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緩慢的機器

字數:4270   加入書籤

A+A-


    朝議有朝議的流程,三省、六部、九寺,一一出班。
    小二主持朝會與老六有著迥然不同的風格,很沒耐心,如果出班的官員說的是廢話,馬上打斷,馬上下一位。
    齊燁沒回來的時候,小二這一點飽受詬病,還有不少老臣適時的提及了幾次。
    現在齊燁回來了,小二更狂了,哪個官員要是敢在那引經據典說一大堆廢話浪費時間,打斷都不打斷,直接下一位。
    齊燁喜聞樂見,他喜歡小二這樣的風格,雖然有失穩重,不符合一個太子應有的做派,卻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就比如剛剛談關於讓更多山林諸部族人入關一事,本來是兵部、工部、軍器監的事,禮部的一位主事跳了出來,大致意思就是此事非同小可,可以是可以,但是吧,得讓禮部走個過場,去帶領諸部一起入關,禮部官員得讓入關的人們知道大康的威德,得讓他們知道朝廷的好,宮中的好,還引經據典,遙想哪個朝代哪個朝代如何如何,再看如今大康如何如何,然後如何如何,說了半天,不是說沒進入正題,而是一會跑偏,一會回到,一會又跑偏,磨磨唧唧沒完沒了,也是個“老”文臣了。
    小二輕聲打斷,就問了一句話,逆賊徐夙作亂之際,卿為何不趕赴南關好叫諸部族人知曉大康威德?
    就這一句話,這位也算是老臣的禮部主事老臉紅的和什麽似的,吭哧吭哧了半天,一個字都說不出來。
    這種人,齊燁都懶得罵。
    大康有個錘子威德,還威德,山林諸部識字率不足萬分之一,會說漢話的,一千個裏麵能跳出來一個就不錯了,禮部去幹什麽,打手語啊?
    再者說了,山林各部入關,第一批是加入折衝府成為軍伍的,看情況再選一部分人去東海,去瀛島作戰。
    該說的,該溝通的,南關那邊會做,禮部去了能起到什麽作用?
    齊燁看了眼龍椅旁滿麵不耐煩的小二,本來是幸災樂禍,可轉念一想,又覺得不太對勁。
    老六主持朝政的時候,鮮少流露出情感,即便不耐煩了,也會以相對某種吻合的方式處理,小二不同,小二不是打斷,這家夥還埋汰人,還刺激朝臣,哪疼往哪刺激,一點顏麵不留的那種。
    屁股決定位置,看熱鬧的齊燁撓了撓額頭,覺得小二如果一直這麽下去的話,兩個極端。
    要麽,群臣習慣了小二的做派,不說廢話,不說假大空的話,要麽,群臣不改變,以某種方法逼著小二習慣。
    “山林各部有各部的習俗,這些習俗即便是你們禮部也未必了解詳細。”
    齊燁從殿柱後麵走了出來,一開口,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他的身上。
    來到殿中,齊燁看向所有禮部官員。
    “朝廷需要做的是做,而非說,按部就班就好,當初我離開南關時已經頒布了一些關於妥當安置各部的臨時政策,目前來看執行的還算不錯,山林諸部對此極為滿意,好的,我們堅持就好,無需畫蛇添足,畫蛇添足,隻會幫倒忙。”
    齊燁的聲音平靜而又堅定,沒有引經據典,隻是敘述了一個事實。
    這種很直白很通俗的事實,反而令朝臣們微微點頭表示認同。
    大多數人,不了解異族,不了解各部習俗,也沒去過南關,不過他們相信齊燁,滿朝文武,滿京中,甚至可以說是滿國朝,沒有人敢說比齊燁更了解異族,他去過山林,征服過各部,也被各部奉為精神領袖,如今手下也有很多各部戰卒,四大部落的族長和代表也在他麾下效力。
    “其實…”
    齊燁說了倆字,又將準備說的話咽回去了。
    原本他想說其實他知道很多人怎麽想的,太子監國,天子一年半載回不來,很多人急於出頭,急於出彩,急於穩固自己的地位,能理解,人之常情,隻是怕就怕為了穩固,為了出頭,做一些畫蛇添足之舉,一個人畫蛇添足,兩個人畫蛇添足,十個人,一百個人,最後看不到蛇了,隻看到密密麻麻的“足”,事情也完全變了性質,最後隻會出現截然相反的結果。
    朝廷最大的問題也在這,涉及到了名聲、權利,可以出頭的事,都爭著搶著要做,都爭著搶著幫忙,幫著幫著,越來越忙,越忙越亂,亂來亂去,事情黃攤子了,大家就開始推諉,這樣的事,這樣的政務,比比皆是。
    “山林諸部族人大量入關,這件事需要專人負責。”
    齊燁猶豫了一下,目光落在了已經擔任了尚書令的曹權國身上。
    這事,齊燁也是剛剛想到的,也沒來得及和老曹說一聲。
    要麽說人家老曹知道感恩,那是真仗義,二話不說,直接出班。
    “微臣曾久駐南關,亦知曉各部習俗,微臣願請了這個差事,趕赴南關操辦諸部族人入關一事。”
    一聽這話,小二有些猶豫:“曹大人為三省尚書令,若是去了南關操勞…”
    小二有些取舍不定,曹權國他用的很順手,齊燁回來之前,也是少數幾個敢打趕上的鐵頭娃。
    曹權國微微一笑:“陛下為東海百姓雪恨,帝皇之軀遠赴東海、瀛島,再回戰陣,亦有王府世子二至邊關九死一生,亦有當朝侍中趕赴南關定軍心安民心,微臣這尚書令不過是再回南地罷了,算不得操勞。”
    齊燁衝著曹權國點了點頭,很欣慰,沒錯,就是欣慰。
    朝廷需要的就是這種人,不管身居什麽樣的高位和要職,需要你了,你就去,不怕遠,不怕累,當官,你可以不聰明,你甚至可以沒能力,但是你必須不怕出苦力,如果你連苦力都想出,那你當雞毛官兒啊。
    小二下意識看向了齊燁,見齊燁點頭,開了口,這事就算是定下了。
    既然定下了,就涉及到了錢糧問題,輪到戶部了。
    不怪戶部混的好,二話沒有,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十分痛快。
    往日需要朝議個不停甚至是數日定不下來的事,元年第一次開朝,不但定的快,各部還配合,少了很多繁文縟節與多餘的“程序”。
    齊燁回到班中,靜靜地聽著,時不時的插幾句嘴,快到散朝的時候,極為詫異。
    “誒,那個…”
    齊燁看向旁邊的兵部年輕將領,輕聲問道:“哥們怎麽稱呼,問你個事,之前開朝也是這樣嗎,是陛下在的時候就這樣,還是太子殿下堅國的時候才這樣。”
    年輕將領扭過頭,雙眼放光,壓低了聲音:“殿下您可算和末將說上話了。”
    齊燁:“???”
    “末將孫守,兵部翊麾校尉,城南京衛管事的老臣是我爹,殿下您知道我不?”
    沒等齊燁開口,陳守義激動的搓了搓手:“您一定知道末將,前些年,末將還沒事的時候去太子少師府碰運氣呢,求了好幾次親,不過您別誤會,知曉了您又吃了回頭草後,末將再未去太子少師府打擾過。”
    齊燁神情一動,他終於想起來眼前這個鳥毛是誰了。
    之前還真聽小舅子說過,這叫陳守義的比崽子在京中還挺有名,屬於是大網撈魚,滿京城可哪求親,誰家關係硬,誰家有姑娘,有棗沒棗打三杆子,相當的沒品了,連太子少師府都敢去,還有一次正好碰到季渃嫣回府,讓駕車的紅袖差點沒給這小子創死。
    如果各家府邸求親的話,談不上沒品,沒品體現在這小子光說自己是舔狗,舔一大群,主要是他光說不做,自詡為舔狗,然後還不去舔,根本不行動。
    齊燁猛翻白眼:“問你事呢,說那麽多屁話幹嘛。”
    “哦,哦哦,殿下您問什麽來著?”
    “我說…算了。”
    齊燁懶得繼續搭理這小子,從小就有長輩教導他,別和傻子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