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又一輪失傳名菜品鑒會

字數:3942   加入書籤

A+A-


    跟蘇秦打情罵俏之後,陳鑫也如願以償的得到了預想中的答案,然後他就急匆匆返回帝都。
    還是像原來所預料的那樣,在他寶貴如今的時間裏,能回去三天就三天能回去5天就5天,你就能幫他辦很多事情。
    但是等到蘇秦接到通知開飯的那一天,他又馬不停蹄的連夜趕到恒店影視城。
    正在辦公室裏處理事情的蘇秦,看到他推門進來無語的直翻白眼。
    “我不是叫你明天早上10點開飯嗎?你大半夜的跑過來幹什麽?”
    陳鑫嘿嘿笑著“明天10點開飯,我總不能明天早上9點到吧,那時候奔波勞累哪還有心情吃?”
    第一道菜品三圓牛頭方。
    主料為黃牛頭皮,輔料有紅蘿卜、白蘿卜、青筍等,配料有雞油、豬油、八角、大料等;
    其做法講究,紅白蘿卜、青筍要切成圓形,牛頭皮需燒脫粗皮、反複水煮、改刀後用紗布包好再煮。
    特點是形美觀、味鹹鮮,牛頭皮軟糯,色澤紅亮,富含膠原蛋白。
    就因為工序複雜,基本沒有廚師做這道菜了。
    而且食材難找、工序複雜、口味變化、不暢銷等,都可能是菜品“失傳”的原因。
    但作為廚師,不能說“客不喜歡或不暢銷的菜就應該被淘汰,反而應該去了解學習,從而改良升華菜品。
    傳統菜是根本,創新菜是枝葉;隻有根深蒂固,才能枝繁葉茂。一個菜係要傳承和發展,必須“尋根”。
    恰好,蘇秦從係統的《圖說自貢味道》這本書正是幫鹽幫菜尋找“根源”。
    他在尊重、學習傳統菜的基礎上,繼而經過自己參悟的“調味”和“優化”,最終做出了這道讓他們讚不絕口的菜。
    然後是第二道四上玻璃肚
    此菜以豬肚為主料,需經堿水浸泡去腥、沸水煮製至半透明狀,再搭配紅油辣子、椒麻辣子等四種調料碟實現“一菜四吃”。
    其獨特之處在於通過不同調料組合出多重風味,但因製作複雜且食材處理要求嚴格,現已難以複現。?
    四上玻璃肚是一道傳統川菜,以豬肚尖為主料,通過堿水處理及燜拌工藝製成,成品呈半透明玻璃狀,口感細膩脆嫩。其特色在於四種味碟(紅油、椒麻、薑汁、蒜泥)搭配食用,形成“一菜四吃”的獨特風味。?
    這道菜的關鍵?之一,就在於原料選擇?
    必須使用新鮮嫩豬肚的肚頭部分,去除筋膜和油脂。?
    堿水處理?將豬肚尖片成極薄片,用石堿水(石堿與水比例為25:250)浸泡30分鍾,再沸水燜煮10分鍾,反複漂洗至堿味去除,肚片呈半透明狀。?
    14?調味碟?紅油、椒麻、薑汁、蒜泥四種味碟,通過不同調料組合實現多味體驗。?
    這道菜在民國時期曾是成都宴席必備菜品,因工藝複雜且需大量人工操作,逐漸失傳。
    現代川菜中仍有類似菜品,如四味玻璃肚、鴛鴦玻肚等等,但已非傳統做法。
    第三道菜幹煵肉絲
    原為1972年《川菜菜譜》記載的經典菜品,以肉絲與蔬菜同炒,強調“幹香”的獨特風味。
    因食材處理和火候控製難度較高,現代川菜體係中已較少出現。?
    相較於幹煸肉絲,兩者的烹飪工藝有著一定的相似性。
    煵與煸兩種烹飪工藝在油溫控製和食材處理上相似,它們都采用57成熱的中油溫進行烹飪(這種油溫低於炒菜所需的至少8成熱),且食材在烹飪過程中不裹芡。
    在川省地區,不同地方的移民帶來了各自的方言,這些方言經過長時間的融合與演變,最終形成了我們今天所熟知的川話。
    回想起蘇秦前世的記憶,曾經不少川人用“熬”字替代的“爊鍋肉”和“爊豬油”,以及在《東京夢華錄》中讀到的“爊鹿肉”,都深感自己的知識儲備還遠遠不夠。
    此外還有方言的影響。
    煵是方言,與移民曆史相關,在川省方言的演變中形成,體現地區文化多樣性。
    人們日常中常說的“把肉煵一下,這樣就不容易壞了”這種說法,竟然也是方言的一種。
    這可能與湖廣填川的曆史事件有關。
    第四道竹蓀肝膏湯
    竹蓀肝膏湯是以豬肝、竹蓀為主料,配以雞蛋清、薑、蔥段等輔料烹製的傳統藥膳。
    其主料豬肝經去筋膜、捶茸過濾後調製成肝汁,加入蛋清等配料蒸製成膏
    湯底搭配竹蓀等食材,成品口感細嫩,具有鮮香清淡的特點。
    製作時需將豬肝處理成無筋膜的茸狀,通過細籮或紗布濾渣取汁,混合蛋清、調料後蒸至凝固成膏。
    竹蓀需經泡發、切段、焯水處理,再與高湯燴煮。
    部分做法會加入雲腿片、蛋黃糕等輔料增加風味層次,蒸製過程需控製火候以保持質地細嫩。
    第五道菜酸菜地木耳
    以酸菜與地木耳(一種野生菌類)同炒的涼菜,強調酸辣鮮香。因地木耳產量稀少且采摘難度大,相關菜品已從傳統川菜名錄中消失。?
    這個小可愛不僅營養豐富,還具有多種健康功效。雖然清洗有點費時,但美味一定是值得等待的!
    一是地木耳的營養價值。
    地木耳是一種富含營養的野生藻類植物,每100克地木耳含有964克水分、15克蛋白質、18克粗纖維以及多種微量元素,如鉀、鈉、鈣和維生素e等。
    它的蛋白質含量竟然高於雞蛋、木耳和銀耳,而維生素c含量更是紫菜的19倍!特別是對於清熱、明目、降脂減肥等方麵,地木耳都有顯著的功效。
    此外,長期食用地木耳還能預防老年癡呆和增強免疫力。
    二是地木耳的采摘與清洗
    地木耳喜歡生長在陰暗潮濕的地方,特別是雨後會冒出來。
    采摘時要選擇無汙染的環境,確保食材的安全。
    地木耳上往往附有大量泥土和雜質,所以清洗起來確實有些麻煩,但也有妙招。
    可以撒一些麵粉在地木耳上揉搓,然後用清水反複衝洗。
    特別注意那些褶皺的地方哦,那裏最容易藏汙納垢。
    清洗幹淨後,建議用開水焯一下,以去除殘留的雜質。
    第六道菜假魚海椒
    喜歡娛樂讓你救場,你一人分飾七角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娛樂讓你救場,你一人分飾七角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