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0章 楚藩逆案天子怒四)

字數:2749   加入書籤

A+A-


    對於楚王不是恭王之子的這個流言的由來,雖然現在沒有廠衛並沒有明確的說法指正是誰,但是和兩次暫攝府事的武岡王肯定是有密不可分的關係的。
    按照宗室們的奏疏所言,這並不是宗室們第一次對楚王的身份問題提出質疑了,在武岡王攝理府事期間, 王如訓屢次想要揭發,但都被武岡王阻攔,然後又有儀賓汪若泉奏聞,行下撫按勘明。
    按照宗室們的奏疏所言就是:“永安、崇陽等八王、將軍中尉儀賓等二百九十餘位員共忿之,具申大義,正欺罔,公呈呈巡按陳公,下武、漢兩府究審,問出汪若泉等得贓造謗情真,欲參究,武岡王日夜計浼,又各官恐連累,卷沉未結。”
    按照這些宗室們的說法,上一次宗室們對於楚王的身份提出質疑,是武岡王極力維護楚王,才使得楚王能夠過關,而且作為暫攝楚府的郡王,對於這些事情不能說知之甚詳,起碼比一般的宗室要了解的更多,所以朱載坖這次也將武岡王傳喚到京師來,要弄清楚此事的始末。
    不過朱載坖更加感興趣的就是為什麽當日武岡王會極力的維護楚王,是出於什麽目的。
    要知道,雖然這次對於楚王身份的質疑無果而終,但是對於楚王的打擊是很大的,看起來有了宗室的支持,加上撫按官員恐牽連,將此案壓下,認為華奎二人乃假的聲音便占了下風。此事雖因此沒有明確的結果,但是認為華奎乃假王的輿論卻一 直在傳播擴散,這種輿論也成為暗流,時刻湧動在部分宗室成員之中,楚王的地位和威信因其身份問題被大大動搖了,最終在楚王和宗室矛盾加劇的今天,對於楚王身份的質疑又再次爆發了。
    對於此案的情況,朱載坖通過廠衛總算是有所了解了,但是說實話,即便是現在,朱載坖也不能夠有個初步的判斷,說楚王到底是真是假。廠衛對於楚藩宗室和湖廣官員們的調查中,以為真者有之,以為假者有之, 模棱兩可者亦有之,案件以外之人以及後來之人,多是靠流言傳說和主觀臆斷而 下結論,並無確鑿證據,既無法證偽,也無法確定,這就是此案的痛苦之處,也是所有類似的宮闈之案的通病。
    由於此案發生在深宮之中,又過了這麽長的時間,證據湮滅,流言四起,所以很多時候是雙方都沒有足夠確鑿的證據,使得這種案子極難處理。
    朱載坖問道:“陸繹、馮保,你們有什麽說的啊?”
    麵對朱載坖的詢問,他們兩人都不敢明確的回答此事,朱載坖說道:“無妨,隻在此間說說罷了。”
    陸繹這才說道:“陛下,以臣之愚見,若是楚王為假,且有真憑實據,為何此案能延宕十年?恐怕宗室們早就鬧得天下皆知了吧?”
    這確實是個很有意思的問題,如果說指控楚王的證據已經是非常確實的話,武岡王作為暫攝府事的郡王為了逃避自己的責任或者說為了從中謀取更大的利益,選擇將此事壓下去確實是有可能的,但是地方撫按官員是絕對沒有動機配合武岡王將此事壓下去的,所以陸繹的看法是宗室們至少是沒有過硬的證據指控楚王為假。
    這個看法和朱載坖的看法不謀而合,朱載坖也認為指控楚王為假的證據是不充分的,否則的話此案也不可能拖延到今日了,畢竟事涉宗藩,大明朝廷不可能對此事置若罔聞的,地方官府之所以選擇和武岡王一道在之前將此事壓下來,還是因為宗室們的證據不夠充分,畢竟是要指控一位親王為假,必須要有足夠的證據才行。
    朱載坖一方麵命令廠衛再加強對於相關情報的搜集,另一方麵則是再次召集閣部重臣們商量應該怎麽處理此事。
    現在涉案的人證物證不久之後就會帶到京師來,朝廷應該怎麽處理此事,確實是要考慮的事情了,宗室劾奏一位親王血脈存疑,在大明還是從未有過的事情,到底應該怎麽處理此事,朱載坖一時半會兒也有些頭昏。
    首輔張居正認為,這畢竟是皇室的醜聞,不要大張旗鼓的為好,對於朝廷來說,一方麵要派遣重臣幹吏審斷此案,以示朝廷大公無私之意,另一方麵也要控製此事的範圍,不要搞得沸沸揚揚,天下皆知,所以本案的審理還是不宜公開的為好,尤其是要避免科道言官對於此事的胡亂參與,免得到時候泄露案情,導致天家顏麵受損。
    朱載坖對此深以為然,再怎麽說這也是天家之事,搞得天下皆知朱載坖自己也沒什麽臉麵,重點是誰來主審此案,這個人選就極為重要的,因為此次朝廷不準備公開審理,那麽主審官員的人選就很重要的,主審官員若是能夠是天下皆知的清廉耿介之士,那麽他們得出來的結論就能夠使得天下信服,反之則不能使得天下人信服。
    張居正雖然沒有明說,但是他想推薦誰已經是呼之欲出了,朱載坖笑著說道:“海卿,首輔這是在推薦你呢!”
    朱載坖當然明白張居正想推薦誰,而且朱載坖也認為,恐怕隻有海瑞擔綱領銜主審此案,才能夠使得天下人信服,其實海瑞是不想去審這個案子的,這種東西,事涉宗藩,案情就晦暗不明,十分的麻煩,但是海瑞也知道,自己這個左都禦史,恐怕是很難逃避此事的。
    海瑞向朱載坖提了兩個要求,第一是推薦右僉都禦史溫純陪審,還有大宗正鄭王朱厚烷也要參與審理此案,第二就是海瑞隻負責將此案的各種情況審明查實,若是由於年深日久,一些事情無法做實,海瑞也隻能將實情上奏朱載坖,由朱載坖自己聖裁。
    對於海瑞的的兩個要求,朱載坖在思考之後都予以答應了,隨後朱載坖下達詔令,以左都禦史海瑞主審,右僉都禦史溫純、大宗正鄭王朱厚烷協審,因為事涉宗藩,就在宗人府審理本案。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