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字數:4516   加入書籤

A+A-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97826212">

    第312章

    【“唐太宗的人生隻有五十二年,可是他的人生沒有一天的虛度的。”李一說起他,總是帶著輕鬆的笑意,大約是知道這位陛下實在靠譜又厲害吧,隻要知道問題,想來是沒有他不能解決的。

    “他知人善任,用人唯賢,不問出身,按秦王府文學館的模式,新設弘文館,進一步儲備天下文才。

    他心胸寬廣,不計前嫌,重用前太子舊部魏徵、王圭,降將尉遲恭、秦瓊等。

    他重修《氏族誌》,著重立德、立言、立功,以功臣代替世胄;又通過科舉,吸納有才幹的庶族士人,用科舉代替門第。從此,寒門子弟入仕機會大增,為政壇帶來新氣象。此外,更接納封德彜之議,命宗室出任官吏,以革除其坐享富貴的惡習。”

    像是想起什麽好笑的事情,李一哈哈笑道:“說起來,這位封德彜才是真的牛逼,海王之王,就算我們知道雞蛋不能放在一個籃子裏,在政局複雜的時候牆頭草也不少,但是像他這麽腳踏三條船,還讓皇帝、太子和天策上將都視他為心腹,在新朝如魚得水,混得很好,不得不說,這怎麽不是一種強悍呢?”】

    李世民緩緩打出一個問號。

    封德彜在同僚們看神人一樣的目光下,直冒冷汗,然後露出一個鎮定的笑容,“陛下,臣一片丹心,天地可鑒啊。”

    李世民嗬嗬笑了,你編,你繼續編啊。

    他當然不至於為過去的事情翻舊賬,畢竟他麾下什麽人沒有,降臣也多了去,不乏曾經的對手,但是!別人都是坦白局,這個呢???枉他這麽信任,居然差點陰溝裏翻船了?這要是換耶耶或者李建成,這家夥怕也是這句話吧。

    二鳳陛下很委屈,很生氣。

    【李一砸了個雷,完全不知道給某人帶來什麽火葬場?事件,又繼續笑眯眯道:“秉持著好東西就拿來用的想法,唐太宗延續隋朝的製度,在中央設立三省六部製,又特設政事堂,以利合議問政,讓三省互相牽製;在地方上沿襲了隋代的郡縣兩級製,分全國為十個道。此外,他行府兵製,寓兵於農;又延續了均田製、租庸調製、科舉製等,把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

    “從諫如流一直是唐太宗身上非常顯著的特點,他以隋煬帝為戒,把諫官的權力擴大,又鼓勵群臣批評他的決策和風格。

    貞觀年間,光是魏徵就廷諫了200多次,在朝堂上直陳皇帝的過失,在早朝時多次發生了使唐太宗尷尬、下不了臺的狀況,可唐太宗最後都一一收下這些諫言,加以改正。

    還有王圭、馬周、孫伏伽、褚遂良等人,皆以極諫知名。”

    “在唐太宗時期,臣子諫言是非常頻繁常見的事情,唐太宗當然不是什麽老好人性格,更不是會被臣子欺負的那種人,他也會有生氣,憤怒的時候,但是最後又往往能忍下憤怒,反思納諫。

    這也可以看出貞觀年間的風氣,所以才能創建了一個精幹、廉潔、高效的政府係統。”

    “說起來,在後來,大家誇一個朝廷好,就喜歡說有貞觀遺風。”】

    二鳳陛下轉頭找老婆去了,要誇誇!

    長孫皇後含笑道:“二哥自然是最好的。”她的夫君,一直都是最頂天立地的大英雄,也一定會成為最好的皇帝。

    【“在唐太宗的治理下,當時政治清明,社會出現了‘夜不閉戶,道不拾遺。’的現象。據說有一次歲末處理死刑犯時,唐太宗準許他們回家辦理後事,隔年秋天再回來行刑。結果隔年,二百九十個囚犯全部回還,無一逃亡。”

    李一都仍不住嘖嘖稱奇,因為人都是自私怕死的,也不是誰都會擔心逃跑而連累家人,要是真的品行都這麽好,就不會都是死囚了。但是居然就真的不跑了?

    這隻能證明,唐太宗人格魅力無敵?呸,開玩笑的,分明就是在說當時的治安很好,連犯人都知道逃跑沒有希望好嘛!

    “史書裏麵不止一次強調唐太宗重視吏治的清明,他曾命房玄齡省並冗員,派李靖等13名黜陟大使巡察全國,考察風評;又親自選派都督、刺史等地方官,並將其功過寫在宮內屏風上,作為升降獎懲的依據。另又規定五品以上的京官輪流值宿中書省,以便隨時廷見,垂詢民間疾苦和施政得失,百官都是自勵廉能,這些都大大提高政府效率。”

    “貞觀時期也是歷史上少有的商業發達的時期,當時新興的商業城市像雨後春筍般地興起。世界出名的商業城市有一半以上集中在華夏。除了沿海的交州、廣州、明州、福州外,還有內陸的洪州、揚州、益州和西北的沙州、涼州。

    至於首都長安和陪都洛陽更是是世界性的大都會。”

    “而自漢武帝時期開辟的“絲綢之路”更是一直是聯係東西方物質文明的紐帶,彼時唐朝疆域遼闊,唐太宗在西域設立了安西四鎮,西部邊界直達中亞的石國,為東西方來往的商旅提供了安定的社會秩序和有效的安全保障。

    當時絲綢之路上的商旅不絕於途,品種繁多的大宗貨物在東西方世界往來傳遞,使絲綢之路成了整個世界的黃金走廊。”

    “至於軍事上,貞觀一朝對外戰爭可以用四個字來形容,那就是——沒有對手。”

    “使四方賓服,各國來朝,唐太宗甚至道:自古皆貴中華,賤夷狄,朕獨愛之如一,故其種落皆依朕如父母。”李一哈哈笑道:“廣納八方,無論是哪個民族,入了大唐,就是他的子民。”

    “正確的解釋當然是唐太宗對各民族持著包容開放的態度,但是以當時大唐用武力打造出來的氣度,這句話也可以這麽理解:叫爸爸,不叫打你們。”李一揶揄道,這都是被打服的,乖巧聽話的,唐太宗陛下當然會愛他們啦。】

    咳咳,什麽爸爸,都是朋友。李世民謙虛,了不起就是讓他們加入大唐這個大家庭,對吧?

    【“當唐朝滅東突厥後,唐太宗采取了“全其部落,順其土俗”之策,尊重和保留突厥的社會組織和風俗習慣,設置了順、祐、化、長四州都督府妥善安置歸附突厥降戶,又在突厥原居地設置了定襄、雲中兩都督府對突厥留居民衆實施管理。

    這些都督府的都督均由突厥本族首領擔任,可以世襲,創立了新的羈縻府州製度。”

    “貞觀二十一年,唐太宗被回紇等族擁戴為“天可汗”,成為各族的共主和最高首領,各族在回紇以南、突厥以北建立了一條“參天可汗道”,“置六十八驛,各有馬及酒肉,以供過使”。

    從此,“以璽書賜西域、北荒之君長,皆稱‘皇帝天可汗’。諸蕃渠帥死亡者,必詔冊立其後嗣焉”,形成了少數民族政權首領例由唐廷冊封的製度。

    唐太宗還實行了與吐蕃等少數民族政權和親的政策,以婚姻親情的方式協調強化與周邊各民族的關係,減少了漢族和少數民族間的隔閡,增強了各民族間的廣泛互補和血肉融合,實現了多民族共同發展進步的宏大局麵。

    正是在唐代,中華民族新的代稱——“唐人”形成,奠定了現代中華民族的基礎。”

    “自信、包容、豪邁、強盛。

    當人們回顧歷史時,為“唐朝”賦予的人格化側寫,每一個,都像極了他的個性。“】

    朕都會誇的不好意思了。唐太宗陛下笑容明媚,心情舒暢,感覺自己就是來接受表揚的。

    美滋滋.jpg

    

    sty1nove.k"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101nov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