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2章 漕渠魅影迷霧深

字數:2791   加入書籤

A+A-


    王宗沐看了這些損失的漕船和漕糧之後,對勞堪說道:“看來這損失的主要都是東南州縣的漕糧啊。”
    勞堪當然明白王宗沐的意思,他說道:“莫非其中有貓膩?”
    王宗沐說道:“事還未定,不可妄言,等潘總河他們到了再說吧!”
    勞堪當然明白王宗沐的意思,現在朱載坖已經派出了欽差來查察本案,雖然他們已經有了一些線索,但是還是要等到欽差們到齊了之後再處理此事。
    不過勞堪可不是什麽坐以待斃的性格,已經無法從漕糧的下落著手,勞堪便把主意打到了這些運軍、纖夫等人頭上,勞堪下令嚴審這些運軍,甚至動用大刑,逼問其中情弊,勞堪現在就認定了是有人在其中搞鬼,而且最大的可能就是漕幫。
    勞堪是什麽人?從地方州縣正印,按察僉事、按察副使、按察使、巡撫一步步混過來的,二十年的老刑名了,而且又一向以臉厚心黑而著稱,他不去整別人就已經是燒高香了,現在整到他頭上來,勞堪豈能善罷甘休,沒有證據?不著急,三木之下,求何不得。
    勞堪當即簽發牌票,逮捕在淮安城內的漕幫好老,勞漕督也不是什麽好鳥,上來就是隻打不問,先打服再說,逼問天妃閘漕船傾覆的內情,不說就繼續打,打死就換人,勞堪現在也顧不得這些了,自己的烏紗都快保不住了,哪還管得上他們的小命。
    不料這些漕幫的好老都說不知道此事,即便是大刑用過之後也堅稱不知,就是水下暗流導致的。勞堪也無可奈何了,而且因為勞堪大肆抓捕漕幫的頭目,搞得運軍人心惶惶,要知道這些所謂漕幫的好老,可是都是衛所的官軍,一些人還是軍官,勞堪就這麽大肆抓捕,用刑,甚至拷打致死,不管是地方官府還是五軍都督府都是要過問的。
    巡按禦史已經準備上疏彈劾勞堪草菅人命了,浙直總督楊繼盛也去信勞堪,要他以大局為重,還有南京中軍都督府左都督、南京守備豐城侯李儒也就此事行文過問,勞堪畢竟打殺的可是有衛所軍籍的人,他不能不過問。
    在這種情況之下,勞堪也隻能暫時停止了抓捕,等待欽差的到來。
    潘季馴等人抵達淮安之後,首先就去查看了漕船傾覆的現場,這天妃閘還是當年潘季馴主持修建的,潘季馴對此很了解,他很清楚,淮水在清口進入運河時,由於淮河水位高而運河水位低,落差太大。
    為了實現蓄清刷黃的目的,潘季馴修建一係列的水閘,建立三閘運河與越河河道。三閘由南而北依次為惠濟閘、通濟閘和福興閘,俗名頭、二、三閘。通濟閘左岸有天妃廟,故又名天妃二閘。惠濟閘原名新莊閘,又名天妃閘,對於此地的水文,潘季馴是再了解不過的。
    六座閘門串聯起的河道有分有合形似葫蘆,這就是千裏大運河上最著名也是最難行的葫蘆河。一般船過三閘,需時三天。由於三閘水位落差大,十分危險,船民為求安全過閘,往往去天妃廟點燭焚香祈福。而在過閘的時候就是最為危險的時候,因為閘門開啟時水流速度極快,極易引發事故,這點潘季馴是很清楚的,但是像這次這樣大量的損失漕船和漕糧,還是聞所未聞的。
    潘季馴仔細查看了發生事故的地段,同時詢問這些運軍之後,得出了結論,此事與天妃閘本身應該是無關的,或者說天妃閘的水流隻是一個不太重要的因素。
    在查看完現場之後,潘季馴回到漕運總督衙署,詢問當天的天氣情況,也沒有異常,潘季馴對勞堪和幾位欽差說道:“閘道雖險,但斷不至於傾覆漕船數百隻,天候亦無異常,這可真是咄咄怪事了!”
    勞堪當即說道:“大司空,若是天候水文,那就是有奸人作祟了!”
    勞堪一直是報定這個想法的,隻有這樣,勞堪的責任才最小,但是涉及到漕船、漕運、漕糧的人何其之多,這些漕船傾覆,若是人為的話,那絕對是驚天大案了,在場的人都看向潘季馴,潘季馴這會卻說道:“不知道王司寇、勞漕督都什麽發現。”
    王宗沐最大的發現就是漕糧的來源,不過這個並不能說明什麽,因為運河上的漕糧十有六七都是東南諸府縣的,並不能說明情況,不過為了之前勞堪就組織打撈這些落水的漕糧,但是因為河道水流不定,難以打撈。
    現在潘季馴來了,在他指揮之下,命令暫時中止運河通行,然後關閉閘門,招募熟悉水性的人下水,先以繩索固定糧食,然後再用絞盤從岸上將這些糧食打撈出來。
    這些糧食已經被河水浸泡多日,早就不能食用了,但是打開之後,裏麵多沙土、稗子等雜物,即便是糧食,也遠遠達不到朝廷對於漕糧的要求,朝廷對於收儲的漕糧,是有嚴苛的要求的,朝廷要求漕糧必須石幹潔圓新的,打撈上來的糧食,大半都是穀糠雜物,在場的重臣們臉色都不太好看。
    勞堪發了狠,當即命令繼續打撈,一連打撈上來十多袋漕糧,都是這般,勞堪惡狠狠的說道:“這班蠡蟲,該殺!”潘季馴和王宗沐相視一眼,都是滿眼的苦澀,這下事情大條了,還是當著劉守有和陳矩的麵發現的此事,以朱載坖的性格,此事能夠善了,那才是怪事了!
    幾人回到漕運總督衙署之後,第一個問題就是應該怎麽辦?
    一行人都看向潘季馴,畢竟他是欽差中級別最高的,潘季馴思索再三說道:“此事就先由劉錦衣和陳公公奏報陛下。”
    這是肯定的,這麽大的事情,必須要上奏朱載坖才行了,同時潘季馴要求勞堪以漕運總督的名義將所有已經起運的漕船攔截下來,各水次倉也要封鎖待查,和總督倉場王國光一道巡倉,多一個人墊背總是好的嘛。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