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2章 鑾駕北巡邊塵靜四)

字數:2538   加入書籤

A+A-


    對於這個問題,朱載坖一時也沒有太好的辦法,現在要興修道路,不僅要投入大量的人力,還需要長久的時間,而且這還是在北方,地形相對比較平緩,而在南方水網縱橫,要想興修道路,難度更大,所以朱載坖也隻得答應回京之後增撥錢糧,支持薊遼等鎮修建道路。
    朱載坖還詢問了現在沿邊堡壘尤其是外邊堡壘的營建進度,現在此事是大明北部邊防最重要的事情,不僅僅是朱載坖重視,在新收複的開平、東勝、河套等地,朝廷都要求修築邊堡,加強朝廷對於這些新歸故土的控製,內閣、兵部一直嚴厲催促工程。
    不過大寧鎮的情況還算不錯,因為大寧鎮所要修建的邊堡,大多都有洪武時的舊城作為依據,官軍現在隻需要以洪武時的舊城作為藍本,加以修繕就足夠使用了,不過朱載坖也提出一個問題,就是現在官軍的火力構成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官軍不再以弓矢作為主要的遠程壓製火力,火銃和火炮在官軍的火力打擊中所占的比例已經是越來越重了。
    而現在大明的邊堡,還是主要以傳統的中式邊堡為主,城牆通常築得很高大,並且用石或者磚進行加固,還設置了一些塔樓或者馬麵來獲得額外的火力輸出,一些重要的城池,還要設置甕城等額外的城防設施,這些邊堡的防備確實很完善,但是對於火器來說,就並不完美了。
    這種邊堡並不利於官軍的火器,尤其是火炮發揚火力,有著很大的火力盲區,朱載坖的建議是要根據現在官軍火力配置的變化,研究適合現在官軍火力配置的堡壘體係,朱載坖之前不是沒有考慮的西方的棱堡,但是朱載坖認為,棱堡在大明作用不大,因為棱堡是一個純防禦工事,而大明的邊堡,不僅僅是一個防禦工事,還是官軍的生活居所,附近還可能有大量官軍的屯田,這種情況的不同就意味著大明不可能完全采用棱堡的形式。
    而且棱堡依賴於火藥武器,而在沒有火炮的情況下,其低矮的城牆更容易被攀越,工程量也相當的浩大,尤其是他低矮的城牆,對於擁有大量蒙古騎兵的北虜來說,這些玩意是不能為大明的士卒提供良好的防禦的,不過棱堡的一些設計理念是可以被采用的,就是利用各種障礙物,遲滯和延長進攻方的進攻路徑,增加進攻方暴露於己方火力下的時間,同時盡可能的減少火力盲區,使得己方可以從多個方向進行火力覆蓋,無論進攻方從哪個方向進攻,都會暴露在多個火力通道的打擊下。
    朱載坖希望由薊鎮和國子武學工兵科一道負責新型堡壘的研發,先在薊鎮試驗,然後在大明的外邊大規模的營建。
    朱載坖然後詢問薊鎮諸將,現在有什麽困難,薊鎮諸將們也向朱載坖陳述了一些現在麵臨的困難,首先就是火炮,尤其是重炮數量嚴重不足,因為現在大明要興修眾多的邊堡,自然是需要大量用於城防的十斤、十二斤重炮,而現在天津鑄炮廠產能有限,顯然不足以保證邊鎮的需求,這也確實是個問題。
    還有就是實行鎮協體製之後,薊鎮編設的官軍太少,大量的官軍都要被調往大寧和遼東,不少的士卒有畏懼情緒,認為大寧、遼東都是苦寒之地,不願前往大寧和遼東,軍心有些浮動。
    朱載坖認為,首先要向士卒們說明這個道理,當兵吃餉,就要服從命令,朝廷要想方設法保證士卒們的軍餉,士卒們也要服從朝廷的命令,軍令如山,軍法無情,這是朝廷已經決定了的事情,就由不得那個人抱怨,上至於提督總兵、下至於普通士卒都要服從朝廷的命令,概莫能外。
    第二點就是要予以安撫,朱載坖當即決定從內承運庫撥銀十萬元,散給去遼東、大寧戍守的將士,同時提高這些戍邊將士的待遇,大寧、遼東戍邊軍士,增發軍餉每月三錢,本色軍糧增加三鬥,以安撫士卒們,同時給予各種待遇,如在遼東大寧服役十年之後,就可以退役,不僅朝廷負責安置這些士卒們,還有分給他們中願意落戶在遼東、大寧的士卒們田五十畝,十年起科,也就是免稅十年。
    同時增發大寧遼東兩鎮士卒們報考國子武學的名額,軍官們也要優先提拔,以示朝廷對於守邊將士們的優待。除此之外就是軍官們對於武器的一些意見,上次征虜所使用的震天雷效果不錯,可以推廣三軍使用,要做的更加便於投擲,威力也可以做得更大一些了。
    朱載坖在三屯營待了一晚上,就趕赴了遵化,這裏是現在大明在北方重要的工業中心,冶金中心,遵化鐵廠負責為大明朝廷生產所需的鐵料與鋼材,現在這裏已經不是用的大鑒爐的,而是使用的更加高大的豎爐,生產生鐵的效率和產量比之大鑒爐要高得多了。
    大鑒爐的高度為一丈三尺,爐子全身是石頭砌成,並以牛頭石為內壁,用簡千石作為爐門,用黑沙做原料,石子搗碎作為熔化劑,使鐵砂始銷成鐵。不僅如此,工匠也還用草灰或骨灰來充當熔化劑,和骨瓷的原理類似,可以有效的降低鑄鐵的熔點。而且,這種高爐可以連續使用90天。
    而現在使用的豎爐,爐子的形狀像個瓶子,口部向上,寬度約一丈,底部厚度三丈五尺,形狀相對稱,厚度約二尺。爐子的建造使用的是灰沙、鹽和醋,外部用藤條束緊,支撐則采用木材,鼓風的木扇高約五至六尺,寬約四尺,需要四個人操作。裝料使用的是“機車”,一天一夜可以產出12版鐵,每版300斤,一座豎爐需要百餘名工匠才能操作,而整個遵化鐵廠,有一百二十座這樣的豎爐,還要煉熟鐵白作爐和專門用於煉鋼工匠,整個遵化鐵廠的工匠超過兩萬人,規模浩大。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