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5章 楚藩逆案天子怒九)

字數:2671   加入書籤

A+A-


    朱載坖問道:“卿等的意思,是過繼一個楚王?”
    這種事情在大明並不罕見,甚至就在楚王一係中也有因為絕嗣而奏請朝廷從旁係予以過繼的先例,但是隨著新的宗藩條例的施行,大明收緊了對於藩王繼承的政策,按照之前製定的宗藩條例:以封爵重事,自今王無庶子,許次及者以原職奉祀,不許弟、侄冒請封襲,有朦朧奏擾者,內外輔導官治罪。
    基本上以條例的形式禁止了這種過繼的形式,就是為了控製藩王的數量,而且楚藩是大藩,宗室眾多,要是朝廷宣布要從楚藩中擇立一個新楚王的話,楚藩的宗室們肯定會為了此事再度搞得不可開交,這點朱載坖是很清楚的,所以朱載坖對於此事是比較抗拒的。
    而且楚藩還是太祖親封之藩中比較特殊的一藩,第一代楚王是朱楨,朱楨出生時,太祖正統兵討伐陳漢,大軍包圍武昌城。就在破城前夕,太祖接到第六子出生的消息,大喜,於是許下諾言“兒及長、即以此城封之!”所以朱楨長大後,便因此被冊封為楚王,封藩湖廣武昌府。
    這事是記載在太祖實錄中的,如果朱載坖將楚藩予以廢除了的話,恐怕對於朱載坖來說有些說不過去的,而朱載坖有不願意再從楚藩中擇立一個楚王,現在在朱載坖眼中,整個楚藩都沒有什麽好鳥,令他十分厭惡。
    張居正於是建議道:“陛下,若楚王之事一時不能定下來,那就先處理這些宗室。”
    張居正的意思很簡單,朝廷必須有所態度,否則的話,地方的宗室可能有樣學樣,搞得朝廷防不勝防,所以朝廷必須要作出反應,內閣的意思是對這些宗室予以嚴懲,以警示天下的宗室,讓他們不要輕舉妄動。
    朱載坖於是正式下達上諭:“楚藩訐奏事情年遠無據,仇口難憑,不必再勘,著部院分別議處,奏來定奪,毋縱毋枉。且各郡王當時何故保結受爵,以後何故聽其約束,及至今日,乃隨眾囂嘩,朕審理揆情,前斷已盡,不必再行勘問,使天下諸藩謂朕無親親之情,此奏必有主使之人,把持諸王,以致漫無主張,再來搖惑,必重典繩之,以為天下宗室者戒。”
    朱載坖的上諭說明了幾個問題,第一就是朱載坖要求對楚王一案停止勘問,原因是年遠無據,也就是說朝廷主要是因為無法獲取足夠的證據,才停止勘問的,而不是勘問出了結果證明楚王是真王,楚王是假王的嫌疑仍然沒有擺脫。
    但是朝廷現在想要處分的是這些宗室,因為他們以下犯上,而且上下串聯詰奏,這是朝廷所命令禁止的,所以朱載坖首先是要處分他們。
    經過禮部、刑部、都察院、宗人府等相關衙門的商議之後,認為這些楚藩宗室眾多,剽悍成俗, 宜示懲戒,經過朱載坖禦批同意之後,對於這些上疏鬧事的宗室,最終的處分結果是:“華越素行凶悖,今又汙蔑親藩,本宜重處,姑降為庶人,押發高牆,禁錮終身;蘊鈁與英嫶等俱降為庶人,蘊鈁等俱拘住閑宅,華堅姑降一等,文湘等行該府重戒收管。蘊鑘等革去祿米三分之一, 終身不許奏複。其餘罰革祿米一年,該府量加戒飭,英?等姑免究,袁煥、林槐等俱照例永遠充軍。”
    對於這些上疏言事的宗室,朝廷予以嚴懲,理由很簡單,就是他們前後態度不一,由欺騙朝廷的嫌疑,右副都禦史溫純就認為,這些宗室們在之前汪若泉奏告案中又聯合保奏楚王華奎,而現在這些郡王堅持認為楚王是假的,前後態度矛盾,所以他們的質疑並不能作為楚王是假的證據,隻能反映出這些郡王受到相關輿論的影響,或是與楚王有新仇舊怨,意圖表達不滿。
    朝廷的嚴旨下達之後,朱載坖以聖諭的形式通知天下的宗室們,要他們安分守己,不要多生事端,對於朝廷的斷然處置,這些宗室們都明白朝廷的意思,朝廷希望這些宗室們保持穩定,不要搞事情,隻要是宗室搞事情的,朝廷都不會容忍的,楚宗一案就是現例子,雖然楚王現在並沒有擺脫假王嫌疑,但是朝廷仍舊要重處楚藩宗室,以儆效尤。
    當然,現在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怎麽處理楚王了,朱載坖和輔臣們都很清楚,不能放他再回到武昌了,否則必然再度激化楚王和楚藩的矛盾,何況他現在並沒有完全洗脫嫌疑,放他離開是顯然不可能的,但是應該如何安置他,就是一個很麻煩的事情了。
    朱載坖在兩天之後給內閣遞了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徐、越如何?”
    看起來似乎是朱載坖考慮給楚王移藩,將楚王移到徐王、越王的封國去,但是閣臣們很清楚,朱載坖一向也喜歡打些啞謎,肯定是不是表麵上的意思,張居正首先反應過來了,朱載坖的意思是如當年徐王、越王之故事將楚王長期留在京師。
    但是當年的徐王、越王都是由於特殊情況的,徐王朱允熙,是懿文太子朱標次子,初建藩南直隸徐州,未就藩。成祖靖難成功後,降封朱允熙為敷惠王,和其母懿文太子妃即建文帝呂太後)一起居住於懿文太子陵,為其父懿文太子朱標守墓。永樂二年,成祖改封朱允熙為甌寧王,奉懿文太子之祀。永樂四年,朱允熙居所突發大火,他躲避不及,被大火燒死。故而他雖然有封,但是實際上從未正經建藩過。
    越王朱瞻墉,建藩浙江衢州府,但他一生都在京師居住,沒有就藩。正統四年,朱瞻墉在京師薨逝,沒有子嗣,越國被廢封。
    這兩位確實是一直都呆在京師的,但是他們都是有特殊情況的,當然現在楚王也確實算有特殊情況了,似乎就將楚王就這麽留在京師裏麵,也未嚐不可,所以張居正具奏上疏,認為可以在京師為楚王營建王府,令其長居京師。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