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8章 鐵頭馬登

字數:4156   加入書籤

A+A-


    兩邊關於港島問題的正式談判,不出意外的話,是82年下半年正式開始的。
    但各種正式與非正式,官方與非官方的試探,從70年代開始就經曆了很多輪。
    大多時候都是非公開的,除非特意打聽,且有打聽的渠道,或是有消息流出,社會麵傳播的非常有限。
    所以,小島上才一直充斥著對未知的不安……
    不算完全未知。
    戴英本土來人奔內陸去的話,基本都是先到港島,中轉後去往京城。
    隻要有政界人物或身份“敏感”的人物途徑,港島所謂的上層人物,多多少少都能聽到些風聲。
    哪怕沒有任何消息流出,看“臉色”也能大體有個貼邊兒推測……
    據包船王所說,在曲卓這次來港島前不長時間,有幾位疑似帶著特殊使命的“人物”從戴英抵達港島,短暫的休息後去往北麵。
    這一去就是差不多一周,前天回來時……神情狀態不是很好。隻在港島待了幾個小時,跟港督見了一麵,便乘最近的航班回戴英了。
    基於種種跡象判斷,大概率溝通的不是很順利……
    聽了包船王的“小道消息”,曲卓明白沈壁為什麽急不可耐的約飯了。
    他之前還有點納悶,好久以後的事呢,再急也犯不著那麽急吧。就算想聊一聊,也可以等到五月他再過來,找個時間比較充裕的時候。
    感情是這麽碼事。
    急了……嗬~
    心裏冷笑,麵上了然的點了點頭“回去我問問具體怎麽個情況。”
    話說完,用不在意的語氣安撫“甭慌,你不跟內陸有過接觸嘛,天塌不下來。”
    包船王抬手幅度很小的擺了擺,表示自己問這些,並不是因為心中不安。
    身體前傾“知道消息的人不多,但也不少,引起了一些人的恐慌。”
    “哦~”曲卓恍然的點點頭。
    “現下有一個不錯的項目,不知……阿卓有沒有興趣?”包船王不經意間換了稱呼。
    “您說說。”曲卓一副饒有興致的模樣。
    “中環德輔道中與畢打街交匯處,有兩棟大廈,聯邦與國際。”
    “有印象。”曲卓點點頭“每次去匯豐都會路過。路北那棟稍高一些,路南的稍矮一些,風格相近。”
    “我二人合作,拿下如何?轉手至少一倍利……”
    包船王說的兩棟大廈,是62年張玉良家族興建的。跟匯豐總部大樓和中行大廈在一片區域,嘉華大樓距離也不遠,屬於港島的金融區,
    路北的聯邦大廈三十一層,91米,占地一千平,是64到66年的港島第一高樓。路南的國際大廈三十層,85米,占地九百五十平。
    兩棟樓都采用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外立麵為白色麵磚搭配鋁合金窗框,一體風格分立路南和路北。就當時來看,是十分先進和現代的。
    70年張玉良將兩座大廈注入其控股的聯邦地產,又在71年與會德豐進行資產置換。
    會德豐發行新股,換取聯邦地產百分之七十七的股權,使兩座大廈成為會德豐資產。
    置換完成後,會德豐總股本擴大百分之三十,控股的馬登家族持股從百分之三十五稀釋至百分之二十。
    張玉良家族占會德豐總股本百分之十八,成為僅次於馬登家族的第二大股東。
    後麵近十年的時間裏,兩座大廈為會德豐貢獻了約百分之十五的經常性收入,可以說是一頭持續產出的現金奶牛。
    但馬登家族第二代家主約翰?馬登,一直秉承“航運優先”的經營思路,整個70年代持續投入巨資擴張船隊。
    鬼佬估計是老了,腦子有點軸。即便海運的風向明顯不好,包船王一門心思想上岸時,依舊不停的往航運裏砸錢。
    眼下船隊總噸位已經接近1101novel.com0萬噸,從79年下半年開始虧損持續走高,年底集團負債率達到百分之三十五。
    即便這樣,還咬牙硬挺。
    這種航運優先,其它皆為附屬的經營策略,導致集團旗下物業不被重視,價值被嚴重低估……也有對港島前景感到不安的因素。
    另外,因為船隊的持續虧損,集團對資金的需求量非常大。物業一年貢獻的那點租金,根本不解渴。
    一方麵低估物業資產,一方麵又渴求資金……讓二股東張玉良看到了機會。
    主要是張氏家族內部出了問題。
    沒什麽新鮮的,無非兄弟間哪個多占,哪個吃虧那點事。再用不了太久,就得法庭上見。
    這讓張玉良生出了拋開家族,往自己兜裏劃拉錢的想法。
    如果不出意外,姓張的跟老黃瓜勾連到一起。
    倆人悄沒聲的成立了一家名為excel vestnt(卓見投資)的離岸公司,各占百分之五十股份。
    湊了五億港幣,又貸了五個億,以十億港幣的價格,從會德豐手裏買下了“聯邦”和“國際”兩棟甲級商廈。
    眼下香港地產市場正處於泡沫期,中環商廈價格年均漲幅超百分之三十。而倆人買下兩棟商廈的價格,低於市場價超過百分之三十。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結果就是,幾個月後轉手以2235億港幣的價格給賣了。
    還上貸款和利息,再除去交易稅,毛力氣沒費,一人淨賺三個億。
    正是有了這筆外財,才有了老黃瓜後麵收購港燈的操作。
    倆人快進快出套現的手段,還引發了一場關於破壞商業倫理,將長期資產視為投機籌碼的口水仗……
    另一邊,約翰?馬登知情後,氣的好懸噴出一口老血。
    更讓老鬼鬱悶的是,短期現金流並不能改變航運愈發不景氣的大環境。集團財務狀況進一步惡化,負債率很快衝破百分之四十。
    一眾大股東喪失信心,紛紛減持套現,引發小股東發起集體訴訟,指控董事會“損害長期利益”。馬登家族被迫承諾“未來五年不減持”以平息風波。
    正是因為這個承諾,才有了85年馬登家族私下將百分之十三點五的股權,轉讓給星加坡富商邱德拔,張玉良認為被背叛,遂將百分之三十四的股權轉讓給包船王。
    一番龍爭虎鬥也好,菜雞互啄也罷,包家最終花費25億港幣入主會德豐……
    當然,那些都是“不出意外”的故事。
    眼下老黃瓜莫名其妙的被敲了一腦門包,“華商之光”的光環沒背幾天呢,就落入了人人喊打,產業瀕臨崩盤的境地。
    和黃三家後續如何,外界知之甚少。在張玉良看來,老黃瓜已經猴子它爹了,找到包船王尋求合作。
    而包船王,將曲某人視為“風向標”,拉著他一起做這單買賣……
    喜歡1976步步生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1976步步生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