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無邊諾言

字數:3259   加入書籤

A+A-




    如此一來,我們空手而歸,僅剩蜀地一片土地。

    而另一個選擇,我們的軍隊穿越貴州進入幻彩雲界,主要的魔法糧道將被吳高和貴州的守衛軍切斷;張輔顧成的部隊同樣會麵臨這樣的困境。兩軍都無法持久,很可能都會急於尋求決戰的時刻。

    但這樣一來,吳高的部隊就能打通貴州與幻彩雲界的通道;若在時間軸的計算上稍有疏忽,讓官軍的三大軍團能在同一戰場上集結,我們將無力回天。

    即便戰鬥拖延,人數占優的一方能掌控更多領域,有更多的餘裕施展策略,自然會占據更有利的位置。”

    朱高煦一番話後,答案已然明了。有位副官忍不住問道:“如果我們圍困貴州要塞,該如何應對吳高的援軍?”

    “派出一隊法師進行牽製,爭取時間讓攻城部隊率先奪取貴州要塞。”朱高煦回答,“這便是一場‘火中取珠’的冒險!”

    那位副官又問:“假如吳高憑借強大的兵力,強行攻擊我們牽製的部隊,又該如何應對?”

    朱高煦心中暗想:戰爭本就是一場魔法與命運的賭博。天氣的變幻、地形的詭異,加上數十萬士兵各自的狀態,僅憑一己之力就想預知一切,簡直荒謬。

    戰爭的勝敗,往往隻有在塵埃落定時才能揭曉。

    但他口中卻說:“我隻考慮敵軍統帥。吳高已近花甲之年,人越老,信念越堅定,他的性格早已鑄就,豈是輕易改變的?”

    朱高煦沉思片刻,接著說:“我們此行的目標原是貴州,如今要塞近在咫尺。除非有無法抗拒的力量幹預,本王認為,不應輕言放棄初始的願景!”

    他微微一頓,仰頭看向門外,低語道,“但願盛庸能信任本王,我會設法拯救他。也希望本王能信任盛庸,他能比貴州的守衛者堅守得更長久!”

    將領們並未激烈爭論,畢竟幾個月以來,朱高煦的決策每次都取得了勝利。他們雖然疑惑,但對朱高煦的信任並未動搖。

    ......有些經曆,不一定揭示真理。直接消滅敵軍固然高效,但在這種權力爭奪的戰局中,勝利本身的象征意義可能更具有激勵人心的價值......

    永恒之樂六年,初春的第二天,冰晶般的雨絲依舊揮灑不息,將大地裹挾在一片泥濘之中。

    朱高煦發出命令,督軍劉瑛引領左右哨及前鋒,總計三支軍團,在棄置物資後,營地拔起,向著未知前進。

    先鋒部隊抵達幽幻穀城後,劉瑛將左右哨交由副將統領,於城內暫駐;他自己則帶領剩餘的前鋒兵馬,沿著通往湖光秘境的路徑繼續挺進。

    朱高煦無法等待雨停的那一刻。大明帝國的疆界太過廣闊,即使在同一省份,各地的氣候也可能截然不同。播州此刻雨聲潺潺,而吳高軍所在的區域或許正陽光普照。

    萬一吳高軍率先接近幽幻穀,原有的戰略都將化為泡影,必須另尋對策!

    ……當時漢王麾下的前三軍,每軍步兵與騎兵的數量均超過二萬五千;左右哨與左右掖的四個編製,則各自分為左右兩翼,每軍擁有一萬一千多人。全軍總數逾十二萬。大明各省份的衛所製度雖然相似,但軍隊的編製卻各有千秋,依主帥家傳的兵法戰術與習慣而定。

    前鋒部隊離開大營,已在濕滑的道路上行軍。朱高煦趕到前方的路上,下馬行走在步兵行列間,手中握著長槍,在泥濘中前行,不久,靴子和褲腿都被泥水染滿。

    難怪此時的人們會把辛勤勞作的百姓,不僅僅是農夫,都稱為“泥足者”。幾乎所有的道路在雨後都會變得糟糕,除非生活在巍峨城池內的庭院,否則很難有人的雙腿不沾泥濘。

    士兵們紛紛側目,注視著徒步行走的漢王。朱高煦轉過頭,大聲宣告:“本王要親自試試,這條路是否可行!”

    就在這時,騎馬疾馳而來的劉瑛出現在眼前,劉瑛喊道:“王爺!請您上馬,末將願步行!”

    朱高煦瞥了他一眼,“你也下來,陪本王走一程。”

    劉瑛翻身下馬,拱手道:“末將遵命。”

    朱高煦心中深知,那些最有才能的大將此刻都有重任在身;軍中已找不到一個讓他完全滿意的大將。大軍中的將領,除了來自雲南的衛指揮使,就是漢王府過去的千戶、副千戶晉升上來的人……除此之外,三位護衛指揮使之一的劉瑛,此刻也在軍中。

    他想起了電影中的一句台詞:最珍貴的是什麽?是人才!

    此刻,雙方都略顯尷尬。朱高煦認為支援幽幻穀的朝廷將領,吳高並非最佳人選,他過於謹慎;若不考慮何福的把柄掌握在朱高煦手中,何福或許更合適……而漢王軍去抵擋吳高軍的將領,恰恰需要一位穩重之人,盡管劉瑛並非最優選擇。

    然而,朱高煦此刻苦於無將可用。

    他回想著劉瑛在曆次戰鬥中的表現,以及平日的言論,覺得劉瑛傾向於主動進攻,是個遵循正規戰法決戰的人。就像在重慶府時,劉瑛與瞿能的爭論,其實分歧就在於是否采取激進策略...

    劉瑛此刻正伴隨在朱高煦身邊,他們的位置微妙,劉瑛稍居朱高煦之後半個肩位,共同行走在泥濘的魔法森林小徑上。劉瑛敏銳地察覺到,朱高煦即將向他透露重要之事,於是他一邊謹慎地踏過濕滑的苔蘚,一邊靜靜等待著。

    朱高煦開口,話語中蘊含深意:“每當踏入未知的土地,內心總會湧起難以抑製的歡愉。”

    劉瑛輕輕頷首,回應了一聲,仿佛他已經熟悉朱高煦這種先引子後入正題的習慣。將領們也已習慣朱高煦這種談話方式,他在談及正事之前,總愛先談論些日常瑣事。

    朱高煦接著說:“那是因為童年的記憶,每當回想起那些拜訪遠親——當然並非徐家的日子,長輩與玩伴的親近,那些新鮮奇妙的遊戲,還有不必擔憂課業、父母在親友麵前對我寬鬆的約束。每當離家前往遠方,我的心緒總是格外愉快。”(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