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6章 家族的榮光

字數:5342   加入書籤

A+A-


    夜幕中,吳王何恪悠悠醒來,發現自己已躺在何樂為軍團的行軍毛毯上,雖不及純羊毛的溫暖,但這在這嚴酷的環境中已算難得。

    薛延陀軍隊撤離,營地遺留不少物資。何樂為命令士兵砍伐留下的木材,夜晚燃起熊熊篝火,讓戰士們圍爐取暖。連日陰雨,氣溫驟降至冰點,若無篝火,恐怕士兵們多數會受寒。

    "殿下,我們共俘獲一萬零七百敵軍,斬殺六千五百,餘者皆向西北潰逃,目前距此已有五十裏之遙。"

    吳王何恪在半夢半醒間聽見蘇定方的報告,他未曾料到,僅一日之內,何樂為的軍團竟取得如此輝煌戰果。他們竭盡全力,也無法擊退薛延陀軍隊。

    "任他們逃去吧。此刻追擊,必得分兵多路,他們會沿途帶走所有能攜之物。一旦找到薛延陀大汗,便是將整片草原的財富收入囊中之時。"

    何樂為不願分散兵力追擊,一則分散後士兵安全難保,二則掠奪之事有**份。讓薛延陀大汗代勞,最終隻需奪其所有,既高效又保全聲譽。

    "殿下,您醒了。"

    一個小宦官欣喜道,他正是吳王身邊的侍奉者,親王出行時常有宦官隨行,但何樂為並無此習,故從不攜帶。

    "三叔,您醒了?"

    聽到何樂為的稱呼,吳王何恪心中五味雜陳。他已視何樂為為敵,這段時間裏頭腦發熱,一心隻想建功立業,全然不顧外頭那些人的生死...

    若何樂為以嘲諷之語相待,吳王何恪心中倒會寬慰些許,然此刻聽到何樂為喚他三叔,吳王的眼眶不禁泛起微濕。他是鐵血硬漢,率軍在此堅守數日,未曾落下一滴淚珠,然而此刻聽見這兩個字,卻有種淚如泉湧的衝動。

    "莫動莫動,千萬不可亂動,你身上傷痕累累,我替你包紮便耗去近半個時辰。接下來,你最好安分躺著,去備些肉粥來罷。"

    見何格欲起身,何樂為連忙勸其躺下。此刻正是療傷之時,吳王已躺了一整天,此刻若起身,新愈的傷口恐將前功盡棄。

    "那些戰士們……"

    "戰士們的狀況你放心,已悉數妥善安置,我的部下為他們處理了傷口。然而一千多人,他們的傷勢過重,回天乏術……"

    提及此事,營帳內的氣氛陡然變得沉重。無論何時,重傷者總是命運多舛。即便何樂為的士兵攜帶著醫療包,也無法挽救這些重傷病患。

    "三叔,請安心修養,你在這場激戰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四周的戰場痕跡,我們皆看在眼裏。從俘虜口中我們也了解到,你與部下拚死搏殺,你們沒有辜負大唐的榮耀。接下來,就交由我們來處理吧。"

    何樂為此言,旨在肯定吳王何格的功績。讓對方認同自身的貢獻,對任何人都是一劑心滿意足的良藥。何樂為深諳人心,深知此刻何恪最渴望聽到這樣的話,讓他振奮一些,傷口也能恢複得更快。何樂而不為呢?何況他說的都是肺腑之言,何恪確實未給大唐丟臉,戰至最後一刻也未曾屈服,如此堅毅之人實屬罕見。

    吳王何恪欲言又止,但身體太過虛弱,隻能點頭示意。在小宦官喂食幾口後,他又沉沉入睡,然而此刻睡得格外安詳,因為他知道何樂為就在身邊。無論薛延陀的軍隊多強大,都無法再給他們帶來傷害。

    看著吳王入睡,何樂為麵對眼前的巨大損失,心中燃起一股怒火。一方麵責怪吳王急功近利,另一方麵也因何世民的猶豫不決。否則,怎會有兩萬士兵折損?

    要知道,何樂為率軍覆滅高句麗,也僅損失萬餘人。如今才過去多久?兩萬士兵就這樣失去了,難道大唐的兵力就如此不堪一擊嗎?

    "務必統計好每位陣亡將士,回去後給予豐厚的撫恤。至於尚能戰鬥的人,全部編入我的軍隊。朝廷若有異議,我親自去闡明一切。"

    何樂為執行此任務已然超越了他的權限,但此刻他的憤怒如烈焰燃燒,牛進達與蘇定芳亦然,這一切皆因帝國的無端挑釁而起。若非朝廷延誤了五日,此事斷然不會發生。

    “殿下方,已擒獲十幾名胡族貴族。”

    帳外的稟報聲再次傳來。

    “既已投降,卻又不願協助我大唐戍衛邊陲,留爾等又有何用?帶他們去近旁的部落,就地正法,召集所有部族的青年壯丁,戰場上若不奮勇殺敵,我立即夷滅其全家。”

    何樂為連發數道指令,對胡人的背信棄義深感憤慨。未來,大唐的附庸國將日益增多,此類事件一旦發生,必將嚴懲不貸,直至你們恐懼為止,否則那些附庸國還會生亂。

    “末將遵命!”

    何樂為號令一出,數十隊鐵騎離營而去,目標是附近數十個胡人部落。帶上這些貴族,就是要讓他們見證大唐的決心,即便你們的王者逃走,但部落中仍有壯年男子,他們必須隨軍出征……

    在何樂為的命令下,胡人草原頓時血流成河。許多部落隻剩老人與孩童,然而即便如此,何樂為的軍隊依舊無情地進行著征用,毫無憐憫可言。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若你們誠心幫助大唐守衛邊疆,生活自可安好。如今你們竟與薛延陀勾結,原本他們是來攻打你們的,而你們卻倒戈相向,攻擊我大唐軍士,我們又何必顧及顏麵?

    遇見青年,立即綁縛至軍中。

    年輕將領馬川領命,一日內橫掃三部,此刻麵對第四部,士兵們已是駕輕就熟。

    兩百多騎從四麵包圍,部落中尚有人手持弓箭。一旦發現,無需猶豫,左手舉起連環弩,一擊必殺。

    拿起弓箭,便表明你已視大唐軍士為敵。既是敵人,無需多言,唯有殺伐。看看營地四周的慘狀,你們胡人也難辭其咎。若非你們相助,我軍何以遭受如此慘重的損失?

    “全部驅趕出來,如有抗拒,縱火焚營。”

    馬川高聲下令。對於這些牧民而言,帳篷便是他們的生命線。若焚燒帳篷,他們今晚恐怕難以度過。夜晚的寒冷他們心知肚明,白天尚能生存,夜間降至零下,頃刻間足以奪人性命。

    部落中約莫尚餘千人,其中包括一百多名身強力壯的青年男子,此部落遠勝其餘,皆因老弱病殘者眾。

    “將男女分隔開來。”

    馬川一聲令下,士兵們立即行動,夫妻間有人緊緊相擁,士兵警告三次後,若依舊不分離,便隻好以鞭笞示警。

    一炷香的時間過去,人群方才得以劃分。

    “送往軍營,送往勞役……”

    馬川親自挑選男子,有的天生戰士氣質,且體魄強健,他們將組成圖厥軍團,隨大軍北征。此刻雖已征服圖厥,但我們仍需向北挺進。

    薛延陀之人休想逃脫懲罰,即便逃回千裏之外,大唐之境內的罪行亦會追捕到底。

    “我不要參軍,我不會為你們效勞……”

    一名青年跌坐在泥潭中,瘋狂地往後挪動,他無意成為大唐的軍人。

    “這是我給你最後的機會,你想清楚,去還是不去?”

    馬川刀鋒高舉,若再拒絕,隻能以殺雞儆猴。部落中有許多人不服,雖殺人如失一勞動力,但為了震懾眾人,這犧牲是必要的。

    “我們去,大人,我們去……”

    一位婦人疾步上前,狠狠地甩了那男子幾個耳光,男子頓時呆住,她似乎是他母親。

    “我不去,我不去……”

    男子帶著哭聲懇求,馬川再次揚起利刃,女子瘋狂地捶打男子,一心要他投軍,或許在大唐軍中,他還有一線生機。若再固執,這位將軍可能就會取他性命。

    “就算家破,我也不會給你們。”

    剛安置妥當,一位五十多歲的老人出現,他的兒子已在戰亂中喪生,如今心無掛礙,手握火把點燃了自己的帳篷。

    馬川冷笑一聲,燒就燒了,不過須讓他人引以為戒。

    “將他與那幾位老人綁起來……”

    不待馬川吩咐完畢,士兵們已領會意圖,將縱火的老者與其他幾位老人捆綁,隨後騎馬拖拽著他們前行。非大唐軍心狠,當圖厥鐵騎踐踏中原時,漢人不過雙腳羔羊,處境更為悲慘。為了生存,再嚴厲的手段也不為過。

    "你們必須銘記,如今這片土地已歸大唐王庭所有,膽敢損毀一草一木者,將承受此等結局,不僅是你自身隕落,你的部落也將遭受災厄。若繼續叛逆,無辜的生靈將與你們一同受難。"

    馬川的警告烙印在眾人心裏,幾個曾打算焚燒部落的漢子,望見寒風中堅韌生存的老人、病人、婦女和孩童,便打消了念頭。帳篷一旦化為灰燼,首先遭殃的便是他們!

    "給予他們十日口糧,其餘全部征收,每月貢獻二十頭牲畜,未能如數繳納,便取一人性命作為代價。"

    馬川吩咐完畢,率百名壯年男子離去,他們或是效力軍旅,或是從事雜役,今後的日子,苦澀將常伴左右。

    婦孺的悲泣在馬川身後回蕩,她們捶地祈求昆侖神的庇護,但神祗並未回應。所做之事太過殘忍,今日不過是因果報應,一切皆有因由。

    曆經十五個日夜,何樂為蕩平草原,召集兩萬突厥戰士。他們未經正規訓練,但突厥人自幼便擅長騎射,這是他們的天性。何樂為計劃驅使這些人與己方一同攻打薛延陀,以戰鬥贖罪,否則他真會忍不住親手裁決他們。

    喜歡大唐之盛世大柱國大柱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