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守護高句麗

字數:2433   加入書籤

A+A-


    高句麗大王深思著蓋伊?奧術文的建議,他深知已至生死攸關之際。但是否采納此計,若是從前,他會召集眾人詳議。如今,時間已不容拖延,哪怕獨自斟酌,也隻剩下寥寥幾刻...

    不論是遣使者拜會大唐的元帥,還是試圖與諾森德和貝爾加利亞建立聯絡,每一項任務都需要耗費光陰,僅是長途跋涉便需耗去不少時日。待到麵見他們的統治者,還需以智謀說服他們,否則兩國斷不會出兵援助,畢竟在高盧克亞盛極一時的年代,他們並未少欺淩兩國,如今他們又怎會助高盧克亞抵禦大唐的鐵騎?此事亟需一位舌綻蓮花的智者來應對。

    “依丞相所言,如若照做,我高盧克亞留存的生機有幾何?”

    高盧克亞大王的話語透露出深思熟慮,且心中已傾向於此計。至於具體概率,蓋尤蘇文此刻也無法斷定,他無法揣摩大唐統治者的意圖。若僅有何世民,或許尚有七成生機,然而如今大唐的何樂為崛起,此人比何世民更具侵略性,對領土的野心更為熾烈,故而勝算變得難以預料。

    “假若我們的使者能直麵大唐皇帝,或許我們有六分把握,但若僅能見到大唐皇太孫,我認為希望微乎其微,恐怕不足三成。”

    聽到前半句,高盧克亞大王心中稍感寬慰,即便失去了大同江以北的領土,但能保全半壁江山已是難得的幸事。按照當前形勢,王國覆滅似乎已成定局,能保留這一半,還有什麽可奢求的呢?

    然而,聽到後半句,他激動得幾乎站起,臉上的神色已然泄露了他的恐懼。

    “大唐的皇太孫竟如此強勢?”

    一國之君讚譽他國的統治者,往往是場麵客套,然而對著自己人說出這樣的話,實屬罕見,這絕非虛言,而是真心實意。

    “大王可能對大唐的局勢不甚了解,兩年前何世民戰敗之際,我們尚存優勢。如今高盧克亞的局麵,皆是這位太孫殿下的傑作。短短兩年間,他先征服了圖格烏爾汗國,隨後令吐蕃陷入混亂,如今又將目標指向我高盧克亞。若非卓越之人,怎能成就這一切?”

    對於蓋尤蘇文提及的那些國家,高盧克亞大王早有所聞。圖格烏爾汗國是大唐西南的小國,雖領土不大,但騎兵戰鬥力強大,卻在半年內被何樂為攻陷,可見其能力超群。至於吐蕃,大王亦有所耳聞,傳說中來自天上的國度,領土遼闊,曾統一周邊部落,建立起與大唐相當的龐大帝國,卻也在一年內衰敗。麵對如此強敵,高盧克亞如何抵擋這位太孫殿下的鋒芒呢?

    "若是在冰封的巨龍江上浴血奮戰,丞相料想勝算有幾成?"

    此刻,高句麗的霸主聲線已低沉如斯,方才的威嚴已被悄然的絕望所侵蝕,這殘破的疆域,對他來說,仿佛成了遙不可及的幻夢。

    "若至寒冬,我們無一絲勝算;待到來年春風解凍,新羅與百濟若增援,我們方有逆轉之機。但若他們隔岸觀火,我們僅能支撐數月而已。"

    蓋元素文所言並無差池,巨龍江在冬日冰封千裏,任由千軍萬馬馳騁,唯有春暖花開時,大唐的雄師才會麵臨渡江之困。

    再者,現今高句麗的軍隊,雖號稱二十萬,實則十萬空有名額,其餘士兵多無所事事,除了一小部分精銳,其餘皆不堪大用。

    高句麗大王未曾料到,自己竟已置身絕地。原以為聯手可抵擋外侮,如今看來,隻是單方麵的癡心妄想,還得將生死寄托於新羅和百濟。即使能擊退大唐,兩國是否撤軍,仍是未知,即便撤離,也定會將高句麗洗劫一空。

    "蒼天啊……"

    大王無奈地輕歎,蓋元素文的麵色亦顯凝重。他曾渴望戰勝眼前的青年,奪取他的王位,但現在,蓋元素文卻覺得這是個燙手的山芋。若頑抗到底,大唐勢必追究首惡。

    "調遣航船,派遣使者,讓他們前往長安。"

    經過深思熟慮,大王做出了決定。既然陸路已行不通,唯有海上求生。盡管海路危機四伏,但此時此刻,唯有冒險,才能有一線生機。麵對李世民,或許還能找到生存的轉機?

    每一個瀕臨死亡的人,都會抓住最後一根救命稻草,高句麗大王也不例外。蓋元素文聞言點頭,罕見地沒有異議。以往的日子,他們的提議總是互相抵製,毫無理智。

    曾以為李世民是鐵血屠夫,東征高句麗時殺伐無數,然而比起他的孫子,李世民竟顯得仁慈。無論是高句麗丞相還是大王,都將生存的希望寄托在李世民身上,期盼這位大唐皇帝能手下留情,阻止他的孫子……

    喜歡大唐之盛世大柱國大柱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