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字數:10506   加入書籤

A+A-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97826212">

    第95章

    尋胭脂的事兒說好後,墨尋一家人也未急著走,又同餘佩蘭她們說了會兒閑話。

    兩個當娘的聚到了一塊兒,少不得要聊家中子女的問題。

    餘佩蘭生了三個孩子,大女兒墨意菡早早地嫁了人,但她男人窩囊,她在婆家過得不怎麽好。

    不僅是她,她兩個弟弟的婚事也不大順利。墨意荃二十一了還未成親,橙哥兒去年都快訂親了,又“口出狂言”把親事攪黃了,餘佩蘭哪能不焦心?

    “咱家這幾個孩子,就沒一個婚事順利的,也不知是不是他們墨家的祖墳沒挑對地兒,可愁死我了!”

    “哎,我算是想開了,這親事能成就成,不能成就算了,隻要孩子們都好好的就行了。你也放寬心,荃子和橙哥兒都不差,總不至於打光棍,別著急!”盧彩梅寬慰道。

    橙哥兒因為口無遮攔,在相看人家的時候,多嘴問了一句“以後家裏的銀子歸誰管”,將那郎君嚇跑了,被他娘罵了半年。餘佩蘭想起這事兒心裏就有氣,免不得要教訓他幾句。

    如今再說起他的婚事,他便跟個鵪鶉似的,縮著腦袋不敢撘腔了。

    不過今日墨尋送了幾張尋胭脂給他和他娘,他心裏高興得緊,也就不想那些煩心事兒了。

    這會兒他拿著那尋胭脂翻來覆去的看,又湊到墨尋跟前,直勾勾地盯著他的臉,仔細研究他麵上的紅暈。

    墨尋被他盯得僵住了,餘佩蘭見狀,又要動手教訓兒子:“墨意橙!你又發什麽癲?!”

    墨意荃第二日下午便要出門走商,墨德賢早早地將那一百張尋胭脂給他送了過去。

    剛把人送出門,墨家人便開始翹首以待了,三人都期盼墨意荃早些回來,好看尋胭脂賣得如何。

    不過墨意荃每回出去少則一二日,長則四五日,這還有得等呢。

    沒讓墨家人焦心多久,村裏便有了件大事兒,轉移了他們的注意力。

    ——前些年赴邊境從軍的人要回來了!村裏人這幾日下地幹活時都在議論這事兒。

    這個消息是在芙蓉村做工的人傳回來的。

    據說芙蓉村從軍的那批人已經回來了,他們說這些年邊境還算太平,真刀實槍的仗沒打幾回,士兵們死傷並不重,其餘村裏的人也會陸陸續續地回來。

    芙蓉村這次回來的人都帶了賞銀回來,少的幾兩,多的竟有大幾十兩!還有一人說是立了功,被朝廷安排了衙役的差事,剛回來就去官府報道了。

    衙役沒有品階,連個小吏都算不上,還被富貴人家看不起,但對於村裏的農戶來說,已經是他們可望不可及的光鮮差事了。

    本朝沒有衙役後代不能參加科舉的規矩,所以衙役這門差事又比從前搶手了許多,不是誰都能謀到位置的。

    當了衙役一月有一千五百文的俸祿,比靠田地吃飯的莊稼人可強多了。除了這固定的俸祿,還有些小商戶主動送好處,另外,村裏人要去官府辦事,也能幫忙找找門路,以後在村裏的地位可就不一樣了。

    當初朝廷來募兵,要求每戶出一男丁,但並不是強征,若是不肯去,出五兩銀子抵下便行。五兩銀子雖多,但村裏人咬咬牙剁剁腳也能拿出來,再不濟還能找親友湊一湊。

    沒了錢便節衣縮食,去山上多挖些野菜,隻要能挺過冬日便不會餓死。可去了邊境就不一定了,戰場上刀槍不長眼,前些年去打仗的人,就沒幾個活著回來的。

    所以但凡家裏有條件的,都會出銀子將自家孩子留下來,隻有實在窮困,借也借不到的,才會讓孩子去。

    沒想到這回去的不僅能好好地回家,還能帶些好處給家裏。

    這下山榴村那些有子侄去從軍的人家,心裏就更激動了,日日都有人去村口張望。

    墨尋他爹娘也有些高興,他們都惦記著顧隨之呢!

    顧隨之在墨家吃了好幾年飯,雖然話不多,但隔三差五地給墨家送肉送糧,閑著無事就幫墨德賢和盧彩梅幹活,墨家兩口子都喜歡他,當初還想幫忙湊錢,將人留下來,後來知道顧隨之有錢,是自己想去從軍的才作罷。

    盧彩梅後知後覺地猜到,墨意文說的那個人就是顧隨之了。她似乎誤會了什麽,這兩日看墨尋的眼神都有些意味深長,還時不時在墨尋耳邊念叨幾句顧隨之當年對他的好。

    墨尋心情複雜,他自然也盼著顧隨之早日平安歸來,但一想到他回來後自家哥哥會撮合他兩,便覺得有些尷尬。

    不過按他做的夢,顧隨之還要一兩個月後才會回來,墨尋心裏又平靜了一些。

    墨意荃這次隻出去了兩日就回來了,他回來後,還未來得及回家,先推著板車來了墨尋家。

    正好墨尋和他爹娘都在家裏,聽到墨意荃的聲音,盧彩梅急忙迎了出去。

    “荃子回來了!怎麽樣,尋胭脂賣得可好?”盧彩梅迫不及待地問道。

    “伯娘,尋胭脂賣得特別好!全賣完了,第一日就賣完了!”墨意荃似乎也有些興奮,氣還沒喘勻,先樂嗬嗬地回了他伯娘的話。

    墨德賢幫忙安置板車,盧彩梅帶著人進屋坐,墨尋端了水給他堂哥:“堂哥,先喝口水休息會兒吧。”

    盧彩梅一拍手:“瞧我,光急著問尋胭脂了,荃子剛回來,還沒吃飯吧?你等會兒,伯娘給你做飯!”

    她說完便要往竈房走,卻被墨意荃攔住了:“伯娘,不用了,我同你們說完話就回去了,犯不著為了我再折騰。我娘習慣我突然回來了,每日都在竈裏埋著紅薯呢,餓不著我!”

    墨意荃硬是不肯在這兒吃飯,墨德賢也說讓孩子說完正事兒,早點兒回去休息,盧彩梅便沒再堅持了。

    幾人都坐下後,墨意荃便將尋胭脂的情況同他們說了。

    “我這回先去的是清河村,清河村種了許多棉花,村裏許多人家都靠織布為生,比我們村富裕些。那些婦人夫郎哥兒姐兒都愛在我這裏買些小玩意兒,這次她們過來買的時候,我便拿出了尋胭脂給她們瞧。”

    “她們一聽這胭脂隻要三文錢,還有些不敢買,怕我拿些破爛貨糊弄她們。我就按尋哥兒說的,把那兩張多餘的尋胭脂拿出來,挑了一個膚色白皙的姑娘,請她試用。”

    “咱們這尋胭脂顏色細膩又自然,那姑娘麵頰上了一點兒,一下就不一樣了,我又讓她給唇上搽了點兒,好家夥,那效果真是太好了!那姑娘麵貌原也隻算白淨,用了咱們的尋胭脂,便有幾分美人胚子的架勢了,她眼睛都舍不得從鏡子上移開了,馬上就花六文錢買了兩張,兩種顏色一樣一張。同她一起過來的那幾個哥兒姐兒也各買了一張,有些身上沒錢,又跑回去拿錢拿米拿布,回去的路上又招來了好些人,個個都搶著要買,那會兒就賣了幾十張!下午些我在老鄉家裏吃飯的時候,又有人聽到消息趕了過來,隻用了大半日,那一百張尋胭脂便全賣完了,後頭來的人都沒買到!”

    墨意荃說起這事兒麵上還有些激動:“這尋胭脂太好賣了,我就沒賣過這麽好賣的東西,尋哥兒你再多做一些吧!下回出去我要多走幾個村,就是兩三百張,應當也賣得完!”

    他把賣尋胭脂得來的錢,還有米和布都拿出來給墨尋:“這是九十文錢,這袋子裏是三斤米,這是十一尺布,都是賣尋胭脂得來的,因為這村子裏許多人都做紡布的活計,所以用布來換的會多些,尋哥兒,伯娘你們點點,看數量可對?”翌日一早,墨尋和他爹娘又忙活開了。

    墨德賢依舊下地幹活,盧彩梅這次沒讓兒子出門,自己獨自去山上采山榴花了。墨尋留在家裏燒水,燙洗換來的棉布、清洗做尋胭脂的工具。

    家裏用的水是墨德賢前一日晚上去村裏的公井裏打回來的,裝滿了兩個大水缸。

    因為今日要用的水多,即便隻是將水缸裏的水用小桶裝了倒入鍋裏,也將墨尋累得不輕。

    這幅身子實在太不中用了,墨尋心裏暗暗感嘆。他不得不多提幾次,每次隻提小半桶水,就這樣好不容易將那口大鍋裝滿水,人已經喘得上氣不接下氣了,頭也有些發暈了。

    打完水他又坐著休息了好一會兒才緩過來,心裏攢錢治病的願望也更加迫切了。

    等他將五張棉布洗完晾好,盧彩梅也回來了。

    這次他們打算做五百張尋胭脂,一次賣不完也不打緊,反正這東西不會壞,也不占地兒。

    墨意荃若隻帶兩三百張出去,那剩下的便留在家裏備著,免得下回又急急忙忙地趕工期。

    現在是山榴花的花期,不緊著些采,花落下來掉在地上爛了便不能用了。

    盧彩梅將竹筐裏的山榴花倒出來後,又回山上了。

    上次一竹簍加一小籃山榴花做了一百零八張尋胭脂,這回要做五百張尋胭脂約莫要用五六簍山榴花。竹筐大一些,想來三筐便夠了。

    盧彩梅走後,墨尋將那兩筐山榴花用清水洗淨,用竹篩裝著晾在堂屋裏了。

    這幾日天公作美,太陽很大,又有山風吹著,那幾張棉布下午些便幹了。

    墨尋裁剪棉布的時候,盧彩梅也回來了。除了一筐山榴花,還挑了小半筐竹筍和野菜回來。不過她麵帶慍色,似乎有些不快。

    “娘,怎麽了?”墨尋有些擔心。

    “曹春鳳那個長舌婦,到處說咱們家吃不起飯去山上采山榴花吃,還說咱們把後山的山榴花都摘完了,不給那些沒地的人留一點兒生路!今日我去挖野菜,正好遇到曹春鳳和她那幾個狗腿子,那幾人一見我就垮著臉問我,‘你采了那麽多山榴花還挖野菜,讓村裏其他人怎麽辦?’”

    盧彩梅平時不願意跟兒子說這些糟心事兒的,這回似乎氣急了,沒瞞著墨尋,將山上發生的事兒仔細同他說了一遍。

    春日裏正是山上野菜瘋長的時候,蕨菜、薺菜、香椿還有大家最愛挖的竹筍都長出來了,村裏的婦人夫郎們,沒在地裏幹活的,都去山上挖野菜了。

    山榴花能剩下那麽多,一來是因為它不是正經菜,沒那麽受歡迎;二來就是因為大夥兒忙著挖野菜野筍,抽不出身了。

    墨家墨德賢要種地,墨尋不能久蹲,挖不了野菜,隻有盧彩梅一個人有空往山上跑。

    可她花了那麽多時間摘山榴花,挖的野菜就少了,實際上並沒有比其他人多占多少便宜。

    而且做尋胭脂隻能選顏色純正的紅花,剩餘的還有許多能吃的,盧彩梅都沒動。往年那些沒有被及時摘下的山榴花也是爛在山上,這次她多采了一些就被人這樣討伐,難免有些不忿。

    責問盧彩梅的兩位夫郎、一位婦人,都與曹春鳳交好,他們自家條件不好,便巴著曹春鳳,指望從她手裏漏些好處給他們。曹春鳳享受別人的追捧,也樂得偶爾送些豬下水給他們做人情。

    盧彩梅不是個軟包子,被劈頭蓋臉的一頓數落,自然沒有忍氣吞聲的道理,她當即便罵回去了。

    “我還沒問你們挖那麽多野菜,讓村裏其他人怎麽辦,你倒有臉來質問我了?你們家不是‘一天三頓肉’嗎?怎麽還來同我們這些吃不起飯的人搶野菜呢?”

    盧彩梅雙手叉腰,對著曹春鳳她們恨聲道:“這後山是公山,不是你們家私山,輪不到你們‘狗拿耗子多管閑事’!”

    婦人吵架聲音極大,很快附近挖野菜的人都被吸引過來了。

    餘佩蘭過來後看到盧彩梅一個人同四個人對罵,趕緊上前幫忙了。

    “怎麽的?你們幾個前些年折那麽多山榴花去鎮上賣的時候也沒人說你們吧?現在大夥兒都不缺這點兒花吃了,我大嫂多摘點兒還得征求你們同意不成?”

    曹春鳳很是不服:“她那是多摘了‘一點嗎’嗎?那片山榴花快被她薅完了!”

    跟餘佩蘭一道兒過來的一位麵色有些嚴肅的婦人淡淡道:“曹春鳳,你要是覺得盧阿姐不能摘那麽多山榴花,你便拿你那筐竹筍同她換,她要是不費功夫摘花,挖到的竹筍應當不比你筐裏的少。”

    她這話一出口,旁邊瞧熱鬧的人便嘰嘰喳喳地議論開了。

    “這法子不錯,還算公正。”

    “那曹春鳳肯定不同意呀!筍子做成筍幹能拿去鎮上賣錢呢,山榴花可賣不上價!”

    “曹春鳳說她家一日三頓肉呢,還用得著賣筍幹掙錢?”

    “她旁的野菜都沒挖,就挖了竹筍,不就是看竹筍價貴嗎?”

    “咋一日吃三頓肉的人,還過來挖竹筍了呢?”

    ……

    曹春鳳握緊了手裏的竹筐,聽到那些暗暗諷刺她的話,心裏氣得不輕:“我挖點竹筍回去燜肉吃不行嗎?就許你們挖,不許我挖?”

    見盧彩梅有了兩個伶牙利嘴的幫手,她討不著好了,她說完話這句話便帶著人氣咻咻地離開了。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墨尋暗怪自己想得不夠周全。

    村裏人多事多,他們拿公山上的山榴花做尋胭脂,現在小打小鬧還好,以後真將這買賣做大了,八成會招人眼紅。不如花點兒錢去冬角村買,或者找村裏人收,雖然成本多了些,但能遠離是非,落個清淨,還能讓他娘輕鬆點兒。

    墨尋將他的想法同盧彩梅說了一下,盧彩梅卻不大贊同。

    “村裏後山就有的東西,咱們何必還要花銀子去買?人家能挖竹筍賣錢,咱們為啥不能摘山榴花掙錢?”

    墨尋又仔細同她解釋了一下:“娘,咱們以後不光要做尋胭脂,還要做更值錢的胭脂膏、胭脂粉、手膏,這些東西早晚都得花銀子買原料的。若全用後山的山榴花,怕是真會將花都摘完,現在隻有曹嬸子有意見,若真將花摘完了,怕是還會有更多人有意見。而且尋胭脂便宜用山榴花可以,其餘的脂粉香膏賣得貴,自然得用更好的花。”

    墨尋這樣說,盧彩梅便明白了。

    村裏有幾戶人家是前些年旱災時逃荒過來的,在這兒沒有田地,平日裏就靠到處做工、去後山挖野菜維生,往年他們挖完春筍、蕨菜那些,再來摘山榴花,也能趕上花期。把賣的上價的竹筍賣出去,將沒人買的野菜和山榴花曬幹了留著自己吃,能吃上很久。若是墨家將能做尋胭脂的花都摘了,他們的日子會難捱許多。

    “那咱們確實不能老逮著後上的山榴花摘,不過咱們做那些脂粉香膏能賣得出去嗎?現在尋胭脂好賣是因為它便宜,你堂哥走商的那些地方的哥兒姐兒們,怕是買不起那些貴價的東西啊!”

    這個問題墨尋早就考慮過了,但光靠賣尋胭脂,他們很難攢夠他治病、他哥哥念書,還有救林秋要用的銀子。

    尋胭脂現在看著賺錢,但後頭就不一定了。村裏人閑錢不多,尋胭脂買個一兩張省著點兒用能用好幾回,這些人買了一次,怕是一年都不用再買了,等墨意荃將這附近的村子都賣一遍,以後再賣起來就慢了。

    要靠賣胭脂賺大錢,還是得跟林秋一樣,做些胭脂粉、胭脂膏去鎮上或者縣城的胭脂鋪子裏賣。能用得起貴價胭脂的人,大部分還是城裏商戶和官家的子女,普通百姓少之又少。

    但尋常人去胭脂鋪子裏賣胭脂,人家還真不一定會收。也不知道上輩子林秋是怎麽說服胭脂鋪的掌櫃收他的胭脂的,墨尋這幾日一直在想這事兒,卻沒什麽頭緒。

    不過大不了就靠賣尋胭脂慢慢攢錢,攢夠了去鎮上租個小鋪子,雖然慢了一些,但也是個法子。

    盧彩梅聽說他還有開鋪子想法,一麵覺得不可思議,一麵又覺得也沒不是不可能的。鎮上一間小鋪子,便宜的一年七、八兩的租金便夠了,若是這次的五百張尋胭脂都能賣出去,他們便能攢下一兩多了,即便後頭賣得慢一些,攢個兩三年應當也夠了。

    等開了鋪子掙了大錢,就能帶著兒子去縣城、府城求醫,將他的病治好了!盧彩梅心裏很是憧憬。

    尋胭脂一共也就一百張,一張三文錢,一斤米十五文,一尺布也是十五文,算起來並不複雜,而且他堂哥不是那會算計自家親戚的人,墨尋略看了一眼便點了點頭:“沒錯。”

    同墨意荃道完謝,墨尋又將三十文傭錢如數點給他。

    墨意荃笑得牙花都露出來了,他從前跑商,一日下來多的時候能賺一兩百文,少的時候隻有二三十文,墨尋這一百張尋胭脂隻賣了大半日,給他的傭錢就快趕上他一整日賺的錢了,真是門好營生!

    墨意荃又同他堂弟說了他下回出門的時間,讓墨尋緊著時間將尋胭脂做出來,墨尋自無不應。

    他一路推著板車回來,想來是累了,說完正事兒,盧彩梅和墨德賢也沒再多留他,隻囑咐他明日帶著爹娘弟弟一道兒過來吃飯。

    墨意荃點頭應下了。

    等他走後,墨家三人又將銅錢和布、米都收起來。米可以留著自家吃,也可以拿去賣錢,這十一張一樣大的素棉布正好拿來做尋胭脂,不用再另外出去買了。這也是墨尋特意叮囑,要換棉布的原因。

    九十文錢墨尋全給他娘了,現在他沒法兒出門,拿著錢也沒用。

    盧彩梅推拒了幾下,最後還是笑眯眯地收下了:“放娘這兒也行,娘給你保管著!”

    尋胭脂賣得這樣好,盧彩梅和墨德賢心裏也有些激動。村裏的年輕人去鎮上做苦力,一日也才四十文,而且有一日沒一日的,不穩定。他們尋哥兒做的尋胭脂,兩日九十文,還有這麽些東西呢!

    把東西都收好後,三人又興沖沖地商量起明日做尋胭脂的事兒。

    墨德賢要忙活田裏、地裏的事兒,抽不出身來,好在做尋胭脂要用的東西隻缺了油紙一樣,其餘的都還有。

    若是缺了明礬,還不敢托人買,怕洩露胭脂方子,油紙就沒這個顧慮了,可以去村裏問問誰要去鎮上,托他帶回來就行了。

    

    sty1nove.k"

    dataadcient="capub452467606"

    dataads"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

    本站無彈出廣告,永久域名101nove.)(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