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0章 漁陽鼙鼓按征塵(四)

字數:2648   加入書籤

A+A-


    對於家丁問題,朱載坖之前也做過一些限製,但是現在看來家丁的弊端已經是暴露無疑,再不立即禁止,恐怕官軍的戰鬥力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戚繼光在奏疏中稱:“近來將官隻收拾家丁三、二百名,遂將營伍之眾絕不問理,逃者不補,補者不練,無怪乎軍容之日弱也。”
    朱載坖將戚繼光的奏疏下練兵軍務處,要求各位參讚軍務大臣們就戚繼光的奏疏發表意見,兵部尚書汪道昆率先上疏,支持戚繼光的建議,要求在官軍中將家丁廢除,不允許將領豢養家丁,汪道昆在奏疏中說道:“操練之檄何月不行,操練之事何日不說?乃諸鎮將自一二蓄養內丁外,皆視營兵為無用而不屑操。不惟不操也,且使為內丁廝役,誠如是,雖使嶽家軍到今日,亦將逃亡乞丐不暇而奚暇能軍。幸語諸鎮將以視內丁之心視營兵,則無不強也,以收拾內丁之心操練營兵,則無不可戰也。”
    汪道昆認為,家丁的存在,會影響官軍整體的戰鬥力,應當予以整頓。
    協理京營戎政兵部左侍郎王崇古也上疏認為:“樹奇勳多藉家蓄之兵,蓄家兵必由私殖之厚。”家丁製度實際是建立在對衛所和朝廷官軍的吸血上的,所以要堅決予以廢除。
    不過對於是否廢除家丁,馬芳、李成梁等人是有異議的,因為他們之所以能夠建功立業,就是依靠家丁的,馬芳、李成梁等人的作戰風格就是以小股精騎為主,由於家丁數量少,精於訓練,戰馬等裝備充足,其機動性非常強,能夠承擔遠出搗穴的任務,邊將隻要對家丁這一精銳統率得法、運用得當,那麽建功立業就會比較容易。
    所以馬芳、李成梁等人都認為家丁還是有用處的,最重要的就是保衛自身安全,不管是在麵臨嘩變還是臨敵應戰中,家丁和將領都是共同進退的,馬芳之所以能夠駕馭宣大的驕兵悍將,也就是依靠他麾下的馬家軍,所以他們認為家丁一時半會兒還不能夠廢除。
    不過內閣的幾位輔臣並沒有就此發表看法,朱載坖於是派人去詢問高拱等人的意見,高拱張居正等人隨後以內閣的名義向朱載坖上疏,陳述了自己的想法,內閣的看法是,家丁最大的作用就是保衛將帥,同時承擔在戰場上督戰、率先衝鋒,激勵士氣等職責,故而在嘉靖朝,家丁是很盛行的,但是到了現在,家丁製度所帶來的弊端已經是非常明顯了。
    內閣認為,所謂家丁,說到底就是集中大部分的財力和物力訓練出的一支精悍的機動部隊。將領依賴家丁,就會造成兩個惡果,第一就是戚繼光所言的官軍訓練不足的問題。第二則是家丁和將領建立起牢固的從屬關係,甚至是世代依從,這樣的軍隊,極易形成藩鎮,這才是對於朝廷來說最為要命的事情。
    高拱等人在奏疏中說道:“長此以往,家丁非朝廷經製之兵,實將帥之私兵也。非朝廷之幸事。”
    內閣的擔憂並非沒有道理,事實上,後來大明的武將跋扈、不遵號令,與家丁的關係是極為密切的,因為這些家丁隻聽從將帥的命令,對於朝廷的命令是根本無所謂,同時家丁還和另外一個朱載坖極度反感的東西有關,就是將門。
    將帥為了控製家丁這一部分精兵,采取了帶有宗族色彩的形式,把這些親軍的將官當作義子、義孫,主帥既是最高指揮官,同時也具有家長身份。還可以保證自己的子孫可以憑借血緣關係繼續指揮這些家丁們,長此以往,就出現所謂將門群體。
    所謂將門,就是父子、祖孫世代為將,這並非是因為他們可以通過血緣遺傳先祖的勇武和韜略,要是真的如此的話,那魏國公、英國公、成國公、臨淮侯才是大明現在的一流武將了,實則是因為家丁製在維係將門,將門世家的子弟雖說也有軍事才能出眾的,如劉顯和劉綎父子,李成梁和李如鬆父子,但大部分資質平平,他們之所以能得到朝廷的 任用,完全就是因為武將家族掌握了一支精銳的家丁部隊,這些家丁隻聽命於家主,朝廷根本指揮不動。
    這長此以往,家丁被牢牢地掌握在武將手中,私兵化傾向就愈加明顯,這才是內閣真正擔心的事情。
    朱載坖也認為這是最值得警惕的,也正是因為如此,家丁製度必須要予以廢除,官軍乃是朝廷的經製之兵,是百姓用民脂民膏養出來的,而不是將帥的私兵。同時官軍要重新回到大兵團作戰的路上來,各級將領要切實掌握部隊,善待士卒,嚴明軍紀才行。
    所以朱載坖再次召集軍務會議的時候,就明確告知所有的參讚軍務大臣,朱載坖已經決定,明確廢除家丁製度,各級軍官不允許豢養家丁,更不允許攜帶家丁隨任,雖然要廢黜家丁,但是將領的人身安全問題也必須要重視。
    這也是馬芳、李成梁等人之前不同意廢除家丁製度的重要原因,因為現在將領威懾眾軍、控製大軍,多要倚仗這些家丁,一旦在出現嘩變的話,那將領們依靠什麽來彈壓士卒呢?
    朱載坖在和一眾參讚軍務大臣們商量之後,決定在每朕設立中軍,中軍親衛除了安置之前的將領家丁之外,就是從錦衣親軍中調派校尉,負責在軍中維持軍紀,在鎮撫官的領導下負責軍紀的維持,每鎮派駐錦衣千戶一名,充鎮撫官,配置相應的錦衣校尉,負責軍紀軍法,各營派駐錦衣百戶一名,充鎮撫,負責處理營內的違反軍紀軍法之事。
    同時各鎮的鎮撫官還負責保護主將安全,以天子親兵身份彈壓士卒,一旦出現由於鎮撫及中軍失職,導致大將罹難的事情,中軍鎮撫,以違反軍法處斬。這樣一來使得朝廷的耳目直接抵達軍中,也便於朝廷控製各邊鎮。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