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6章 萬裏伏波鯨鯢動二)

字數:2611   加入書籤

A+A-


    麵對大明水師的舉動,這些倭國大名紛紛找到武田勝賴和上杉景虎,通過他們向徐渭表達不滿,畢竟不答應大明條件的是倭國朝廷上的那幫公卿們,又不是這些大名們,大明水師這麽沿著倭國海岸線炮擊倭國港口,對於這些公卿們並沒有什麽影響,反而損害的是這些大名們的利益。
    徐渭則表示很無奈,他向這些大名們表示,他也想直接炮擊倭國京都,但是倭國京都並不沿海,大明水師也沒法炮擊倭國內陸,在這種情況下,大明水師隻能炮擊倭國沿海,給倭國朝廷施加壓力了,要是大名們真的覺得不行,也可以給官軍借個道,徐都護直接率兵也上個洛。
    麵對徐渭的話,一眾倭國大名都沉默了,借道給大明官軍,就怕到時候大明官軍一個回首掏,攻滅自己,於是這些大名們轉頭給倭國朝廷施加壓力了,現在大明水師炮擊的敢情炮擊的不是你們的地盤是吧?你們公卿們躲在京都,和大明拖,就硬拖,現在大明對倭國采取行動,你們總的給個說法吧?
    織田信長等大名門紛紛給倭國朝廷上疏,要求倭國朝廷速作決斷,再這麽搞下去,倭國的港口就要被大明水師都炮擊一遍了,所以這些倭國大名們紛紛要求朝廷解決此事,雖然他們沒有明說,但是意思是很明確的,就是希望倭國朝廷答應大明的條件。
    在這些地方實力派的壓力之下,倭國朝廷不得不再次和盜賣那個使臣接觸,現在大明使臣當然是態度高傲,畢竟是倭國有求於大明,使臣也將之前禮部和理藩院、戶部、少府監等衙門一同確定的談判條件全盤拿了出來。
    大明的要求的很簡單,倭國及其君主必須向大明奉表稱臣,自去僭號,奉大明正朔,不準用自己的年號,而用大明年號,同時也要通行大明的製錢和銀錢,對大明開放通商貿易,等一係列條件。
    當然,對於倭人,也是有一定的好處了,朱載坖和大明朝廷很清楚,現在倭國所謂的朝廷根本沒有什麽政治權力和經濟實力,所以大明也針對性的提出了自己的條件,隻要倭國朝廷和倭國君主能夠接受大明朝廷的對這些條件,大明不但對倭國朝廷的有賞賜,作為宗主國,也有義務保證倭國朝廷和君主的安全,安東都護作為大明派駐在倭國的官軍,也會保護倭國朝廷的君主。
    當然,如果倭國朝廷仍舊不答應的話,大明的反應肯定會比這一次更加激烈,而倭國內部的地方實力派也在不斷給倭國皇室施加壓力,讓倭國皇室屈服,在這種情況之下,倭國朝廷不得不同意了大明提出的條件,正式向大明朝廷奉表稱臣,自去僭號。
    倭國朝廷提出的唯一條件就是仍舊保留倭國君主的神道教首領地位,因為倭國的君主不僅僅是世俗王權的首領,也是神道教的宗教領袖,倭人特別崇拜作為太陽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稱所謂大和民族是“天孫民族”,天皇是天照大神的後裔並且是其在人間的代表,皇統就是神統。
    對於這點,大明使臣表示可以上奏等候朝廷的批複,這些事情,大明不會那麽在意的。重點是要向大明奉表稱臣,這才是關鍵的問題。
    倭國朝廷和偽天皇自去僭號和奉表稱臣的奏疏通過海路抵達京師的時候,已經是隆慶十二年的十二月了,朱載坖收到倭人的奏疏之後,當即下達詔書,命令首先派遣勳臣,祭祀世宗永陵等先帝陵寢,同時將倭國奉表稱臣這一大事祭告太廟,使祖宗得知。
    然後召集群臣,商量應該怎麽處理此事,對於倭國朝廷的君主的自去僭號,奉表稱臣,朱載坖當然是十分高興的,這是朱載坖執政的極大成果,四夷賓服是對於一個皇帝文治武功的重要肯定,這樣的大事,朱載坖當然是要趕緊向祖宗匯報的。
    而隨後朱載坖召集群臣,則是討論應該怎麽處理此事,倭人基本上是算是基本答應了大明的條件,倭人唯一的要求就是保留倭國君主的神道教宗教領袖的特權,承認倭人君主的宗教領袖地位,對於朱載坖來講,這一點並沒有什麽問題,不管他願意當活佛還是教宗,這都不是朱載坖關心的事情,朱載坖之關心他是不是天皇。
    對於對於這一份條約,朱載坖還是比較滿意的,既然倭人誠懇的奉表稱臣了,朱載坖也就勉為其難的收下這個藩屬吧,隻是對於冊封倭人君主什麽封號,還有一些爭議,對於倭人既然請封,朝廷自然是要予以冊封的,對於冊封的等級這些,其實並沒有什麽太大的爭議。
    倭國、朝鮮都是大明在東邊的重要藩屬,所以朱載坖和內閣、部院重臣們商議之後,決定按照朝鮮的舊例,封倭國君主為郡王,享受親王待遇,賜金印、誥命、冕服、九章、圭玉、佩玉、妃珠翠七翟冠、霞帔、金墜、經籍彩幣表裏等物,同時明確,接受冊封之後的倭國君主,即為大明之臣,隻能自稱予、寡人,不能自稱朕;隻能被大臣稱大王、殿下,不能稱皇上、陛下,否則即為僭越。
    但是對於倭國君主的封號,朱載坖和重臣們還是有一些不同的看法的,朱載坖認為應該就冊封為倭國國王,但是重臣們認為倭畢竟帶有一點貶損的意味在其中,而且從兩宋以來,一直冊封的是日本國王,循舊例應該繼續冊封為日本國王。
    但是朱載坖並不這麽認為,他認為倭人反複無常,不能示以懷柔,而是要是先打服他們,使之敬畏天朝才行,至於倭人之稱,後漢光武帝即封其為倭王,先代所美,其何得敢拒?
    在朱載坖的堅持之下,大明下達詔書,冊封倭國君主為倭國國王,賞親王服色,遣使倭國,予以冊封。同時批準了大明和倭國的通商貿易條約。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