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恐怖的戰爭潛力

字數:4770   加入書籤

A+A-




    最新網址:..    朱定燿猜的沒錯,氹仔島確實有人,而且有不少人,但是朱定燿沒想到的是,氹仔島上的人不是老百姓也不是工人,而是。
    一水的軍人!
    全是兵!
    好家夥,烏泱泱的一兩萬軍隊,穿著鮮亮的甲胄,拿著一看就知道精良鋒利的鋼刀進行著軍陣演練,這種視覺衝擊力讓朱定燿遍體生寒。
    陸遠竟然在澳門養著私軍!
    這種大逆不道要掉腦袋的事,陸遠為什麽要讓自己看到。
    震驚之後的朱定燿繼而開始驚恐起來。
    陸遠不會打算弄死自己吧。
    他的擔心顯然是多餘的,陸遠壓根沒這個心思,而是依舊如閑話家常一般很是平淡的介紹著。
    “雖然說現在咱們和葡萄牙人的關係不錯,也一直合作著賺錢發展,但是必備的武力基礎不能少,咱們如果在武力上弱了,那些蠻夷就會反客為主,因此我就將這個氹仔島規劃成了一個大軍營。
    兵源八成來自於國內,還有兩成是外夷,成分複雜,不過都是少年,澳門有一所外國語學校,有很多係,包括咱們大明的中文係,還有葡萄牙人的葡語係,南洋語係等,解決了語言交流問題,組軍就不用擔心無法練兵。”
    天道是沒有情感和人性的,漠視萬物生靈,上蒼賜下這大片的財富,哪個國家和民族搶的多就強,誰搶的少就亡!上蒼絕不會因為某個國家和民族的滅亡而去感傷。
    “伯興兄就不擔心這些外夷兵會影響”
    這方天地很大,有幾萬萬甚至有可能是十萬萬人,有幾乎無法丈量的土地和各種礦產資源。
    “如今是葡萄牙人的了。”
    “知道,當年也是咱們大明的藩屬國。”
    陸遠歎口氣言道:“葡萄牙一萬多人就統治了整個滿剌加國,他們在當地扶持滿剌加國的貴族,和他們一起合作奴役著整個國家上百萬人,上百萬人啊,源源不斷的為葡萄牙創造財富,我管這種統治方式叫做殖民,管滿剌加國那些被扶持的貴族叫做買辦。
    “對啊,北方的遊牧政權就是困擾我中原王朝的禍患,但實際上,到了今朝,到了航海時代,北方的邊患幾乎瞬間就成了疥癬之疾。”
    “都一樣的。”
    別小看這些蠻夷,他們隻是文明誕生的時間比咱們要晚,可不代表他們真的就蠢如豬狗,他們同樣懂得如何實現利益最大化,如何付出最小的代價進行最大的盤剝。
    陸遠言道:“能進氹仔的少年,其父母都是在澳門定居的,說起來和咱們大明人幾乎沒有什麽區別了,他們勤奮好學,在學校的時候成績就很出色,而且仰慕咱們大明的文化,心馳神往願意為大明而戰,又何必糾結其出身呢,當年貞觀皇帝李世民能做天可汗,還不是因為大唐包容萬國,有來自各國各民族的猛士願意為了大唐浴血奮戰。
    朱定燿不假思索的說道:“北方的遊牧政權。”
    朱定燿覺得自己之前二十多年的人生自從進了廣州之後就完全顛覆了,他驚愕著問道。
    王爺,我給您舉個簡單的例子吧,困擾我大明或者說我中原王朝幾千年的心腹大患是什麽?”
    葡萄牙人並沒有完全侵吞所有利益,因為那樣會遭到當地貴族的抵抗,所以他們要將利益分出去一部分,以此換來這些貴族成為買辦,成為他們的殖民代言人。
    如今比千年前的唐朝要更加的開放,因為航海,快速發展的航海業連通了整個天下,我們的思想要跟上航海的速度去開放,王爺您知道南洋的滿剌加國嗎。”
    陸遠言道:“他們所仰仗的無非就是來去如風,他們有戰馬而咱們缺戰馬,所以他們可以說打就打說撤就撤,周而複始的騷擾咱們,可他們的草場能養多少戰馬?當他們的戰馬繁衍到一定數量的時候,他們就會殺掉一部分,不然會將整個草原吃光。
    可咱們若是想要養戰馬,您知道可以養多少嗎。”
    “多少?”
    “二十年內,一百萬騎兵!”
    陸遠說出這個數字的時候,朱定燿直接蹦了起來。
    “不可能!”
    開什麽玩笑,一百萬,還是騎兵?
    寫的都不敢那麽離譜吧。
    “王爺一定是覺得我在吹牛,在說天方夜譚吧。”
    陸遠微微一笑:“陸某人可能會吹牛,但是數據不會騙人,洪武元年至洪武十五年,太祖為了北伐,為了徹底覆滅北元,規定地方的軍戶田每十五畝要留出一畝地種苜蓿草,苜蓿草是做什麽用的?”
    “養馬。”
    “《史記》記載,大宛馬嗜食苜蓿,體態優美,耐力極強,自彼時起,我中國移植苜蓿,所為便是養戰馬,防備北方邊患,然橘生淮北為熾,我們後來發現咱們國內移植的苜蓿養出來的戰馬不夠強勁,需要渾以穀子和豆子做的精料才能養出一匹神駿。
    可是馬比人吃的多啊,養十萬匹馬所消耗食物可比養五十萬人還恐怖,而十萬匹戰馬又哪裏夠用呢,想要操練出一個精銳的騎兵需要三到五年時間,從訓練出來到上戰場最少需要三四匹戰馬,十萬騎兵就要準備四十萬匹戰馬,我們需要犧牲多少田畝來種苜蓿?
    洪武朝,我大明用上百萬畝良田種苜蓿,這才換來了接近二十萬匹良駒,同時又通過茶馬司按照十五斤茶葉一匹馬的價格從天方各國換購了十萬匹戰馬,這便有了洪武時期的多次北伐,有了藍玉的直搗黃龍,捕魚兒海大捷。
    我們就按照一百萬畝田種苜蓿可以養二十萬匹戰馬來算,養一百萬騎兵從訓練到上戰場損耗需要四百萬匹戰馬,兩千萬畝田足夠了,僅一個南直隸就不止兩千萬畝良田了。
    換言之,讓整個南直隸全部種苜蓿,算上戰馬的豢養和繁殖期,二三十年內,我大明朝就能拉出一支百萬騎兵出來!”
    “那老百姓吃什麽?”
    “所以我說航海時代是和之前我們的認知是完全不同的。”
    陸遠言道:“殖民,我們可以通過殖民來占領幾千萬甚至幾萬萬畝的良田,通過殖民的方式讓當地的人種地交糧,咱們不愁吃不上飯,戰馬能食草,騎兵能食糧,我們大明的戰爭潛力和轉化力將會一口氣躍升幾十倍甚至上百倍,王爺覺得不可思議是因為您這二十多年來從不曾見到過,所以您無法接受。
    但是您想想汪直,他為什麽能靠著幾萬倭寇襲擾我大明朝近十年,還讓我大明拿他一點辦法沒有,我大明有一萬萬人口,他才幾萬人啊。
    這就是戰爭時期的轉化率,我大明的進入戰爭狀態後的轉化率特別低,因為我們是傳統的農耕經濟文明,困擾朝廷的主要問題就是社會經濟低迷和生產力不足,國家九成九的精力都要應付於國內民生,但是汪直不需要。
    他隻有幾萬倭寇,可背靠著的是通過奴役方式控製著的幾個地區及其地區百姓,這些人都為他而勞作,為他生產兵器、戰船、火炮,做他的戰時後勤隊,所以他可以隨時隨地的發動戰爭、結束戰爭,甚至一度打的我大明朝毫無還手之力。
    他的戰時經濟很發達,進入戰爭狀態後的社會生產轉化率特別高,這就是顯著差距,是不爭的事實。
    航海時代,我們同樣可以通過殖民的方式來增加咱們的戰爭潛力,有效調控和隨時加快民用經濟向戰時經濟的轉換效率,這樣一來,您還覺得我之前說的養一百萬騎兵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嗎?”
    朱定燿木然點頭,甚至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咱們可以養的起一百萬騎兵,俺答的蒙古人養得起嗎?全民皆兵,嗬嗬,就算他們全民皆兵,讓老天爺送他們一百萬騎兵他們敢養嗎!草場就那麽大,養一百萬騎兵?都不用咱們動手,他們自己內部就要開始人吃人了。
    所以困擾咱們中原王朝的遊牧政權在進入到航海時代之後就不值一提了,因為他們的戰爭潛力是有上限的,他們不靠海,終其一生都難以突破上限,但咱們的戰爭潛力是無限的,用無限來打有限,這仗,還需要打嗎。”
    陸遠隨後帶著朱定燿進入氹仔軍營一處高台上,指著這高台上一列排開的火炮說道。
    “更何況,咱們還有火炮,而且是射程越來越大、威力越來越恐怖的火炮,火炮的口徑越大,遊牧政權的脾氣就會越好,他們也可以愛好和平。”
    朱定燿眨眨眼。
    遊牧政權其實也可以愛好和平?
    (本章完)
    親,點擊進去,給個好評唄,分數越高更新越快,據說給香書小說打滿分的最後都找到了漂亮的老婆哦!
    :httpap..,數據和書簽與電腦站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