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3章 藩府遷移宗室新七)
字數:2580 加入書籤
朱載坖收到陸樹聲的奏疏之後,對於陸樹聲的奏疏很滿意,陸樹聲的這份奏疏,不僅是為此幼妹,說理清晰,更重要的是罪名找的很準確,不愧是禮部尚書,專業對口,其他官員們上疏彈劾的,要麽就是說秦王違例求封,違例求封這種事情,對於一個親王來說,實在是太小的事情,朱載坖即便是做實了此事,又能把秦王怎麽樣,大不了申斥一頓,罰點俸祿了事。
朱載坖要的顯然不是這樣,朱載坖要的是敲山震虎,通過嚴懲秦王來震懾其他的藩王,所以僅僅是個違例求封是不夠的,至於其他官員所彈劾,由有些過於牽強了,陸樹聲所參劾的這條,就非常合適,首先就是和秦王的所作所為是吻合的,什麽叫擅紊祖宗成法,濫開孽庶覬覦。
就是對朝廷宗藩條例的不尊重和藐視,同時使得這些小宗對大宗產生覬覦,這是決不能容許的,陸樹聲在奏疏中稱:“秦王欲以一朝之特旨,易二百年來遵行之舊章。幸門日開,雖視為一時之權宜,而其末流有莫知底止者矣。毋使天下後世謂藩封之壞自臣等而始,是臣等所不禁為此喋喋也。”
陸樹聲一下子就點出了秦王此舉最大的問題,就是試圖變易大宗小宗了,因為秦王的父親是在秦王絕嗣之後繼任秦王的,他原本的爵位僅僅是一個奉國中尉,秦王的庶兄按例隻可受封奉國中尉,晉封鎮國將軍已屬違製,再想加封更是錯上加錯,這是有關宗法的問題,萬萬馬虎不得的事情。
而且宗室中這種情況是很普遍的,前麵的不說,從宗藩條例出台後,包括秦藩在內共有九府屬於小宗入繼,這其中有三家隻有庶子沒有嫡子,若準了秦王的請封,其他兩家必然會群起而效之,如此就會多出三家郡王,輩複一輩,王爵必然會泛濫。
而且秦王明明知道宗藩條例的規定,但是四年內七次上疏,顯然是明知故犯,而且他還想把此事引到世宗皇帝身上,其心殊不可問!
這點也是朱載坖最不能容忍的地方,他媽的嘉靖人都在永陵裏消停的長眠了,你還準備讓人家死後不安生,真當朱載坖不存在是吧。秦王的情況和嘉靖當初的完全不一樣,嘉靖當初是奉武宗遺詔即位的,而且這個遺詔確實是有漏洞的,武宗遺詔隻說了讓嘉靖繼位,並沒有說讓嘉靖入嗣,這也是後來嘉靖的大禮議能夠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而嘉靖上車之後做的第一件事自然就是關門了,在嘉靖朝就把這個漏洞給修複了,嘉靖年間的製定的宗藩條例裏麵就明確規定了,大宗絕嗣,小宗入嗣大宗,然後才能繼承爵位,作為對於這些問題有深入研究的嘉靖,肯定會把這些漏洞給全部堵上,按照現在的宗藩條例,除承襲外,其餘不準加,封照原封世次授職,因為現在的入繼,首先就要將入繼這入嗣大宗,相當於過繼到大宗裏去,從宗法上說,他已經和他原本的家庭沒有關係了,所以這種請封,不僅僅是違反宗藩條例,更是破壞禮法製度。
不僅如此,陸樹聲在奏疏中還陳述道:“封一郡王,即有一郡王之銀冊、銀印,又有郡王妃之銀冊,又有教授、典膳、民旗、民尉俸給供應等項銀。今當內外公私萬分匱竭之秋,臣部每為王府題覆極力磨勘細至,名糧不敢輕與。今此一事,不獨秦藩,更有諸藩,不惟國典,尤關國計。”
秦王的這種違製求封,還會對朝廷的朝廷造成嚴重的負擔,大家都來求封,朝廷也吃不消啊,而且秦藩又是首藩,天下諸藩所望者,必須加以嚴懲,以絕諸藩之望。
朱載坖當即向陸樹聲的奏疏下閣部商議,同時討論應該怎麽處理秦王,朱載坖的態度其實是很簡單的,能讓你上去,就能讓你下來,內閣隨即上疏認為:“該藩庇邪抗旨無人臣禮,覬覦王爵,展轉瀆擾,亟當問擬具奏,立置諸法,斯保全該藩之善道也。”
內閣的看法也很簡單,內閣認為秦王的做法顯係抗旨,宗藩條例已經施行多年,作為親王之首的秦王,怎麽會不知道朝廷對於封爵的要求呢?明知故犯,是絕對不能饒恕的,而且對於秦王的行為,內閣認為是覬覦王爵,再加上一個抗旨不尊,無人臣之禮,隨便做實一個,都夠秦王喝一壺的。
朱載坖知道,張居正一向對這些藩王沒有什麽好感,隻要被他逮住機會就要狠狠地收拾他們,這次也不例外,朱載坖於是當即禦批道:“惟名與器不可不重也!事涉名器,朕不敢不重。然秦藩乃班首之藩,朕須得有親親之仁,著錦衣親軍、駙馬都尉許從誠一道將秦王好生看護解到宗人府明白問話。”
朱載坖當即就給秦王在宗人府大酒店開好了房間,朱載坖以雷霆手段處置秦王,就是要讓這些藩王們認清楚這個道理,現在不是大明初年了,藩王們有兵有錢有糧的時代已經過去了,現在的藩王們,雖然地位尊崇,但是已經沒有任何政治權力和跟朝廷叫板的本錢了,麵對朝廷的命令,除了乖乖就範之外,沒有蒂塔路可選。
朱載坖隨即派出行人司行人,向周、沈、晉三藩傳達了朝廷對於秦藩的處理決定,同時向幾位親王征求意見,移藩是不可避免的了,但是朝廷可以答應藩王們一些不算太過分的要求。
三位藩王們向朝廷上疏,請求朝廷準允他們移藩之後,經朝廷批準,可以回到原來的藩府,去祭祀自己的先王,對於這點,朱載坖認為是人之常情,可以準允,同時規定了時間,每次在原來的藩地,可以待六個月,但是隻準宗室不過三十人,不能都以祭掃為名,跑回原來的封地,這成何體統。
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在原來封地上的財產問題。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