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第四個古代世界7)
字數:5815 加入書籤
從開科舉製起,昭明帝就在暗地積攢力量,世家慣用的手段就是民情,他已經被世家們扣上暴君的帽子,就不能走的太快。
後宮被世家把持,民間采選的秀女立不起來,昭明帝在後宮沒有配合,終於是等到小皇後。
“本宮偷懶,這名單,官家幫我擬定。”
宮裏是哪些人,對燕颯茗影響不大,總歸不會影響她的生活品質,她在意的是另一個事。
“宮中許久未聞嬰啼,可是陛下不努力?本宮可不願因此被天下人議論。”
這事最惡心的點,陛下無所出,這頂帽子一定會被扣在皇後頭上。
燕颯茗在前麵的未央殿養了一個高公公,已經夠了,並不想跟官家搶能臣。
“六皇子如今七歲,自六皇子出生起,那些嬪妃就再沒有孕信,嬪妃無用,一無所出。”
話裏話外的意思,是昭明帝自己沒有問題,田能不能播種先不說,燕颯茗讓忍冬上前給昭明帝把脈。
忍冬跟著茯苓姑姑主內,負責餐食,自己也有一手醫術。
昭明帝身體情況如何,從大婚起,整整一月都待在未央宮,燕颯茗心中有數,這是做給昭明帝看。
“陛下既然沒問題,就是嬪妃無用,這宮裏還是太冷清了,本宮也想有孩子承歡膝下,這次選秀,陛下不如多留些秀女。”
“依梓潼的!”
這話是萬能回答,兩人的默契,昭明帝心動了,他還不說,別扭的性子。
待選秀女都在皇宮住了好幾月,因為帝後大婚,還有昭明帝和燕颯茗一直騰不出時間,就拖到了這時候。
兩人聊到秀女,就是為著燕颯茗忙完,現在騰出時間,可以殿選。
選秀是德妃和賢妃一起操持的,殿選時,嬪妃沒有資格,則是隻有帝後兩人。
燕颯茗不想折騰,殿選就放在未央殿。
開始之前,燕颯茗就與官家說了,必須選幾位好生養的秀女進宮,不能都給了大皇子和太子。
這話再重複一遍,是說給探子聽的,享受了優待,自覺給昭明帝擋刀。
這話聽過一遍,再聽一遍還是覺得悅耳,從小皇後看,他這位父皇,比兩位皇子更重要。
天下人都認為,他這位皇帝已老,未來是皇子的天下,早就不在他身上下注,隻有小皇後,永遠都隻會是他的皇後。
昭明帝似笑非笑,沒說同意,也沒說不同意,還是那句依梓潼的,話裏透露的寵溺。
能進殿選的秀女,幾次都沒被刷下去,各項條件符合要求,隻看是否合帝後心意。
秀女們二月份入宮,按規律,是會在三月份進行殿選,現在足足多待了三個月。
姑姑們教規矩教了一遍又一遍,最後一月,教的是皇後發下來的新宮規,總算等到殿選。
這一屆的秀女,是質量最好的,也是規矩學的最好的,除了昭明帝定好的一位民間采選的大皇子妃,全看燕颯茗。
燕颯茗也就不看各位秀女背景和身份,全看身體,體格好的留下。
昭明帝全程作為工具人,燕颯茗也不問官家意見,也不需要太監傳報,秀女一排一排見,看中的直接點。
原本定好殿選三日完成,秀女們不用上前答話,也不用表演才藝,甚至上座的皇後陛下都不知道她們是誰,就定下了後半輩子命運。
上午看了大半秀女,略做休息,下午抓緊時間,把剩下的小半秀女全部看完。
“等秀女入選名單出來,茯苓姑姑給我一份,屆時再安排去處,官家可有看中的。”
宮裏孩子還是太少了,對燕颯茗來說,孩子越多越好,她這個母後地位越穩固。
大皇子和太子那,隻能留她挑剩下的賜下去。
“依梓潼的!”
小皇後是後宮之主,昭明帝心中早有分工,他主外,小皇後主內。
看小皇後毫不掩飾的模樣,就知道她對選秀女比自己更上心,與其擔心小皇後不上心,不如擔心大皇子、太子那邊賜的秀女太少。
挺了一天的腰,從未央殿回到鳳儀殿,燕颯茗就一點不講究的半躺著。
“官家真準備將宋秀女賜給大皇子做大皇子妃?”
宋姓在前朝不是大姓,在本朝也不是,這是花鳥使從民間采選的女子。
這樣的女子,初入後宮,怕是會被那群世家女啃的骨頭都不剩。
昭明帝想瓦解世家力量,原本的計劃著皇子妃都從民間選,這對小皇後來說是有利,怎麽看她模樣並不認同。
“梓潼是什麽想法?說來聽聽,聖旨未下,也不是不能改。”
“官家春秋鼎盛,等下任帝王繼位之時,大皇子太子他們應當已知天命,不是良選。
不如選位身世手段上佳的秀女賜給大皇子,為蕭家繁衍,也好早日入朝,為官家分憂。”
小皇後可知,自己此時已經四十又二,待太子他們長到知天命年歲,就是七旬。
蕭家祖上,少有長壽之人,她燕家,也多的是沒活過中年。
昭明帝從未像現在這般,清楚的認識到小皇後還年輕,她不知道年歲的可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昭明帝沒有小皇後年輕氣盛,他不奢想自己能活到那時。
如果大皇子妃身份貴重,就是在給大皇子背後加碼,周家掌兵權,沈家掌文臣,怕是會兄弟相爭、血流成河。
“陛下不信本宮?我燕家有養生良方,凡是沒死在西北異族之手的,都最少活到七旬。”
這話說的跟沒說一樣,就像凡是活到現在的八十老人,年紀已經有八十。
蕭家短壽,是因為權力之爭,燕家短壽,是因為戰場無情,並不是他們活不到那個年歲。
對於別的,燕颯茗不敢說,對於長壽二字,燕颯茗不相信她養不了昭明帝。
“罷罷罷,聽梓潼的,就將那位馮氏女賜給大皇子。”
良久沉默後,昭明帝也覺得,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他自認為壓得住大皇子、太子背後的兩大世家。
茯苓姑姑傳達皇後旨意,自然有女官擬旨,還要與司天監那邊商定吉日吉時。
為大皇子和太子賜婚,燕颯茗特意找來德妃和賢妃,又招來三位入選秀女。
名義上是燕颯茗得了一株好花,請大家在未央殿賞花品茶。
等三位秀女退下,燕颯茗問兩人可還有良選。
跟皇後打交道一個旬多,兩人都知道,皇後與陛下一樣,她們的問題從來都不是問題,意見也沒有任何作用,沒有不同意的說法。
兩人知道,入選的三名秀女中,有周氏女和沈氏女,還有一名入選秀女出自馮家。
皇後獨裁決斷,能提前讓她們見到人已經是開恩,想來皇後這麽做,是陛下授意,還是顧及了皇子母家,都不敢說有意見。
於是,燕颯茗讓兩人回去準備,大皇子大婚還要母妃為他操持,太子那邊也需要有德妃這位姨母為他操持。
又特賜三位入選秀女嫁妝一件,由宮女帶出宮外,回家等著接旨。
昭明帝交錯賜婚,更多的是出於平衡朝堂的考慮,這是均衡朝中文臣武將的帝王之術。
燕颯茗隻能這麽勸說自己,不能說這是昭明帝自己性子狹隘。
昭明帝沒問題,跟他同樣心思的自己也沒問題,邏輯完整。
原本就說好的,後宮之事,全部交給燕颯茗處,兩人分工明確。
這婚姻之事,在昭明帝看來就是後宮之事,因此也是燕颯茗鳳旨賜婚。
鳳旨發出之後,燕颯茗和昭明帝兩人特意等在鳳儀殿,聽周沈兩家反應。
鳳旨發出,是由朝中大人去宣旨,這是皇後與嬪妃最大的不同。
嬪妃隻局限在後宮之中,皇後可以調動前朝大人。
那些後宮妃嬪再受寵,說破天了,也隻能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裏,可以有協理六宮之權,也隻能有協理六宮之權。
宣旨的那位大人,是昭明帝嚴選,又帶著被謝德貴教出來的高公公。
高公公一介白身,在做禦史時,能一路做到禦史大夫,成為最大的噴子。
現在做公公,也是做一行愛一行,少了一部分非必要性器官後,性格大變,謝得貴教太監確實有一招。
高公公明麵上是屬於未央殿的人,直屬於燕颯茗,正在皇後麵前積極表現,想搶燕颯茗大太監周進喜的位置。
這是特殊人才,宮裏難得一個有文化的太監,謝得貴教了之後,燕颯茗用的順手。
回來之後,高公公描述宣旨的場景,活靈活現,宛若眼前,末了末了,還說了帶有強烈個人感情的一番話。
“娘娘您是沒看到,那周太子側妃,真不愧是出自武將之家,當場質問宣旨大人是不是鳳旨拿錯了,倒是規矩學的不錯,隻說了一句。
沈大皇子側妃跟這位比起來,規矩都白學了,當公質問,為何是鳳旨而不是聖旨,她沈家滿門清貴,隻聽聖旨。 ”
這話公公可不愛聽的,他現在競爭皇後娘娘身邊大太監崗位,容不得別人這麽說。
作為未央殿的太監,被皇後派出來,就代表皇後娘娘的顏麵,此時自然是要站出來,當場發揮他最強噴子的威力。
因為顧全皇家顏麵,高公公隻用來一成功力,也將兩位秀女噴的體無完膚,用的都是聖人之言,並不粗鄙,也不會落人口舌。
兩位側妃臉色紅了又白,高公公得理不饒人,還說要回宮稟告皇後娘娘,治她們不敬之罪。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