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字數:6210   加入書籤

A+A-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97826212">

    第310章

    【“在歷史上群星璀璨的時代其實也有好幾個,三國就是非常有名的代表,而隋末唐初也同樣如此。

    在這個時代,有被稱為軍神的李靖,有房謀杜斷的兩大謀臣,有瓦崗寨各路英雄好漢,有史上最有名的諫臣……仿佛所有類型的人才都在這一時期誕生了。

    可是,大概就像百鳥朝鳳,鳳凰已經淩空,剩下那些雖然也出衆,卻也沒辦法讓人第一時間想到。”

    李一含笑道:“這當然不是因為他們不夠出衆,恰恰相反,群星已經非常耀眼啦。”】

    長孫無忌微微一笑,但是鳳凰翺翔天際,旁人再耀眼,也難以奪走其光芒啊。

    鳳凰。李世民忍不住笑了,他確實很喜歡這個形容。

    嗯,比野豬不要好太多。二鳳陛下悄悄在皇帝群裏打下一行字:漢武帝劉徹鳳凰這個形容倒也馬馬虎虎,您覺得呢?

    豬豬陛下緩緩打出一個問號,寧沒事吧!!!

    啊啊啊,好氣呀。

    嬴政看了眼信息,有點無語,幼稚鬼。隨即扔一邊,繼續處理政務。

    【李一沒注意群裏開始的掐架,慢悠悠道:“我很喜歡李靖,他出將入相,為大唐征戰四方,他滅東突厥,使唐朝疆域自陰山北直斥大漠,一洗屈辱。他平定吐穀渾之亂,一生從無敗績。

    他是軍神,是武廟十哲之一,古今名將前十他一定名列前茅其中。”

    “我也很喜歡李績,他隨唐太宗平定四方,兩擊薛延陀,平定磧北。

    他大破東突厥、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

    他功勳卓著,被朝廷倚為幹城,是淩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

    “說起來,初唐年間,排除天策上將本人,這兩位總是並列齊名的。”

    “當然,大唐的武將也不獨這兩位,事實上有名的還有很多,門神尉遲恭、秦瓊是赫赫有名的,時至今日他們已經成為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形象,常被用於鎮宅和保護家宅安寧,代表著保護和祝福的寓意。

    當然,還有三板斧的程咬金啊,河間王李孝恭,侯君集等等……就如我開頭所說的,在這一時期,沒有滅過國的武將那都是不合格的。”

    “他們每一個都稱得上戰功赫赫,放在任何一個朝代可能都要被大吹特吹,但是在貞觀一朝,都隻是能拿的出手罷了。”

    “當然,由此也可以看出來,我們的唐太宗要壓住這群性格各異,戰功赫赫的武將們有多牛逼了。”

    李一幽默道:“因為手下能打的選手太多,所以每逢戰事,武將們總是要爭著舉手,慢一步可能就分不到餅了。”

    “至於我們曾經的天策上將,那就更不要想了,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從上級的角度來說,他不可能和手下爭功啊,要是他出手,還有別人什麽事情嗎?所以他不能出手。

    從皇帝的身份來說,他不可能再像過往那樣任性,可以到處跑,更別說上戰場了。他的安危關係到社稷江山,注定他再也沒有任性的資格。”

    “唉,他已經不再隻是天策上將了,而是大唐的皇帝陛下。”說得李一自己都有點傷感,到處跑的天策上將固然讓人覺得頭疼好笑又驕傲,可是過分懂事的唐太宗陛下也著實令人心疼。

    鳳凰本該翺翔九天,而不是困際於長安的。】

    貞觀一朝的文臣武將反思一下,陛下好像是有那麽一丟丟慘是吧?

    嗯……就,也許可以稍微放鬆一下下呢?房玄齡思考一下這個可能性。

    魏征擡了擡眼皮,冷酷無情的示意同僚們,不行!

    就他們這位陛下的性子,真要放出去,那就是脫韁的野馬,嗬嗬,再想讓他回來,難如登天。

    杜如晦輕笑,好吧,想想曾經天策上將的作風,確實如此。

    不過……那又有什麽關係呢?如今的大唐,也許還沒有未來那麽強盛,但是,讓他們的陛下自由一點,卻不是不可以。

    說到底,他相信陛下的自製力。

    魏征皺眉,這是相不相信的問題嘛?

    不過,他想起天幕說的,心心念念要泰山封禪卻始終被他勸阻,結果也沒有去成的事情,最後又沉默了。

    好吧,其實也不是不行。

    【“唐太宗麾下也不獨武將多,文臣同樣奪目。

    你聽過房謀杜斷嗎?”

    “說起房玄齡,就不能不提杜如晦,說起杜如晦,又怎麽少的了房玄齡,這兩位一直是唐太宗最有力的左膀右臂。”

    “在天策上將征戰四方的時候,房玄齡是其最得力的謀士之一,為其出謀劃策,推薦良才;在唐太宗登基後,又成為一代名相,為其打理國家,兢兢業業,恪守職責。

    唐太宗曾稱贊其有“籌謀帷幄,定社稷之功”。”

    “而杜如晦同樣是一代名相,要說起來他還是被房玄齡推薦給唐太宗的,每逢唐太宗遇事不決,他總是能果斷做出選擇。

    他與房玄齡共掌朝政,典章製度皆兩人所定。

    每次議事,房玄齡說:“非如晦不能決。”杜如晦亦尊重房玄齡之策。

    於是時人稱杜如晦長於斷,房玄齡善於謀,兩人配合默契,同心輔佐唐太宗。

    後世論唐代良相,首推“房、杜”。”

    “值得一提的是,唐太宗和房杜二人關係非常好,杜如晦去世時,唐太宗大哭不止,三天不能處理朝政。

    而且往後經年,也還總是思念他。

    說起來杜如晦是貞觀四年過世的,可是直到貞觀十七年,唐太宗命閻立本畫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畫像後,甚至將杜如晦排在第三。”

    “而十多年後,唐太宗又送走了房玄齡,為之廢朝三日。”

    “唐太宗的愛憎其實是很明顯的,他也容易大哭大笑,對於他而言,這些老夥計已經不僅僅是臣子,也還是朋友。”

    “他總是善於交朋友的,可是他的一生,一直在送走他們。”

    “他總是在失去。”】

    房玄齡嘆了口氣,悲傷過度,對身體不好。

    杜如晦看著已經開始眼淚汪汪的陛下,連忙出聲勸慰,“臣如今還好好的,陛下可莫要做小兒之態。”

    “玄齡克明啊,你們怎麽丟下我一個人了。”李世民不聽,並且發出譴責。

    魏征在一邊又開始皺眉,都是慣的。

    【“還有魏征,啊,說起來他和唐太宗陛下的故事就更有名了。”】

    魏征正要開口,聞言頓了頓,他過世陛下應該鬆了口氣吧,那也好。畢竟總是哭,有損帝顏,對身體也不好。

    【“魏征勸諫唐太宗的事跡那就老多了,一個直言進諫,一個從諫如流。

    當然,對於他的印象,大家可能都以為是諫臣,但其實不止,他也是唐代有名的史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來著。

    唐初八史中的五史都是他奉命總撰的。

    他提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主張“薄賦斂”,“輕租稅”,“息末敦本”,“寬仁治天下”等,對唐太宗的行動及施政給以極有益的影響,輔佐唐太宗共創“貞觀之治”。”

    “在他過世後,唐太宗親臨其喪禮,痛哭流涕,為魏征廢朝五天,並令內外百官與在長安的朝集使一同前來參加喪禮,太子李承乾在西華堂為他舉哀。

    淩煙閣他更是位居第四,死後極盡衰榮。“】

    魏征愣了愣,抿唇,然後更加不贊同的看著李世民,“陛下……”他正要說什麽,然後就被更難過的大唐皇帝陛下握住手,眼淚汪汪的殷勤叮囑要好好照顧自己,不要諱疾忌醫什麽的。

    ……算了,有點招架不住。魏征決定今天先放棄勸諫了。

    李世民心裏悄悄比了個耶,好耶,蒙混過關。

    他當然很難過,親手一個個送走自己臣子什麽的了,這種事情再來幾次他都沒辦法麻木,隻會更加痛苦。

    但是,這些都是還沒有發生的事情。

    現在,大家都還好好的,以後也肯定都長命百歲,沒錯,肯定會的!

    【“還有十八學士的其他人,虞世南、於敬寧、孔穎達等人,無一不是名動一時的大佬,後世赫赫有名的大家,他們為唐太宗出謀劃策,處理政務,推動國家各項事業的發展。

    在唐太宗的統治下,十八學士的作用得到了充分發揮,他們共同開創了唐朝的繁榮局麵。”

    “貞觀之治從來不是唐太宗一個人的治世,而是一群人的治世,是所有人一同努力的結果。”】

    李世民忍不住直點頭,是極是極,玄齡如晦都很厲害,魏征雖然也總是氣他,但是他說的也總是有道理,還有無忌,總是支持他的……天幕老是誇他,可是如果他真的能做出什麽豐功偉績,那一定是因為有他們的輔佐。

    他們每一個人都是他的良朋益友,他的不可或缺。

    【“如果不是有唐太宗,不是有這麽多賢臣良將,那麽在天崩開局的大唐初年,也不可能締造這樣的盛世。”李一說到這裏,卻依然麵帶微笑,真的,你永遠可以相信唐太宗和他的臣子們,因為他們真的可以創造奇跡。】

    

    sty1nove.k"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101nov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