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第四個古代世界6)
字數:6133 加入書籤
燕家數代積累,燕颯茗的嫁妝滿滿登登,大件提前送進宮內,還有滿滿一百八十台。
因為提前得到皇後娘娘回門消息,又整理出這九大馬車,就怕虧待了燕颯茗。
把孩子孤零零的留在京城,燕家人都心中有愧,給不了別的,隻能在錢財上下功夫。
夜裏落匙後,東西宮的宮人、嬪妃就不能在宮中隨意走動,隻有皇後陛下兩人,不受約束。
這場君臣相宜,昭明帝似乎很痛快,拉著燕颯茗說了不少他從嶽家聽的小皇後趣事。
那些原主記憶中都褪色的場景,被昭明帝一說,又顯得活潑有趣。
官家之前可沒這麽話嘮,這是想要一個溫馨的小家?
是這個意思吧,誰會知道昭明帝內心的柔軟。
燕颯茗猜到了昭明帝的心思,沒有點破,她可給不了昭明帝一個溫暖的避風灣。
兩人之間,隻能相敬如賓,沒有脈脈溫情,就當是個生活搭子。
這點柔軟,昭明帝也隻在小皇後這透露了幾句,後宮這麽些人,他隻對小皇後有一分信任。
小皇後說要與他白頭偕老,他覺著小皇後天真爛漫,又把這話放到心上。
今日見了燕家幾位,昭明帝才知道燕家家風如此,小皇會有如此想法並不奇怪,也嚐試多包容小皇後。
昭明帝相信愛情,但不需要愛情,也不需要小皇後視他如生命,隻要能在後宮有個去處。
什麽溫馨一刻,什麽帝後佳話,燕颯茗不主動、不回應,這些都先放一邊。
第二日又是五月十五,定好的嬪妃請安日子,她準備鬥鬥法,來一把皇後的碾壓局。
她現在名正言順,要按照與官家的約定,整治宮中上下,讓整個皇宮都依她的心意運轉。
沉香姑姑帶著四位宮女,已經將宮裏摸清楚,正好教教規矩。
燕颯茗接受原主記憶時,就在猜想,這方小世界有異世靈魂。
昭明帝的動作沒遮掩,那科舉製背後一定有高人指點,再看朝廷推行阿拉伯數字,就差不了。
幾次請安,燕颯茗也在觀察,宮裏幾位,哪位是那異世靈魂,都不太像。
異世靈魂的周身氣質和神態,還有那種隱性的高傲,是遮擋不住的。
真有這樣一個大寶貝在後宮,官家一定會囑咐自己對她多關心。
不在後宮,也,在中殿,昭明帝身邊宮人,燕颯茗基本看過,也不像。
但昭明帝用宮規與她鴻雁傳書,反而坐實了燕颯茗的猜測。
那宮規上的兩人同行、物品一進必有一出、透明賬目、輪值掌事、匿名舉報、績效考核,這個味都要溢出來了。
背下新宮規這口黑鍋,它又大又圓,燕颯茗真是冤枉。
等後宮推行一段時間,想必陛下就要推廣到朝堂。
這一條條一件件,真不是燕颯茗所想的,當時,昭明帝給她鴻雁傳書,就傳了一套完整的新宮規。
這是還未見到小皇後的昭明帝,給這位小皇後的考驗,做了這事,小皇後就隻能站在他這邊。
所以,要說新宮規的實施難度,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
這時候跳出來的那些人,那可就慘嘍,江山社稷麵前,昭明帝是神擋殺神、佛擋殺佛。
嬪妃們要做的也沒什麽,她們既然已經開始抄寫宮規,就應該知道裏麵是些什麽。
燕颯茗讓她們做的,就是規勸好宮人,不要在這時候犯了宮規。
燕颯茗不認那些宮人不知之理,一律按照宮規嚴罰。
話說在前頭,後麵要是有宮妃找她求情,她是不認的。
那宮規,大家都在抄著,知道裏麵寫了什麽,沒有一條宮規讓她們不心煩的。
按照新宮規實施,那嬪妃們以後在後宮就是聾子瞎子,花大價錢收攏的宮人,不就沒了用處。
連禦醫把脈都要兩人同行,還用的抽簽和登記製,她們怎麽控製禦醫成為宮鬥的耳喉。
禦醫是宮鬥重要組成部分,手裏沒有信任的禦醫,會陷入被動。
皇後這麽做,就是斷了她們後路,撅了她們的根。
隻是那個輪崗,就會把她們手裏現有的眼線全部打亂,家族多年的安排,成了水漂。
在這點上,嬪妃和燕颯茗站在天然的對立麵上,也是昭明帝最初所想。
昭明帝後位空懸多年,她們早都不抱希望做上皇後,不從皇後角度考慮,自然要爭取屬於她們的利益。
“可是覺得不妥?”
燕颯茗一個眼神,剛鼓起勁的嬪妃就歇了心氣,皇後現在勢大,她們現在拿什麽去皇後鬥?
偌大的皇宮,陛下都不能說盡在他掌握之中,小皇後年輕氣盛,怕是要栽一個大跟鬥。
懷著這個心思,各種不滿隻能按下,現實不容她們動手。
皇後周邊被陛下圍得鐵桶一般,之前百用不爽的手段並不好用。
一旦招惹陛下,後宮的那些無名氏就是她們等明天,陛下手段,從沒有憐惜人的。
新婚燕爾,跟皇後正是你儂我儂之時,如今之計,隻能徐徐圖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等皇後失了聖心,到時候,憑多年經營,還鬥不下一個皇後。
此時此刻,嬪妃們口服心不服軟,起身齊道,遵皇後懿旨,妾等定當約束宮人。
沒有排練過,不知道她們是怎麽能說這麽齊。
皇宮裏就像一個模具,不管怎樣的女子,進了宮中,都變成了同一個模樣。
每次聽到這種沒有提前排練,但又特別齊整的回話,燕颯茗總會想到這個。
應下就好,隻要應下,以後說話做事都有由頭。
燕颯茗不講禮,也講理,入宮之後做的一樁樁一件件,哪個不是有理有據。
讓嬪妃罰抄前,也問過她們意願,還問過昭明帝態度。
把高大人變成高公公之前,都問他主子昭明帝的意見。
現在整改皇宮,也問過皇宮諸位主子,儀式流程走完,就再沒有顧忌。
到六月初八,短短二十日,在沉香姑姑的大力整治下,宮裏井然有序。
那份厚厚的新宮規,項目落地,走上正軌。
皇後娘娘鐵拳之下,一次警告,二次罰,三次流放出宮,再蠢笨的宮人,都學會了他們應該知道的那份宮規。
一動一靜,一切遵循宮規,隻需要承擔自己的那份責任。
相比之前,一心做事的宮人們還更喜歡現在,每人都分了固定的任務,沒有忙不清的雜事。
除此之外,隻用聽陛下和皇後兩位主子的,吃的也好,不用在宮裏熬資曆,總算活的有個人樣。
這就是昭明帝的最初設想,按新宮規,宮人的日子會好過,效率翻倍,一切都有跡可循。
也能遏製嬪妃與宮人勾結,與前朝聯係的不正之風。
皇宮宮人的日子好了,底下嬪妃也喜歡皇後主子,隻有嬪位妃位的主子們覺得,小皇後處處與她們作對。
陛下也不分是非,隻偏向她一人,她們與陛下之間多年的情分,一息之間化為虛無。
“梓潼這是忙清了?”
偶爾,燕颯茗也會覺得,昭明帝讓人恨得牙癢癢。
聽聽這話,燕颯茗妥妥的就是昭明帝的工具人,事兒是她做的,罵是她挨的,明麵上獲益的是她。
昭明帝不聲不響,躲在她身後,等時間合適,就給朝堂上的大人們來個大的。
這麽做,也是讓自己這個皇後收攏權力,互利互惠的事,誰也別說誰。
“還早著呢,好些人在背後使絆子,該抓的抓了,該罰的罰了,還是有人想試試官家手段。”
那些人做的很隱晦,推出來的宮女太監都是棄子,很難找到幕後推手。
燕颯茗雷霆手段,一手大棒,一手胡蘿卜,願意幫她們幹的宮人少了,也還是杜絕不了。
這些人自己沒本事出來硬扛,在暗地裏搞事情,就像老虎頭上的虱子,不咬人,但煩人。
“梓潼給個宮人單子,朕明天就將他們全部賜還出宮,正好放一批莊子裏養的宮人進來。”
昭明帝要宮人單子,燕颯茗給的僅作參考,他有自己的一份名單。
莊子不是皇室莊子,是昭明帝自己的私人莊子。
這麽些年流落在外的孤兒、或者因天災影響賣身的,有一小部分都被昭明帝養在莊子裏。
昭明帝養他們大,不是讓他們吃白飯的,有本事的學本事,沒本事的學伺候人,本身厲害的也是伺候人。
皇宮之中,世家安排的人還是太多,放出去一部分,還是會有源源不斷的世家人進來。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從開科舉製起,昭明帝與世家之間形同水火。
皇權與世家一直是處於對立麵,因為科舉製,讓昭明帝徹底與世家撕破臉麵。
登基二十六年,子嗣隻有大貓小貓幾隻,六位皇子,三位皇女。
皇子之中,兩位都出自武將之家賢妃,比起燕家,賢妃背後的周家守著南邊,那才叫放肆。
太子出自已故孝端皇後,五皇子出自已故靜肅皇後之妹柔嬪,三皇子已故元敬皇後之妹,王嬪。
後宮子嗣,大部分都被世家掌控。
隻有四皇子和三皇女,是出自民間采選的淑貴嬪,因為難得的龍鳳胎是天降祥瑞,被昭明帝死死護住,才活到如今。
大皇女是從民間收養的,二皇女出自異域進獻的容嬪。
那些世家,就是仗著這麽多年在皇宮內的經營,毫不遮掩的玩弄皇權。
昭明帝在小皇後未入宮前,整宿整宿睡不著,心中積攢暴虐之情,有時甚至想將這些世家全部滿門抄斬。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