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11 章

字數:6533   加入書籤

A+A-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97826212">

    第 311 章

    元稹問起霍善到底從哪得知這事兒。

    霍善實話實說:“聽說是你們一同僚講的, 說不準你還認識!”

    《唐國史補》的作者李肇,《唐書》裏沒有傳,有人考證他元和年間出仕,一直幹到三十年後還在當官, 可見他很可能跟元稹見過。

    這書開頭第一段寫的就是元魯山自乳兄子的故事。

    可見唐代人寫書, 也知道把最讓人感興趣的內容放在最前麵!

    隻不過對於唐代人而言,私修國史是犯忌諱的, 所以李肇若是人在長安的話應當不會把自己的書稿拿出來給人看才是。

    所以霍善隻提了李肇, 沒有提別的東西。

    元稹一聽, 李肇,這人他好像還真有點印象, 似乎今年才被貶去當將作少監。

    被貶的理由是他舉薦過一個叫柏耆的將領, 而今年這位將領因為爭功殺害了別人麾下大將, 事情鬧到了禦前來, 李昂見朝中群情洶湧,隻能把他給賜死了。

    李肇因為曾經當過柏耆的舉薦人也受了這事兒的牽連, 不再有機會在禦前當值。

    這恰好是元稹回京前兩三個月發生的事,是以他雖聽聞過此事, 卻還沒與李肇見過麵。

    沒想到有的人平時看起來不太起眼, 私底下卻在背後偷偷傳播這些東西!

    翌日雪都化完了,天氣也開始放晴,李昂積極召集群臣上朝,想找點事情鍛煉鍛煉自己識人用人能力。

    將作監雖然管的是工匠, 時常被人瞧不起, 但也算是正經朝廷衙署, 早朝這日李肇這個將作少監還是要來的。

    李肇過去和元稹沒什麽交情,他在自己寫的《國史補》裏頭還暗搓搓點評元稹等人, 說元和體指的就是他們幾個抱團的,在寫詩方麵天下讀書人“學矯激於孟郊,學淺切於白居易,學淫靡於元稹”。

    可見文化人哪有不愛對別人指指點點的,元稹他們議論李杜,其他人自然也議論元白。

    李肇自認為自己平時非常低調,從來沒有在其他同僚麵前表露什麽不該表露的情緒,可今天也不知怎麽回事,他才剛入列沒多久,就發現尚書左丞元稹特意繞到他們這一班。

    甚至還往他身上多看了幾眼。

    上早朝時每個人的位置都是固定的,全按照自己所在衙署以及官職來排列,元稹雖不認識李肇,卻可以憑借將作監這邊的位次猜出哪個是他!

    沒錯,就是他,李肇!

    私底下寫書八卦官場同僚和官場同僚的家夥!

    元稹覺得自己將來得空了,也得把自己記得的趣聞逸事給記一記,若是都叫旁人來寫的話豈不是很容易為旁人左右?

    正好有從蘇軾那邊學來的新式裝幀,到時候正好可以把寫好的新文章裝訂成冊。

    元稹不知道的是,所謂的新式裝幀很快就不新了。

    他們家皇帝陛下李昂現在也拿到了許多可以推而廣之的新項目,正琢磨著找誰來負責呢,就聽霍善他們討論起剛走馬上任的將作少監。

    這人閑得要命都有空寫書了),還恰好剛被調到將作監去,不給他多找點活幹怎麽成?

    於是李肇既被元稹多看了許多眼以後,又被他們家年輕的皇帝陛下多看了許多眼。

    看得李肇心突突直跳。

    他心裏那種不祥的預感很快得到了驗證。

    散朝後皇帝召他留下聊了聊接下來的工作安排,旁邊的尚書左丞元稹不知出於什麽心理,竟也對他誇贊有加。

    說是合該讓他多幹點活。

    這下連旁邊那些笑麵虎一樣的宦官都向他投來了打量的目光。

    難道這是皇帝選定的棋子?

    他們這些能左右皇帝廢立的人,最忌諱皇帝不聽話,皇帝要是想重用點什麽真正有能耐的人,他們心裏是不樂意的。

    那些人心裏有自己的清高,有自己的堅持,瞧不起他們這些宦官,一口一個閹豎。

    嗬,這些家夥再怎麽瞧不上他們,還不是得走他們這些天子近侍的路子謀求幸進。

    誰又能高貴過誰!

    霍善對朝中這些人的心思一無所知,他給蘇軾備了車馬和酒錢,送他出發去洛陽浪。

    其實霍善建議蘇軾再等等,他也六十多了,長安離洛陽雖近,往來也得花個兩三天,一路上走著多辛苦。還不如等回頭他或者李時珍他們刷出洛陽地圖來再過去。

    不過蘇軾不聽,人就在眼前了,他怎麽能繼續空等。

    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他,立刻,馬上,要去洛陽找白居易!

    霍善見他這般堅定,也就不再多勸,隻是給蘇軾遞個小招牌,讓他過去找個醫館掛靠過去。

    免得他們幾個五六十歲的人聚在一起喝出點毛病來他趕不過去。

    蘇軾連連應下,表示事情包在他身上。

    那神色、那態度,怎麽看怎麽不靠譜!

    霍善覺得自己小小年紀就變嘮叨了,肯定是他們這些整天不遵醫囑的大人給害的。

    他送走蘇軾,又迎來了帶著美食來投喂自己的李湊,這廝昨天看蘇軾搜羅到美食帶過來,今天也有樣學樣開始打包吃的喝的過來。

    比如今天他就去把他哥李炎的早飯全打包了。

    沒辦法,他哥比較會吃,他自己沒有好廚子。

    霍善:?????

    你們老李家可真是祖傳的兄友弟恭啊。

    霍善沒和李湊假客氣,與他一起瓜分了本應屬於李炎的豐盛早膳。

    吃飽喝足,霍善才和李湊說起自己今晚要離開的事。他已經在這裏待滿三天了,再不回去師父他們就該擔心了!

    李湊問道:“你師父是什麽人?他醫術是不是比你還厲害?”

    霍善道:“我師父可厲害了,但他最厲害的不是醫術,他什麽都能給我做!”

    沒錯,他師父就是什麽都做得出來的墨家傳人!

    李湊聽得心潮澎湃,恨不能也去坐坐霍善說的火車。

    “你能不能帶我一起回去?”

    李湊積極詢問。

    霍善無情拒絕:“不能。”

    李湊現在還活蹦亂跳的,也沒有什麽是他們那邊非常需要的特別技能,沒什麽必要浪費一張邀請卡。

    邀請卡的掉率實在不算高,連已經跟他學醫挺久的李麗質都沒跟他回去過來著。

    李湊也知道自己現在這個處境根本不可能遠行,聽霍善這麽說也沒太失望。

    他很快揭過這個話題,問霍善最喜歡哪樣早點,等下次霍善過來他再去他哥那邊順點!

    李炎氣勢洶洶找過來一看,見自家弟弟正跟在霍善屁股後麵轉悠,隻得唉聲嘆氣地離開了。

    小孩子就是這樣,有了朋友以後家裏人都靠邊站了!

    李炎沒有去打擾,兀自帶上王氏到坊間玩耍去。

    霍善白天仍是帶著李湊和醫館中的坐館大夫一起義診、用大量患者作為活的醫案傳授他們醫理,隻偶爾看看蘇軾給他發送的沿途見聞。

    蘇軾說白居易自稱每次到了驛亭就要下馬繞幾圈,看看有沒有元稹寫的詩,所以他這一路上也要停下來找找,於是給霍善發了一堆他看不太懂的詩人真跡。

    看來這古往今來的文化人,都挺愛到處留下自己的詩文。

    雖然不是很懂這是什麽愛好,但是霍善覺得下次他也可以在上麵留首《湯頭歌》之類的玩意,這不看著也挺有文化的嗎?

    當天傍晚,霍善別過李湊,夜裏自己就回去了,留蘇軾和李世民在那邊各自活動。

    他們的一個複診療程還有七天才結束,足夠蘇軾溜達到洛陽浪上幾天的。

    到時候說不準還能把霍善也捎過去玩耍。

    霍善結束了這次的上門出診,瞅了眼診金結算頁麵,赫然發現這次商城裏多了樣新商品:牛乳四吃!

    霍善:?

    霍善打開介紹一看,才知道唐代人非常喜歡吃牛乳,後世常見的幾種都已經非常流行。當時的人認為牛乳比肉還好,孝順老人的孩子都該想辦法為家中父母長期提供這東西!

    這四種吃法是酪、酥、醍醐以及乳腐!

    在李肇所寫的《唐國史補》中,曾經用這四種滋味來比喻某家人的四個孩子都已經功成名就):說是大哥俗而有格,像酪;二哥美而多入,像酥;三哥言粹而少用,像醍醐;最小的弟弟呢,平庸頑固得像乳腐。

    可見這牛乳四吃,在大唐已經非常流行,說出去大家都懂。

    酪、酥、醍醐的製作流程大差不差,屬於不同精煉程度的産物;乳腐則是另一種做法了,一般像是點豆腐一樣把它凝結成乳餅備用。

    現在購買【牛乳四吃】,即可盡享大唐牛乳吃法!

    霍善:?????

    你個李肇,怎麽點評個人物還能用吃的來形容啊!

    有空得去你家看看你是不是特別會吃!

    最好捎上元稹他們一起去,問問他們這些元和體領頭羊分別是什麽口味。

    

    sty1nove.k"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101nov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