搭理龔信,隻是望著齊燁。
    “下官有一計,隻是…有傷人和,這一次,就不收殿下錢財了。”
    “什麽意思!”齊燁緊緊盯著莫須問:“你能破局?!”
    “破局算不上,也非良策,隻是比殿下這般胡鬧強。”
    “住口!”吳尚峰厲聲打斷:“殿下是因憂國憂民,何來的胡鬧二字。”
    莫須問搖了搖頭:“殿下口中山卒萬人戰卒,可來,卻不可這般急著來,來的急了,打草驚蛇,至於這折衝府將士,更不能調,調來了,東海必亂。”
    “亂,東海還不夠亂嗎!”齊燁氣呼呼的叫道:“外賊入我大康國土,殺我百姓,保護百姓的軍伍無動於衷,官府不聞不問,如果這不算亂,什麽才叫做亂。”
    “亂,隻是這亂,是殿下眼中的亂,殿下心亂,是因瞧見的亂,可殿下之亂,卻非舟師之亂、海商之亂、世家之亂,殿下眼中的亂,何嚐不是舟師、海商、世家眼中的平和,若不然,為何他們要讓東海變成殿下眼中這般如此之亂的局麵。”
    一語落下,無不是麵露若有所思之色。
    莫須問淡淡的說道:“殿下憂國憂民,見不得百姓被殘害,見不得瀛賊猖獗,因此這東海亂,可也正是因為這亂,世家腦滿腸肥,官府官員夜夜笙歌,舟師軍伍逍遙自在,海商賺的盆滿缽滿,殿下的亂,非是他們的亂,殿下眼中的亂,卻是他們的歌舞升平。”
    “你的意思是…”
    “殿下為何不叫他們內鬥,鬥的兩敗俱傷,鬥的三敗俱傷,鬥的人人皆傷,到了那時,殿下再調遣大軍來到東海以雷霆手段肅清內敵,再禦外敵,如何,殿下眼中的亂,是他們眼中的歌舞升平,殿下亂了這歌舞升平,叫他們亂了起來便好了。”
    齊燁轉過身,做了個請的手勢,讓莫須問入屋上座。
    莫須問臉上沒有任何得意的神情,並且無聲的歎息著。
    其實關於莫須問說的,大家也想過,讓幾大勢力內鬥,問題是談何容易,坐山觀虎鬥,這麽淺顯的道理誰不明白。
    明白歸明白,根本做不到。
    莫須問有一句話說的對,極為正確,齊燁眼中的亂,在東海三道各方勢力眼中,何嚐不是某種秩序。
    蛋糕分好了,大家都有的吃,對於他們這是公平的,是有秩序的,是某種平衡,隻是這蛋糕都是百姓血肉。
    “舟師、海商、世家,如三足鼎立,相互製衡,又相互合作。”
    莫須問坐下後,一句話為眾人撥開迷霧:“殿下來東海,成不了事,破不了三足鼎立的局麵,可若殿下若幫一方呢,要其他人以為殿下所幫這人欲一家獨大呢,做到了,事兒,便成了。”
    “說的容易。”齊燁搖頭連連,無奈苦笑:“來之前我們就想過,行不通,都精的和猴兒似的。”
    “那是因殿下未遇到下官。”
    莫須問終於露出了標誌性的模樣,那滿滿的鬆弛感,以及有意無意之間流露出來的小得意。
    “哦?”齊燁下意識搓了搓手:“該怎麽辦?”
    “殺個人吧。”
    “殺人?”
    “是,殺人。”
    齊燁一頭霧水:“就這麽簡單?”
    “不錯,不但要殺人,還要刺殺,暗殺,手段無比下作,可又要殺的光明正大,殺的大搖大擺,殺的東海人盡皆知是殿下下的手,隻是…”
    “隻是什麽?”
    “隻是人盡皆知後,又會覺著殿下並非癡蠢之人,豈會刺殺、暗殺,殺的如此光明磊落,分明呐,是遭了栽贓陷害。”
    齊燁雙眼亮了起來:“禍水東引。”
    “錯,是連環計。”
    “先殺誰?”
    “東慶道知州,如何。”
    一語落下,沉默和不沉默的,都沉默了。
    全國朝就十二個知州,知府倒多的是,真要是給東慶道知州弄死了,後果不堪設想。
    齊燁撮著牙花子:“第一個就要殺一道知州?”
    莫須問淡淡的回道:“他好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