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5章 萬裏伏波鯨鯢動
字數:2675 加入書籤
倭國的這些實力派的大名都采取了沉默的方式,使得倭國朝廷極為被動,大明的條件是很清楚的,稱臣去號,是大明對於倭國朝廷和倭王的要求,大明也明確了自己的態度,倭國自去僭號之後,比照朝鮮,有朝廷予以冊封為倭王,食郡王俸祿,賞穿親王服色,對於大明的這個要求,倭國朝廷趕緊很難接受。
但是向各地方實力派請求幫助,這些實力派大名都采取了置之不理的態度,因為大明安東都護徐渭早就放出話來,哪個大名敢違逆天朝,安東都護是首先要予以征伐的,麵對徐渭的威脅,大部分的大名都保持了沉默。但是一些在四國島上的大名不揣冒昧,想要進行所謂的上洛。
沒想到大明還沒有作出反應,織田信長就先動了,他立即派人警告這些大名,不要輕舉妄動,激怒大明,織田信長很清楚,徐渭本就想借機生事,要是給了他借口,他以征討不臣為名,到時候假途滅虢怎麽辦?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上,絕對不能給徐渭以任何擴大戰事的借口。
畢竟現在大明朝廷的態度還是不大舉用兵,徐渭就算是想用兵,也得找到借口才行,隻要不給徐渭借口,倭國就還有喘息之機。
而徐渭也沒有閑著,他首先是安頓從國內遷移來的軍戶,給他分配土地,建造房屋,征發倭國人開發佐渡島上的金銀礦,在越後和甲斐,在大明工匠和官軍的指導下,徐渭命令上杉景虎和武田勝賴大規模征發倭國的壯丁,開發越後、甲斐的金銀礦,提高產量。
在官軍的支持下,上杉景虎和武田勝賴的新軍也建立起來了,正在開始訓練,除了這些之外,徐渭通過上杉景虎和武田勝賴和倭國的大名們接觸,要求他們開放通商,用倭國的各種礦產來換取大明的物資,倭國並不是隻有越後、劫匪有金銀。
毛利輝元控製的石見銀山,可是倭國現在規模最大的銀山之一,而且毛利輝元和武田勝賴是盟友,曾經一地對抗織田信長,徐渭借著武田勝賴和毛利輝元聯係上了,準備向毛利輝元出售大明的各種物資,如布匹、藥材等,都是倭國所急需的,但是毛利輝元向從大明購買軍械的要求被徐渭斷然拒絕,軍械乃禁榷之物,不是他這個安東都護能夠決定的。
而且徐渭也不願意使得這些倭國大名的勢力過分擴張,隻要他們的勢力保持大致均衡就行了,在徐渭的支持下,武田勝賴開始重新控製信濃,這裏土地肥沃,可以為官軍提供糧秣,減輕朝廷的負擔。
除了金銀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物資,就是銅料,大明是缺乏銅料的,即便是現在朝廷開發緬甸和雲南的銅礦,對於大明來說,銅料依舊是十分緊缺的物資,銅不僅僅是大明製錢的重要原料,還是火炮的原料,現在大明的商業發展,對於銀錢和製錢的需求量極大,朝廷每年的鑄錢量都在增加,但是市場上仍然不時出現錢荒。
尤其是銅料的短缺,大明的製錢鑄造量一直受到限製,即便是現在,大明每年的鑄錢量也沒有超過一百萬貫,因為大量的銅料要被用於軍器生產,剩下的才能夠用於鑄錢,而倭國有豐富的銅料,從關東到四國、九州都有大量的銅山,這些對於大明也是急需的物資。
而倭國由於鑄造、冶煉技術差,所鑄造的銅錢質量差,百姓不願意用,大明的銅錢在倭國信譽很好,之前兩國進行勘合貿易時,倭國使臣就多次請求大明和倭國兌換銅錢,甚至要求十萬貫這麽龐大的數字,現在在倭國銅錢廣泛行用,不僅官方和民間的買賣通行銅錢,而且土地、房屋的出售或抵押也多以銅錢形式支付。倭國也需要大明的銅錢,尤其是通過貿易得到的嘉靖、隆慶通寶,鑄造精美,質地精良,很受倭國的歡迎。
所以很多大名都希望從徐渭這裏獲得銅錢,在奏請朱載坖之後,徐渭和倭國大名們商量之後,同時和倭國進行銅錢貿易,但是隻準倭國用銅料和金銀換取銅錢,一斤銅換銅線七十文,一兩白銀換錢四百五十文,黃金一兩換錢二千四百文,因為大明一斤銅能鑄造銅錢一百四五十文,出去火耗、人工等損失,差不多有十分之三的利潤,而且倭國金價賤,對於大明來說,可以換取更多的黃金。
王直還從大明轉運來大量的布匹、藥材、瓷器、絲綢等商品,通過上杉景虎和武田勝賴販賣到倭國各地去,同時收購倭國的生絲等物資。
徐渭、王直等人在倭國擴展生意網的時候,北洋水師提督陳璘正率領大明艦隊趕赴倭國,這次是對於倭國朝廷予以懲戒,按照道理本來是應該直接炮擊倭國偽天皇的所在地,京都的,但是京都遠在內陸,所以經過商量之後,陳璘準備炮擊的對象是大阪。
自奈良時代開始,大阪就因其臨海的地理位置成為貿易港口。大阪位於本州島西南部,坐落在澱川下遊兩岸的大阪平原上,瀕臨大阪灣,大阪的港口難波津是現在倭國最大的港口,陳璘選擇此處,就是為了震懾倭國人。
當大明水師的艦隊駛入大阪灣之後,倭人一開始是震驚,大明居然有這麽多這麽大的戰艦,即便是織田信長所建造的安宅船也遠遠不是這些大明水師的對手,陳璘直接指揮艦隊,將炮口對準難波津,炮擊港口和港內的船隻,一頓重炮之後,陳璘率領水師揚長而去,倭國所謂的水師除了四散而逃就是直接當看不見。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陳璘率領水師,接連炮擊了大阪、神戶等倭國的重要城市和港口,用實際行動告訴了倭國人,隻要大明願意,倭國的所有港口都在大明的炮口之下,這個行動的警告意味已經是十分濃厚。
陳璘的艦隊在倭國的海岸橫衝直撞,這些大名和他們麾下的水師都不敢主動招惹官軍水師,大家都很清楚,倭國朝廷隻要不答應大明的條件,大明水師還會再次襲擊倭國的。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