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曾經的曆史(下)

字數:5966   加入書籤

A+A-


    在示意同伴小嚐一口,嚼了嚼,確定沒問題後,莫德雷斯才把水果掰了一塊給迪倫。
    小精靈在說了那麽久後,也是有些口幹舌燥。在得到莫德雷斯的點頭暗示後,便也接過水果小口吃了起來。
    而崔斯蒂同樣是毫不避諱地坐在精靈中間,拿起水果吃起來,甚至還不時給迪倫介紹落日之森更多好吃的水果。
    就像是個導遊一般。
    芳香清甜的味道,讓精靈們想起了曾經在精靈之森的經曆,贏得了他們的好感。
    那種有“家”難回,但是卻在附近找到“家”的感觸,實在是令人...難以拒絕。
    而伊其薩爾則是靜靜坐著,也不多言語,望著小迪倫的模樣若有所思。
    待到眾人享用一番後,德魯伊再次詢問起後續情況。
    之前小迪倫的描述,多是從一個名門望族子弟的角度去看待那些過往曆史是不是真的曆史尚待商榷),所以不自覺中有很多自豪、炫耀的意味在其中。
    精靈們是聽得心馳神往,他們的身份有些類似,能有不少共鳴。
    而德魯伊則是老神在在,僅僅是感慨於約布斯特能幹成一件大事,更多的方麵則是不予置評。
    小精靈抹了抹嘴,繼續說起雪山精靈的曆史——
    隨著雪山神明在精靈族群中的影響力日益增大,精靈們越來越習慣於在祈禱時將其擺在和母樹同樣的地位。
    在眾神不知所蹤的當下,母樹就等同於是精靈們的神隻。)
    而這位神明也將精靈指引到了一塊雪山區域,聲稱這裏就是祂的領地,精靈們如果在這裏定居,將能進一步獲得祂的庇佑。
    這種事關族群未來的重要決定,約布斯特自然是召開了集體會議。
    也不是沒有族人對此提出反對意見。
    例如精靈族一直都住在溫暖怡人的精靈之森裏,在如此寒冷地帶定居殊為不智。
    例如雪山地區還有著一些別的種族或是魔獸居住在此,若是定居難免會起衝突摩擦。
    例如此地難以汲取自然之力,對於族群中的職業者來說,長此以往,實力極有可能發生普遍性的衰退。
    等等等等。
    而作為族群領袖的約布斯特,則是動之以情,曉之以義,在做出各種安排以及保障的承諾後,力排眾議,最終率領族群定居到了那片寒冷的雪山區域。
    這也是為什麽這一支精靈族會被稱為雪山精靈的根本由來。
    德魯伊默不作聲。
    他明白,接下來的發生事情才是小迪倫為何會來到血族王都,並長時間待在那兒的關鍵原因。
    果然,在講述完自己部族的“光輝曆史”後,小迪倫的小臉上掛上肉眼可見的愁容。
    “我們科比拉家族雖然因此得到了雪神的垂青,並率領族人們站住了腳跟,但是依然有一些家族對我們不服氣,想要取代我們。”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何況是涉及到政治。
    事情的發展一如既往的老套。
    約布斯特作為領袖的那些作為,站在德魯伊這樣偏中立的角度來看,稱得上是稱職有魄力,不過站在精靈族至上的立場來看,顯然是離經叛道。
    ——我雖然遠離精靈之森,那是因為我不滿當時皇室統治,我追求自由,向往著外麵更為廣闊的天空,我骨子裏還是個純粹的精靈,我對母樹的崇拜依賴之情發自肺腑,永生不變。
    你給我整了個雪山神明出來,或明或暗地腐蝕族人的信仰,動搖族人對於精靈身份高度認同感這一根基,你居心何在?
    過了幾代,那些完全信仰了雪山神靈的族人們還是精靈嗎?
    反對派的聲音在族群中始終擁有著不少的支持者。
    當然了,為了奪權為了收買人心的齷齪私心在這裏邊占多少比例,就不得而知了。
    兩邊的理念顯然難以找到一個緩和共存點。
    當約布斯特還在世時,他的威望很高,加上遷徙過去的族人們吃穿住行各方麵依然未能穩定下來,族群需要高度的凝聚力向心力來解決溫飽問題,所以關於理念的問題並未浮現。
    而在約布斯特去世後,新首領的威望不足以壓服那些早有異心的族人,加之溫飽問題得到解決,大家有了新的追求,精力就自然而然地轉到了別的領域。
    政治鬥爭於是開始顯現出來。
    支持“因地製宜”,更為信仰雪山神明的精靈成為一派;恪守原本信仰,認為前者是異端的精靈成為一派。
    還有一些,認為應該認可雪山神明,不過誰高誰低需要進一步討論的精靈,也成為了一派。
    “怎麽聽著像是血族王國的改革、保守、中立派。”伊其薩爾像是感歎又像是嘲諷地插了一句。
    莫德雷斯也點頭表示讚同。
    不過和血族王國不同的是,雪山精靈那邊可沒有【國王】這個負責平衡各方勢力,且地位高高在上的職位。
    哪怕是約布斯特在世時,他也隻是類似於一個“大酋長”的存在,並沒有真的一言九鼎的權力。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這也就使得雪山精靈們的不和很快發展成了難以約束的、無序的、全麵的混亂和鬥爭。
    而在這個時候,雪山神明下場出手了。
    祂對於雪山領地內的精靈發出昭告,再次重申會給“改革派”與“中立派”庇佑,至於“保守派”,隻要其停止爭奪信仰方麵的行動,那麽單純的政治鬥爭雪山神明是不會過問的。
    不得不說,從這昭告來看,這位雪山神明的確算得上頗為大度。
    祂是允許無信者和他信者在自己管轄的區域內生活的。
    不過雪山神明這份看上去態度溫和的通牒,並沒有得到“保守派”的重視。
    鬥爭已趨白熱化,雪山神明站台你們“改革派”,那更是坐實了我們的擔心,我們精靈永遠都是母樹的孩子,不會讓你們這些背信者得逞的!
    在“改革派”樂見其成,“中立派”默不作聲的態勢下,“保守派”最終還是決定借某次召開協商大會的機會,埋伏人手,通過“斬首行動”來迅速瓦解反對的聲音。
    可當他們真的殺死了出席的科比拉家族的代表後,卻發現其身體上迅速地浮現出了,當初出現在約布斯特身上的那套皚皚雪甲——家族代表在眾目睽睽之下,無視致命傷,重新站了起來,化身一台殺戮機器,幾乎以一人之力,將闖入會場的襲擊者屠殺殆盡。
    隻是,這明顯是由別處注入的力量,也隻能支持其維持短暫的時間。
    在解決危機後,這位代表仍舊是在眾人注視下,雙手朝天,敞開胸懷,一臉悲苦,似作懇求狀,然後整個人化作了一塊冰雕,摔到地上,碎成了粉末。
    與此同時,幾乎所有的精靈都感知到了,雪山上傳來一股強大的力量波動。
    正當人們惶然無助時,沒過多久,“保守派”多處隱蔽的集結點都遭到了突如其來的雪崩襲擊!
    哪怕是離最近的積雪地有一定距離,從天而降如同炮彈般的巨大雪塊依舊精準地砸在了精靈們的頭上,摧毀了大部分有生力量。
    偷襲行動成功了,但是緊隨而來的“神怒”同樣摧毀了“保守派”們的抵抗意誌。
    精靈們這才明白,這位神明也有發火的時候,可為時已晚。
    三派的主要首領全死了,而且“神怒”也給聚落帶來了大量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據不完全統計,光是直接死於天罰雪崩的人員就超過了500名。
    這些遠赴他鄉的精靈們,沒死在開拓居住地的水土不服,和與土著的戰鬥中,而是間接地死在了政治鬥爭中。
    這樣的消息無論是從哪一派的立場來看,都是令人心痛的。
    一時間,剩下的精靈們偃旗息鼓,沒有了內鬥的膽氣和動力。
    不過,精靈們可以慢慢舔舐傷口,雪山神明卻不會等。
    僅僅過了三天,來自雪山神明的昭告便再次傳遍整個雪山區域:
    不遵從神諭的精靈,沒有資格再在居住地裏待下去,必須馬上離開,否則就是藐視神明,天罰必定會摧毀他的一切!
    這一次的昭告,無疑要嚴厲得多。
    再也沒有精靈有勇氣嚐試違背。
    但是,集中人群、安排物資、討論去處這些都是需要時間的。
    最後還是中立派的一位邊緣家主站了出來,鬥膽代表精靈向神明懇求些時間以作緩衝,希望神明能看在精靈們都是同出一脈的份上,寬限五天時間,好讓那些被驅逐者做些準備,不至於直接凍死餓死在路邊。
    神明答應了。
    於是,接下來的五天,有超過三分之一的精靈不得不跟親友告別,收拾東西,商量去處。
    無論是哪一派的精靈,此刻心中都或多或少有著“早知如此何必當初”的感觸。
    五天時間結束,被驅逐的精靈們便再次踏上了尋找安居之所的旅程。
    沒人選擇回頭,回去精靈之森。
    所有人都自願往大陸更西邊而去。
    他們選擇繞過雪山區域,前往隻在精靈史書上模糊提到過的更西邊的草原地帶。
    出發前,臨時選出的“保守派”首領看著同樣是臨時選出的科比拉家族代表說道:
    “即使到了現在,我也不覺得我們做錯了。母樹在上,就讓時間來驗證,等到十年百年後,如果我們的後人能再次相見,事情結果自會有個結論。”
    “我們此去,誓將精靈一族的榮光撒播向更遠的地方,絕不會讓女神們蒙羞。”
    “而如果我們不幸失敗了...”
    表情沉重的代表臉上露出一絲決絕與灑脫。
    “希望此處的曆史上能幫忙留下我們存在過的痕跡。”
    “哪怕是以一個被驅逐者的身份!”
    “母樹終會接納她的每一個孩子!”
    喜歡墜星劫火請大家收藏:()墜星劫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