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第四個古代世界28)

字數:7239   加入書籤

A+A-


    “這就看陛下是否得天所佑,匈奴人世代遊牧,隻顧今朝,不思溫飽,想讓他們翻下馬背,拿上鋤頭,隻怕是看陛下。”
    要想壓製匈奴人,一時之間好壓製,長久來看,還要說是否有辦法讓匈奴歸化。
    “總歸是有辦法,隻要叫他們打服了、打怕了,壓著他們去做,兩代之後可見成效。”
    昭明帝與燕颯茗兩人穩坐邊塞城,被燕家和二皇女兩人默契的用來打窩。
    匈奴長著腿,會跑,但是陛下和皇後兩人不會,有聽到消息的匈奴拚死跑來,要拿下狗皇帝和狗皇後性命。
    帝後兩人在邊塞城掉一根毛發,都沒人能承擔起這個責任,凡是來犯匈奴,也不過是丟兵棄甲,成為階下奴。
    這是小皇後說的,與其殺了他們,不如留下性命,留作他用,以後無論建城還是修路,都可作為人手。
    從理出草匈匈奴草原分布,燕家與二皇女合力殺穿了整個草原,徑直殺到匈奴王庭,將匈奴王室盡數擄走。
    “殺!”
    匈奴百姓可以留下性命,百姓愚昧,還有辦法教化。
    匈奴王室骨子裏留著掠奪的血,還是殺之百了,省得哪日又來了什麽劉氏之患,王氏之患,匈奴之患。
    匈奴王室集體處死,燕颯茗和昭明帝兩人觀刑,親眼見證人頭落地瞬間。
    到這時,西北邊關算是安定,那些犯在昭明帝手裏的大臣,都被送來這邊關之處,給他們逃過宮刑的機會。
    燕家久居西北邊關,解決了匈奴之患後也不願離去,自請留下為陛下耳目,監視西北。
    昭明帝顧念小皇後,三請之後,封燕家公爵之位,世襲罔替,將與小皇後商議的匈奴後續處理,全都交與燕家一並負責。
    此次,二皇女終於是與父皇母後兩人一並回京,沿路百姓聽到匈奴已滅消息,都夾道歡迎,到了京城,有百姓自發出城十裏相迎。
    南平南蠻,北平匈奴,二皇女現如今是民間的百勝將軍,還有陛下皇後,如今也是如日中天,世家之威根本擋不住。
    “官家如今如了心願,準備拿誰開刀,本宮的鳳翊衛早就備好。”
    “梓潼知我心意,不如各擬一道旨意,看是否心意相通。”
    殺多了就殺多了,不是大事,小皇後看不慣的,一定有它的問題所在,殺便殺了。
    “皇後娘娘萬福金安。”
    “起吧,二皇女如今得勝歸來,本宮想著,讓你出宮去住兩日,陪二皇女,你可願意。”
    容貴妃一大早就收拾了,緊趕慢趕,到了皇後鳳儀殿中,剛行大禮,就被這個驚喜砸昏了頭。
    皇上尚在,後宮嬪妃何時能被允許出宮住上兩日,怕是回來之後名節不保。
    容貴妃原來隻想著,等陛下殯天之後,跟著二皇女出宮住去,至於皇後所說,不敢奢想。
    “臣妾願意!皇後娘娘,臣妾願意!!!”
    二皇女在外殺敵,刀劍不長眼,容貴妃無時無刻不在為孩子擔憂。
    二皇女凱旋而歸,她也隻能混在後宮嬪妃中 ,匆匆看上一眼,母女二人甚至不能說上一句。
    “既然願意,本宮下旨二皇女,讓她迎貴妃,此次出宮,會有鳳翊衛常伴左右,容貴妃萬不可離了鳳翊衛。”
    官家小心眼的毛病又犯了,見二皇女功高如此,怕她功高震主,說讓小皇後想辦法安撫住二皇女母女,公爵之位,暫時給不了二皇女。
    燕颯茗問了昭明帝,給出了這個不是辦法的辦法,這個辦法成本最小,效果最佳,兩人隻會心懷感恩。
    送容貴妃與二皇女團聚,燕颯茗買一送一,又讓慎嬪也出宮陪二皇女一日。
    慎嬪這邊,尚有夫君在世,燕颯茗不敢讓她多出宮多待兩日,怕死灰複燃,那整個皇宮都要血流成河。
    “慎嬪此次出宮,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不必本宮提點。”
    “臣妾明白,出宮之後,一定謹言慎行,隻去大皇女府上。”
    入宮二十載,終於能出宮一趟,慎嬪都不知道自己這麽多年是怎麽熬過來的。
    陛下是小性子的人,強行拆散她與夫君,納她入宮,一晃二十載,從未寵幸過她,每天守著宮裏的四方天地過日子。
    在小時候未入宮前,慎嬪的日子幾十年如一日,有時還在想著,她又能活多少年?
    陛下去了,她這個皇宮中的異類,會不會被一紙聖旨要求陪葬。
    哪怕到現在,從做了十幾年的慎貴人位份上挪窩,成了慎嬪,也從未想過自己還有生還的可能。
    “也出去看看吧,不用拘束,替本宮看看大皇女辦的女校。”
    慎嬪自入宮後,太過拘謹,心裏壓著事,才四十出頭的年歲,鬢發已經白了,放在後宮之中,這是不常見的。
    “臣妾謹遵皇後之命!”
    大皇女有為天下女子開女學的想法,也是自小受母妃影響,未入宮前,慎嬪也是遠近聞名的才女。
    “去吧,去吧,早些收拾,落鎖之前要是回不來,就在大皇女府上歇上一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一回京城,後宮之中有一堆事等著燕颯茗定奪,打發了兩位嬪妃出宮,接下來還要抽出時間等管事回話。
    燕颯茗不管事,皇宮中的事,她還是要知道的,不能哪天被人蒙騙過去。
    帝後兩人回宮之後一直沒有動靜,等半天的世家之人,夜裏在惶恐中睡個好覺。
    一覺醒來,就有兩家人頭落地,燕颯茗白天忙完,夜裏還不忘讓女官寫一道聖旨。
    跟昭明帝做了幾年夫妻,兩人真是一點默契都無,聽到消息,燕颯茗和昭明帝兩人同時都被氣笑了。
    “陛下這是為何!上次還與本宮說了,淩家陽奉陰違,魚肉百姓,草菅人命,怎麽如今又忘了!”
    “梓潼莫氣,此事怪朕,是朕忘了淩家。”
    淩家就這麽全家抄家滅門,還有一個被昭明帝放在心上的羅家,兩家齊齊完蛋。
    至於羅家,本質上並不無辜,燕颯茗搶了先機,又誇陛下殺的好,羅家就該滿門抄斬。
    “這些小打小鬧也該結束,王氏女那邊,月底就要入三皇子後院。”
    “就是月底,三皇子妃昨日還向本宮過來請安,這是個好孩子,許給三皇子,真是委屈她了。”
    “這是她的選擇,三皇子沒有生育能力,她也不能生,兩人正好一對。若是有朝一日三皇子謀逆,朕會留下三皇子妃一命。”
    三皇子妃,聽說三皇子與她相敬如賓,兩人除去初一十五並不見麵。
    昨日三皇子妃過來拜見燕颯茗,特意賞下一頂鳳冠,看在這頂鳳冠麵上,三皇子對三皇子妃做不出過分的事,會有該有多體麵。
    昭明帝與三皇子妃父親有舊,而三皇子妃年幼時她父親就撒手人寰,昭明帝才對三皇子妃多些照顧。
    三位皇子妃中,三皇子妃出身最低,家世最不顯眼,也最不受寵。
    燕颯茗有時也看不懂昭明帝的行為邏輯,若是覺得對三皇子妃有愧,為何不封她一個爵位,讓她此生自由。
    “梓潼又在想些什麽?不可多想,女子勢弱,皇女們是天子王孫,才有的特殊,天下女子個個如皇女們這般,怕是四處暴亂,還未到時機。”
    小皇後此人很好看懂,昭明帝隻稍抬眼眸,就知道她又想到何處。
    三皇子妃身份尷尬,幼時喪父,成年喪母,不如皇女這般身份貴重,也比不上其餘皇子妃,隻能徐徐圖之。
    昭明帝刻意將心思放在三皇子處,就知道他不是這樣忍得一時風平浪靜之人,怕是徐徐圖之以待後手。
    真有那一日,三皇子即刻拿下,三皇子妃中年喪夫,昭明帝就允了她上朝參政。
    “陛下深謀遠慮,本宮不如。”
    昭明帝還是像之前那樣,將小皇後不解的每一件事都掰開了、揉碎了,講給她聽。
    昭明帝形式作風,真不如小皇後幹脆利落,暴君之名,如今有三分是給小皇後背的,六分是世家幕後推手,隻有一分真是他所做。
    “梓潼是將心思放在這些上麵,不用朕多說,梓潼也會知道,如此也好,與這些蠢人待多了,總會覺得自己也跟著變蠢。”
    三皇子與太子相爭,昭明帝覺得他們功利性太強,小皇後幾年如一日都對朝事不感興趣,也讓昭明帝頭疼,總是沒有兩全其美。
    “這事啊,還是官家頭疼去吧,本宮見到那些聽不懂人話的大臣,就覺得他們這官位是花銀兩買來的,隻想讓他們將捐官的銀兩千倍吐出來,不想與他們多言贅述。”
    燕颯茗也算是半個皇帝,做皇帝幾年,發現有些大臣真聽不懂人,看不懂臉色,與他們待久了,總是心肝脾肺腎俱疼。
    “那些大臣,一直是這樣的,若不是梓潼相助,這朝堂之上看不懂臉色、聽不懂人話大臣還要更多,哪有如今這一般。”
    普天之下,隻有小皇後一人最能體會他為皇艱辛,也隻有小皇後說他這皇上做的難,為他心疼。
    “往前幾十年,官家是怎麽過來的,過些日子又是大朝會,官家還要本宮陪著,何時才能讓本宮逢十的日子睡上好覺。”
    “隻要朕還在一日,恐怕梓潼就得辛苦,大朝會之上,朕離不得梓潼。”
    又是這般,又是這般,小皇後又開始說不想陪他上朝的事,都這麽久了,小皇後居然還不曾適應。
    昭明帝見小皇後在鳳儀殿中過得太舒服,有時還動了歪心,想小朝會和平常朝會小皇後都去陪他。
    如今朝堂之上,皇子之中隻有太子一人,皇女之中,則是大皇女和二皇女兩人次次參朝。
    偌大的宣政殿,所有人在有自己的小心思,獨有小皇後隻站在他身後,除了燕家,不偏向任何一家。
    而燕家,久居邊關不回京城,小皇後也不是不明事理之人,又偏偏偏心於他,昭明帝知道到如今小皇後都不曾愛上他,也不舍得說出一句重話。
    皇室之中,追求愛情,那是蠢人才會做的,有小皇後一人,強強聯手,比得十位可上人更讓昭明帝欣喜。
    “官家如今年歲,也該長大了,該殺的大臣都殺了,餘下世家,個個都是千年狐狸萬年龜,本宮陪著陛下大朝,會怕是無甚作用。”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燕颯茗托腮,狀似無奈。
    昭明帝不語,也不去否認,小皇後如此這般,他心裏高興呢,說起另一件事。
    “梓潼可還記得,朕曾經與你說過,南海之上有仙山,仙山上有三寶,玉米、土豆和紅薯,德這三寶,可讓天下百姓再無饑餓之苦。”
    玉米、土豆、紅薯,這三種作物何時混上了仙山三寶,南海的小島上能種有這三樣?燕颯茗有些狐疑的看向昭明帝。
    “朕也知道這是民間傳言,無風不起浪,能有此傳言,定有其事,水師那邊傳來消息,說是發現了形如土豆的植物。”
    真能在南海島上發現,燕颯茗已經開始扶額,這個小世界的世界屏障是有多弱啊,有多少來訪者?
    “長得什麽模樣?產量如何?怎麽吃的?可有帶回植株?”
    燕颯茗一連串的話問下來,昭明帝又在那偷笑,緩了一小會才回答。
    “植株伏地而生,莖蔓蜿蜒舒展,翠葉層層疊疊,錯落有致。花開之時,素白、粉紫之色,花謝之後,土下孕果,圓潤堅實,或黃或白或紫,與書中所說一分不差。”
    土豆啊,一個萬能的食物,既可做主食、又可做菜時、還能作為零食,官家運氣真是不錯。
    “長在地下的,如花生那般?”
    “朕也未曾見過,想來應當如此,書中說的 土豆果子藏在地下,一定也如花生那般,有堅硬外殼作為保護。”
    燕颯茗短暫拋棄腦子,與官家一同猜測,這土豆長得是何模樣,又要怎麽用來吃?
    土豆是個好東西,有了它,再遇上旱災,也能救下百姓性命。
    “等土豆送來,就先送去莊子,來年有了更多土豆,朕與皇後一同品嚐。”
    從聽到消息,昭明帝已經計劃了往後十年,如果這土豆正好可以種在西北之處,那就是天大的好消息。
    喜歡快穿之混低保日常請大家收藏:()快穿之混低保日常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