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3章 鑾駕北巡邊塵靜五)

字數:2795   加入書籤

A+A-


    在這方麵,現在大明的技術和產量都是絕對碾壓西夷的,現在他們的冶煉技術給大明提鞋都不配,在朱載坖的刺激之下,遵化鐵廠的現任主事,就是工匠出身的正六品官員,他之所以能夠從一介白身變成大明的六品軍官,就是因為他發明了一項技術,可以直接從鐵礦石煉製熟鐵。
    鑿取石頭,最好的是石頭,其次是硬石,擊碎後,和焦炭混合,放入筒中,放在方形爐中,周圍用火加熱。剛開始還沒有形成鐵,再次碎碎,換用更簡單的爐子,加大火力,每塊石頭可以得到兩鬥鐵,成為生鐵。再取最壞的部分,放入圓形爐中,用木火來攻擊底部,一人拿著長鉤攪拌成團後取出,成為熟鐵,減少了兩次生產過程。提高了生產效率,從而論功升為六品。
    朱載坖對此非常滿意,對他說道:“你要是能夠讓遵化鐵廠在不增加工匠的基礎上再增產三成,朕讓你當指揮僉事!”
    這主事連忙磕頭向朱載坖保證此事,朱載坖正在查看遵化鐵廠的時候,順天巡撫申時行已經從河間府趕到了,正在外麵求見朱載坖,朱載坖於是前去見他。
    朱載坖問道:“申卿不在河間府,為何趕來遵化?”
    申時行說道:“陛下不在京師,為何也在遵化?”
    朱載坖看了申時行一眼說道:“朕為天子,天下之大,何處不能去得?”
    申時行也說道:“臣為守臣,此乃臣之信地,臣為何不能來?”
    朱載坖心中有些奇怪,難道申時行更年期到了,申時行一向以溫和著稱,怎麽今日上來就這麽嗆朱載坖,這可不是他的性格,朱載坖說道:“申卿有話直說就行,不必如此,但是若是那些人講過的,就不必再言了!”
    申時行這才說道:“天子出巡,春秋正義,臣不敢反對,然陛下白龍魚服,輕棄車輦,不是武宗舊事乎?”
    朱載坖這才明白申時行憤怒的原因,當然武宗就是帶著護駕輕騎,到處亂竄,所以申時行擔心的就是朱載坖和武宗一樣,朱載坖笑著擺擺手說道:“朕知道輕重,隻不過車輦太慢,將其留在後麵了。”
    申時行的臉色這才好看一些了,朱載坖於是帶著申時行一道返回去巡視遵化鐵廠,對於自己轄區內的這座大明最大的官營鐵廠,申時行還是第一次來,熱氣逼人的煉鐵爐使得他很快就大汗淋漓,盡管現在天氣還不算太熱,但是朱載坖等人都已經受不了了,在戚繼光等人的勸說下,朱載坖才離開遵化鐵廠。
    朱載坖出來之後對隨行的官員們說道:“工匠勞作之苦,可見一斑啊!朕深感愧疚啊!”
    朱載坖隨後問道遵化鐵廠的主事:“這遵化鐵廠,有冰窖嗎?”
    主事還以為是朱載坖要用,嚇得趕緊跪下說道:“陛下,這遵化沒有冰窖,隻有河間府才有,臣立馬派人去取!”
    朱載坖擺擺手說道:“又不是朕要用,這鐵廠內整日熱氣蒸騰,若是到了夏日,怎生得了?工匠中暑若不及時施救,是要死人的!要建設冰窖,用於解暑。”
    朱載坖隨即吩咐隨行的內官監太監李芳,由內承運庫出銀,為遵化鐵廠的這些工匠營建一座大型的冰窖,以供他們夏日解暑用,現在大明的冰窖技術已經是非常之成熟了,不管是宮廷內還是各衙署、官紳富戶,有的有自己建設的冰窖,有的從民間的冰窖購買冰塊,用以解暑,已經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了。
    對於冰窖的建設,大明現在的技術已經是非常之成熟了,冰窖是用石材和城磚砌成。因為是要長期儲存冰塊,多用磚砌成窖壁。窖底鋪設磚塊或者石板,向一端或兩端傾斜,最低處與窖外排水溝或專門挖的井相連,以便融水時及時排出或由設在窖外的井口抽出。窖頂有屋宇上覆,一般長七丈一尺,寬一丈九尺,柱高七尺,梁五道。
    磚窖的修建方法十分特殊,用城磚壘砌灌漿,表麵貼沙滾子磚,抹以石灰泥,再碼以筒瓦。磚窖的四壁自下而上先砌五尺高的條石,再砌條磚至八尺半米高,然後起條磚拱券,形成拱頂。該處窖牆厚達七尺,使得冰窖隔熱效果極佳,縱使在炎炎夏日進入冰窖也覺得寒冷難耐。
    朱載坖命令由內承運庫出銀,在遵化鐵廠營建大型的冰窖,在冬天就去梨河上遊的冰塊予以儲存起來,以供夏天給這些工匠解暑用,朱載坖還明令規定,冰窖所儲之冰,隻準用於遵化鐵廠的工匠解暑,任何其他衙門敢於擅自使用,即行逮治,削籍不用。
    同時朱載坖還下令,不僅是遵化鐵廠,還有軍器監下屬的各個大型工場,朝廷的大型工場等,都要修建冰窖,用於給這些工匠夏季解暑之後,吩咐完這些之後,朱載坖和申時行就駐蹕於遵化縣,遵化縣令趕緊將縣城中最好的宅院給朱載坖騰出來,同時安排飲食。
    朱載坖對於飲食到沒有那麽講究,而是詳細向遵化縣令詢問相關的情況,遵化原本在大明吏部屬於極邊要衝之地,既緊鄰大明邊牆,又極為貧瘠,一年的賦稅加起來也沒有多少,而且還風險極大,一旦北虜入寇,縣令是有守土之責,要是失陷城池,死則死矣,一旦脫逃,那大明律可不是說著玩的。所以這個遵化縣令一向不是進士們的去處,雖然現在遵化不存在北虜威脅了,但是仍舊是一個窮縣。
    從這個縣令朱載坖就知道,他是山東人,原本是個舉人,屢試不第之後參加了吏部的大挑,從教諭做起,十六年才得以遷轉至正七品知縣,成為了百裏侯,即便是成為了百裏侯,還是一個進士們都不願意來的地方,不過據申時行介紹,遵化縣這兩年考績都是上中,端的是不錯。
    而且這個知縣熟知庶務,對於遵化的情況十分了解,朱載坖仔細詢問,他都能對答如流。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