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分裂瓦解
字數:4810 加入書籤
外部接口
當薛延陀巫王從混亂的夢境中被喚醒,親衛的話語如同晴天霹靂,但他明白,親衛不會對他撒謊。能成為他的親衛,必須經過重重考驗,他們對他的忠誠毋庸置疑。
在薛延陀的王國之中,左右兩位大都尉宛如雙翼般至關重要,幾乎可視作麾下的兩位勇猛將領。如今失去其一,薛延陀的威力已大不如前,如今再失一位,此境況實難維係。
不顧外界肆虐的暴風雪,薛延陀大汗策馬當先,領著部眾疾馳向左大都尉的駐地。待他們抵達時,營地已幾近荒蕪,連年老體弱與稚子幼童都不見蹤影,所有能挪動之物皆已被攜走,隻剩斑駁的痕跡訴說著過往。
“蠢貨,這裏的書記官也離去了嗎?難道他也喪生了?”
按薛延陀的律例,書記官由大汗指派,專司記錄各地牲畜、糧草,同時監察官員行為,此刻書記官也不知所蹤。
“無須憂慮,他們在這種時刻離去,簡直是自尋死路。今年的風雪遠超以往,行人在如此暴雪中連前方幾步都看不清,他們還要投奔大唐,若能有一半人活著到達,就算幸運了。”
一旁,一位文士打扮的人這般說著,他便是薛延陀的大宰相。
平日裏他若這麽說,大汗或許會感到一絲寬慰,但現在大汗心中滿是對另一問題的思索:寧可頂著風雪長途跋涉,也不願共度國難,可見薛延陀現今的處境已岌岌可危。
當初侵犯突厥,不過是圖謀些許利益,大唐在高句麗開戰,注意力皆被牽製,草原必顯空虛,於是他們率軍企圖撈取好處。
未曾料到高句麗戰事竟如此迅速結束,結束之快令人錯愕,更未料大唐朝廷反應之疾,軍隊旋即趕來。若僅吳王何恪一軍,他們尚能應對,但高句麗歸來的何樂為,卻是他們無法抗衡的力量。
“給我閉嘴!哪怕捉回一個,也要派人追趕。你親自帶人去,把丞相的家人接到我的王帳來。”
聽罷此言,大宰相身軀僵硬如石,早知如此便不該出聲。況且左大都尉去意堅決,若要追趕,便意味著必須殺掉他。可自己身為文臣,又怎敵得過大都衛?
“大汗……”
“大宰相不願為我效力了嗎?”
望著薛延陀大汗冷峻的臉龐,大宰相咽下了腹中的話語。再多說一字,恐怕會被對方疑心,甚至可能被認為與左大都尉串通一氣。
在萬般絕望之際,**師丞相隻好將族人送往王庭,親自率領麾下精銳追擊。前任首席督軍率眾八萬餘,若在大唐的繁華之地,這數目或許微不足道,但在遙遠的極北荒原,尋覓如此規模的隊伍幾乎不可能。
丞相麾下六千鐵騎雖不及前任督軍眾多,但皆為軍中精英,又因未參與與圖厥的曠野之戰,軍團結構保持完整。督軍雖統率數萬,但多為疲弱之軀,論實際戰鬥力,丞相部下更勝一籌。
行進間,丞相心中揣測,前任督軍選擇向大唐屈服,必已深思熟慮。兩日前督軍麵見大可汗,請求援助糧草以渡過嚴冬,然大可汗沿途損失慘重,僅餘的糧草尚不足供給自身,又怎能給予他人?
督軍自此心生怨念,當初大可汗信誓旦旦,承諾征服圖厥後,分享牛羊予各部落,督軍才傾盡兵力出征。如今別說牛羊,戰士們也未歸,家家戶戶哀鴻遍野。
若大可汗薛延陀能給予足夠的撫恤,也許不至於此。然而他歸來後,隻知酗酒施暴,忘卻了安撫民眾。督軍多次懇求,差點招來拳腳。在這樣的境況下,任何人都可能另謀出路。
破曉時分,不少人在朦朧中察覺到異樣,因為王庭親衛隊已經開始巡邏。在這風雪肆虐之地,所有人理應緊閉帳篷,無人願意耗損體力外出。但現在,前任督軍率眾逃離,事態顯然發生變化,各部落隻能乖乖留在營寨,稍有異動,恐遭大可汗的鎮壓。
原本薛延陀大敗後,整個國度已顯頹勢。如今聽聞此事,各部落紛紛自保,繼續追隨薛延陀,恐怕連溫飽都無法保障。我們必須早做打算,如今的大唐如日中天,妄想明年春日與之決戰,無疑是癡人說夢。
況且,若是明年春戰敗,我們將成為戰敗者。現在若能先與大唐建立聯係,表達我們的傾慕,待到大唐大軍來臨時,我們便可算作先降之軍,必能獲得優待……
雪鷹國可汗堅信他的鐵騎守住了魔界通道,無人能攜生靈逃脫,卻未料部下已暗中策劃,派遣密使穿越幽暗森林,與大唐帝國建立了神秘聯絡…… 。 外部接口
當薛延陀巫王從混亂的夢境中被喚醒,親衛的話語如同晴天霹靂,但他明白,親衛不會對他撒謊。能成為他的親衛,必須經過重重考驗,他們對他的忠誠毋庸置疑。
在薛延陀的王國之中,左右兩位大都尉宛如雙翼般至關重要,幾乎可視作麾下的兩位勇猛將領。如今失去其一,薛延陀的威力已大不如前,如今再失一位,此境況實難維係。
不顧外界肆虐的暴風雪,薛延陀大汗策馬當先,領著部眾疾馳向左大都尉的駐地。待他們抵達時,營地已幾近荒蕪,連年老體弱與稚子幼童都不見蹤影,所有能挪動之物皆已被攜走,隻剩斑駁的痕跡訴說著過往。
“蠢貨,這裏的書記官也離去了嗎?難道他也喪生了?”
按薛延陀的律例,書記官由大汗指派,專司記錄各地牲畜、糧草,同時監察官員行為,此刻書記官也不知所蹤。
“無須憂慮,他們在這種時刻離去,簡直是自尋死路。今年的風雪遠超以往,行人在如此暴雪中連前方幾步都看不清,他們還要投奔大唐,若能有一半人活著到達,就算幸運了。”
一旁,一位文士打扮的人這般說著,他便是薛延陀的大宰相。
平日裏他若這麽說,大汗或許會感到一絲寬慰,但現在大汗心中滿是對另一問題的思索:寧可頂著風雪長途跋涉,也不願共度國難,可見薛延陀現今的處境已岌岌可危。
當初侵犯突厥,不過是圖謀些許利益,大唐在高句麗開戰,注意力皆被牽製,草原必顯空虛,於是他們率軍企圖撈取好處。
未曾料到高句麗戰事竟如此迅速結束,結束之快令人錯愕,更未料大唐朝廷反應之疾,軍隊旋即趕來。若僅吳王何恪一軍,他們尚能應對,但高句麗歸來的何樂為,卻是他們無法抗衡的力量。
“給我閉嘴!哪怕捉回一個,也要派人追趕。你親自帶人去,把丞相的家人接到我的王帳來。”
聽罷此言,大宰相身軀僵硬如石,早知如此便不該出聲。況且左大都尉去意堅決,若要追趕,便意味著必須殺掉他。可自己身為文臣,又怎敵得過大都衛?
“大汗……”
“大宰相不願為我效力了嗎?”
望著薛延陀大汗冷峻的臉龐,大宰相咽下了腹中的話語。再多說一字,恐怕會被對方疑心,甚至可能被認為與左大都尉串通一氣。
在萬般絕望之際,**師丞相隻好將族人送往王庭,親自率領麾下精銳追擊。前任首席督軍率眾八萬餘,若在大唐的繁華之地,這數目或許微不足道,但在遙遠的極北荒原,尋覓如此規模的隊伍幾乎不可能。
丞相麾下六千鐵騎雖不及前任督軍眾多,但皆為軍中精英,又因未參與與圖厥的曠野之戰,軍團結構保持完整。督軍雖統率數萬,但多為疲弱之軀,論實際戰鬥力,丞相部下更勝一籌。
行進間,丞相心中揣測,前任督軍選擇向大唐屈服,必已深思熟慮。兩日前督軍麵見大可汗,請求援助糧草以渡過嚴冬,然大可汗沿途損失慘重,僅餘的糧草尚不足供給自身,又怎能給予他人?
督軍自此心生怨念,當初大可汗信誓旦旦,承諾征服圖厥後,分享牛羊予各部落,督軍才傾盡兵力出征。如今別說牛羊,戰士們也未歸,家家戶戶哀鴻遍野。
若大可汗薛延陀能給予足夠的撫恤,也許不至於此。然而他歸來後,隻知酗酒施暴,忘卻了安撫民眾。督軍多次懇求,差點招來拳腳。在這樣的境況下,任何人都可能另謀出路。
破曉時分,不少人在朦朧中察覺到異樣,因為王庭親衛隊已經開始巡邏。在這風雪肆虐之地,所有人理應緊閉帳篷,無人願意耗損體力外出。但現在,前任督軍率眾逃離,事態顯然發生變化,各部落隻能乖乖留在營寨,稍有異動,恐遭大可汗的鎮壓。
原本薛延陀大敗後,整個國度已顯頹勢。如今聽聞此事,各部落紛紛自保,繼續追隨薛延陀,恐怕連溫飽都無法保障。我們必須早做打算,如今的大唐如日中天,妄想明年春日與之決戰,無疑是癡人說夢。
況且,若是明年春戰敗,我們將成為戰敗者。現在若能先與大唐建立聯係,表達我們的傾慕,待到大唐大軍來臨時,我們便可算作先降之軍,必能獲得優待……
雪鷹國可汗堅信他的鐵騎守住了魔界通道,無人能攜生靈逃脫,卻未料部下已暗中策劃,派遣密使穿越幽暗森林,與大唐帝國建立了神秘聯絡…… 。(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