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7章 王廷的決策

字數:4802   加入書籤

A+A-


    何樂為的設想雖美好,然而長安王廷的一道旨意粉碎了他的計劃,這些突厥戰士無法奔赴前線,他們有了更重要的使命。

    旨意指示,這些突厥人必須押解至長安。因為長安的民眾皆認為大唐軍隊從未敗北,他們一路勢如破竹,北進全國。故此,突厥人必須被帶到長安,讓所有百姓親眼見證勝利。

    朝廷此舉自然有其深意,國內仍有狡猾之徒散播謠言,聲稱大唐在草原戰敗。雖說確有敗績,但朝廷並未公開承認。這些謠言背後的意圖顯而易見,於是李世民決定派何樂為將這些人送回長安,以實際行動反駁那些陰謀家。

    國家撒謊並非罕見,何況是為了帝國的穩定。然而,接下來的旨意卻讓人費解……

    在神秘的草原戰場,吳王身負重傷,即便何樂為身邊有治療術士,卻仍需尋一安全之地療愈。草原上的惡劣氣候對於傷口的愈合無益,許多勇士亦需返回長安的療傷聖殿。然而,何世民卻決定讓吳王在草原的荒蕪中靜養。

    “陛下如此算計,看來我們的赫赫戰功恐怕也要黯然失色了。期望他表彰我們,恐怕隻是空想。”

    牛進達,一位忠誠的戰士,通常不會輕易發表意見,此刻卻難以忍受。兄弟們跨越兩千餘裏的魔界邊界,無休止地馳騁,僅在極度疲憊時短暫歇息,連馬鞍都未曾離身。

    無論戰鬥勝負,單憑這艱苦卓絕的征程,朝廷應承認我們的功績。但現在朝廷的決定是什麽?讓吳王在草原中繼續休養,這意味著軍隊仍由吳王統轄。既然未宣布戰敗,未來的榮耀也將歸於他,而我們這些戰士,不論生死,都將默默無聞。

    “殿下,此事不可如此處理。對於我們幾人來說,或許無礙,畢竟我們的地位已足夠高。但那些追隨我們的兄弟呢?那些逝去的戰友呢?他們的家人難道不需要這些榮譽作為慰藉嗎?”

    蘇定方早已怒火中燒,聽到牛進達的不滿,立即站出來。盡管死去的兄弟不過八百多人,但每個家庭都在等待他們的歸來,他們在高句麗的勝利中立下了汗馬功勞,給家鄉寄去了信件。如今,他們隕落在匈奴草原,又有誰能向他們的家人交代?

    “各位先冷靜,這可能是暫時的權宜之策。我們暫且保持冷靜,相信陛下會給出合理的解釋。否則,這麽多家庭的憂慮不容忽視。”

    此刻,何樂為反而需克製憤怒。若他也表現出不滿,部下可能會跟隨他的情緒,甚至公開表達對朝廷的不滿。一旦士兵們知曉,北伐的信念恐將瓦解,還不如就地解散。

    士兵們奮勇戰鬥,既為了國家的榮光,也是希望家人的生活更好。然而,皇上的決定昭示著何樂為等人將成為無名英雄——這場血戰的功績屬於吳王的軍隊,他們隻是遠道而來的援助者... ...

    在奇幻的世界裏,若是順其自然之事,何樂為絕非那般斤斤計較之人,牛進達與蘇定方亦非如此。在他們的世界,精靈與巨龍並存,魔法繚繞。若非此次我們失去了真實的戰友,而你又不願給予他們應有的榮耀,你可曾想過讓他們的靈魂在冥河之畔得以安寧?

    “象兒……”

    正當眾人討論之際,何樂為聽見了何格微弱的聲音。經過半月的療愈,加之何樂為提供的神秘草藥,吳王何格的身體已大有起色,雖仍無法起身,但已擺脫死亡的陰影。隻要悉心照料,恢複往昔活力並非難事。

    三人聞言,麵露尷尬,方才交談時竟忘了帳篷中還有一位聽眾。不過,他們深知吳王何恪並非陰險之輩。

    “你醒了,三叔,今天也該換藥了。”

    何樂為連忙讓蘇定方取來一旁的魔法創傷膏,盡管何樂為的神秘係統中也可換取,但這劑藥效更佳,因此他在用藥時善用各類魔法,取其精華。

    “你們的談話我都聽見了。此事確是朝廷處理不當,作為子嗣,我無法指責雙親的過錯。但請放心,我會與這些人一同返回長安,包括我的部下,能征戰的隨你們前往,他們也希望獲得榮耀。不能征戰的,隨我回長安。”

    吳王何恪此言令在場眾人無不低首,他們剛才還在背後議論,如今卻被他的磊落之舉所打動。吳王何恪是個光明磊落之人,此事上,三人對他更加敬佩,盡管早有所知,此刻體會更深。

    “三叔,這可是王命,你現在回長安便是違逆,皇祖父定不會輕饒。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何樂為搖頭,此事不能輕率。何世民的旨意神聖不可侵犯,即使是親子也不例外。

    身旁兩人向何樂為使眼色,剛才我們三個人說得熱鬧,你怎麽突然變卦了?吳王與眾人同返京城,無疑是最佳解決方案,即使何世民意圖剝奪他們的功勳,也無從下手了。

    何世民本想將這些戰功歸於吳王名下,如今吳王與他們一同回京,前線戰事未歇,難道是幽靈在戰鬥嗎?長安的百姓並非愚鈍,稍加推測便知此戰應為何樂為所指揮,那麽追隨何樂為戰鬥的勇士們,榮譽與實績都將得到肯定。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我現在這副模樣,違逆王命又如何?即便我違逆,你認為皇祖父真會對我痛下殺手嗎?”

    吳王埃爾格朗輕輕一笑,但他的話語中蘊含的真理無法辯駁。在這個神奇的時代,即使最凶猛的巨龍也不會吞噬自己的子嗣。曆史上的赫爾卡登曾掀起滔天風波,但赫爾塞門也隻是將他放逐,絕不會狠心殺害親子,畢竟那是血脈的延續。埃爾格朗的情況遠未到那種地步,這次隻是赫爾塞門的一個策略落空,若因此痛下殺手,恐怕他的子嗣們都不夠犧牲。

    “那我將此役的榮譽全部歸於你,你的部下為此付出生命,我們不能讓他們一無所獲,他們的家人也是功勳之後,未來都會受到恩惠。”

    雖然何洛維與這位三叔埃爾格朗交集不多,但他深知這位三叔的個性,既然話已出口,就必定會執行。

    埃爾格朗對何洛維的提議並未反對,何洛維憐惜手下士兵,他同樣如此。這些勇士將自己的命運係於腰帶之上,隨他倒在戰場,若不能讓他們的家人得到些許補償,這樣的犧牲就太沉重了。

    鈕金達和蘇定芳交換了一個眼神,兩人心中的緊張緩和下來。若此事處理不當,即便他們俘虜了雪延陀可汗,士兵們也無法釋懷。沒有人願意白白付出,哪怕是最精銳的軍團也不例外。

    “那我便讓剩餘的人著手準備,不過三叔還是給祖父寫封信吧,若你突然出現在帝都,對祖父而言可能……”

    何洛維了解赫爾塞門的性格,事先告知或許能減輕反響。但若埃爾格朗突然現身帝都,赫爾塞門可能會覺得局麵失控,到時候埃爾格朗的懲罰可能會更嚴厲。叔侄二人在此事上可謂相輔相成,因此赫爾塞門也不願埃爾格朗承受過多責罰。

    “你們都退下吧,不必在此守護,好好照料那些傷員,我也該帶他們返回長生殿。如果不是我的過失,他們此刻或許仍在戰場馳騁,而不是和我一樣躺在這裏。”

    埃爾格朗說出這番話時,語氣低沉。何洛維知道,吳王埃爾格朗是位卓越的戰將,隻是這次勝利的光芒蒙蔽了他的眼,過於渴望超越何洛維,才導致偏差。

    若沒有那份急切,贏得勝利本是輕而易舉之事,比如他們初入草原時,雪延陀的軍隊根本不是對手,那時指揮得當,隻可惜未能保持那份決心。歸根結底,處理事務的能力還需提升……

    離開營帳時,蘇定方和牛進達心中頗感愧疚,原本他們還擔憂吳王殿下的突襲,未曾想這位殿下行事如此坦蕩,反倒是他們自己以小人之心揣度君子之腹。剛才的沉默,實則是羞愧於在殿下麵前開口。

    “殿下,這些戰友亦是大唐的子民,戰場上的勇士,朝廷撫恤微薄,否則便從咱倆的秘密儲備中……”

    他們尋了個僻靜之處,期望何樂為能慷慨解囊。他人或許不清楚小金庫的豐厚,但他們二人卻一清二楚。何樂為征戰時,常將財寶一分為二:一份上繳朝廷,另一份留作備用,以備不時之需。當然,此事必須保密,隻有係統士兵知曉,以免泄密。

    “此刻你們慷慨了,剛才還人心惶惶,擔心別人奪走你們的功績。放寬心吧,此時不宜動用這筆錢,一旦拿出,便會引來猜疑。記下這些人的姓名,我會安排寶藏守護者送去錢財,到時候悄然無聲,他們也能受益。”

    望著這兩名忠直卻又略顯單純的部下,何樂為無言以對。他們內心善良,隻是謀略稍欠,戰場上威猛無敵,若涉及權謀,恐怕會被他人算計。

    兩人略帶尷尬地笑了笑,旋即下去準備。此番回長安的隊伍龐大,僅突厥俘虜便逾八千,人數不足難以發揮作用。帶回這些人,何世民恐怕會下令處決,聖旨中已明示,勿將老弱病殘充數,俘虜才是唯一標準。他人以為長安百姓沒見過世麵,故而輕視。

    此類事件曆史上屢見不鮮,許多人將平民冒充士兵,帶回邀功。不僅在唐朝,之前的朝代也曾發生。因此,何世民在聖旨中特意強調,當然並非擔心何樂為帶回平民。主要緣於何樂為善於利用俘虜,視每個俘虜為勞動力,絕不輕易斬殺,而應榨取他們最後的價值。然而,公開斬首俘虜,雖手段原始,卻能凝聚民心,效果非他法可比。

    喜歡大唐之盛世大柱國大柱國(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