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4章 欲解錢荒奇謀出二)
字數:2520 加入書籤
而張四維在收到朱載坖的回複之後,隨即和楊俊民聯係,商量應該怎麽處理東南的錢荒問題,張四維和楊俊民很清楚,晉商們雖然有較強的實力,但是麵對整個東南和龐大的東南商人,還是力有不逮的,要是在東南全麵的投放銀錢和製錢,恐怕先耗不過的肯定是這些晉商們,所以必須重點突破。
張四維在和楊俊民商量之後認為,應該在一些重點地域投放銀錢和製錢,短時間內就將這銀錢比價打下來,從而緩解這些地方的錢荒,然後以點帶麵,解決大明東南的錢荒的問題。
其實張四維和楊俊民很清楚,他們的目的就是逼迫東南商幫不再收購市麵上的銀錢,使得銀錢可以正常流通就行了,但是這點也是不容易做到的。
東南是什麽地方,是大明的腹心之地,經濟最繁榮的地方,每天在這裏流動的銀兩以百萬計,這麽多的銀子,要想將整個東南的金融市場都是解決,是顯然不可能的,張四維在和楊俊民等人商量之後決定在東南的重要城市投放銀錢,以穩定整個東南的銀錢市場。
首先自然是南京了,作為大明的留都,南京在東南的地位是人所共知的,南京的穩定與否,不僅僅關係著東南,更是直接關係著朝局,所以首先要穩定的就是南京的市場。
其次是蘇鬆兩府,這次是大明最富庶的地方,也是東南豪商聚集的地方,也是這次朝廷要重點應對的地方,還有就是杭州、淮安、寧波三地,杭州是僅次於蘇州府的要地,淮安是運河、鹽政的樞紐,寧波是大明東南重要的港口,隻要能夠控製住這些地方的銀錢比價,對於朝廷來說就算贏了。
不過這也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需要巨額的資金投入,張四維、楊俊民已經在自己計算能夠調動的資金有多少了,朝廷方麵,朱載坖從內承運庫撥製錢一百萬貫,預售鹽引加上兩淮鹽政積存的銀錢,有一百四五十萬元,鈔關能夠動支的銀兩差不多有四五十萬元,當然朝廷的鑄幣廠後續應該也能夠鑄造一些銀錢解運過來,但是數量能有多少,尚且不能夠確定。
張四維算過了,朝廷這邊,現在馬上能夠動支的,也就是三百萬左右,張四維要求晉商們最少要準備七百萬的銀錢,湊足一千萬備用,這可不是小數字,從朝廷發行銀錢和製錢以來,以供就鑄造了六七千萬之數,張四維要將其中的七分之一掌握到自己手中來,其難度可見一斑。
在張四維、楊俊民等人積極籌劃的時候,東南的商人們也在積極的籌劃,對於張四維的底牌,他們也摸得很清楚,張四維能夠動支的朝廷銀錢,最多三百萬,如果張四維隻有三百萬的話,那他就輸定了,但是東南的商人們也很清楚,現在可慮的是晉商票號的錢,晉商畢竟深耕票號、錢莊業務,還是擁有很雄厚的實力的,要是晉商下場幫忙的話,對於東南商人們可就麻煩了。
所以他們現在最擔心的也就是這點,最近他們都沒有進一步的將市麵上的銀錢予以收購,就是要積蓄力量,準備和張四維叫叫板,而且隨著張四維的督師大令,還有浙直等地官府的嚴令,再加上朝廷向東南轉運銀錢的消息傳播開來,東南的錢荒似乎是有一些緩解,市麵的銀錢又增加了一些,銀錢的比價也基本和戶部、少府監的比價差不多,看起來東南形勢有所好轉,物價也趨於平穩。
這使得楊繼盛、蔡國熙等人稍微鬆了一口氣,現在秋糧收獲在即,朝廷的賦稅也馬上就要開始征解了,對於地方官員來說,這是關係到他們烏紗的大事,尤其是今年試行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的省份,責任更是重大,地方官府不僅要將原本以實物征解的賦稅折色成銀兩解運太倉,而且要將人丁等折銀攤入田畝之中,同時將原本的徭役、雜泛差役和大部分的田賦也要折銀征解,每一畝土地應當征收多少,都要算得清清楚楚的,對於地方官府來說,是一個不小工程。
同時為了保障百姓手中有銀錢繳納賦稅,經過各布政使司與州縣衙門的統計,還有錦衣親軍駐地千戶所的密報,戶部、司農寺一道確定了今年朝廷收儲糧食的最低價格,戶部、司農寺與總督倉場衙門一道派遣官員到地方,與地方官府一道收購百姓手中的糧食、布匹、絲綢等物資,一麵收儲進朝廷的官倉之中,另一部分被運送到上海、天津等港口發賣給西洋人,所獲取的利潤用於補貼運輸的損耗的運費。
朱載坖和張居正在製定這次的賦稅征解則例的時候,一個重要的目的就是減少百姓的隱形賦稅,大明的田賦,看起來並不高,甚至於說很低,但是在實際的征解過程中,對於百姓仍舊造成了非常沉重的負擔,原因就是法外加征,在朝廷規定的賦稅之外,各級官府都會層層攤派,加百姓增加賦稅。
繳納本色有加耗,繳納折色有火耗,這使得百姓痛苦不堪,這些加耗錢糧往往比朝廷征收的正項錢糧更多,使得百姓根本無力承擔,而朱載坖和張居正實施的改革,主要目的就是要將百姓,尤其是農民的賦稅予以控製,同時以田畝作為征收的依據,使得地主們承擔更多的賦稅,增加他們兼並土地的成本,達到抑製土地兼並的效果。
所以這次的試行對於朝廷來說極為重要,朝廷要根據試行的結果及時調整稅率,既然保證朝廷的正常運轉,又要減輕百姓的負擔,所以其實了兩方麵的改革同步進行,第一是建立地方財政,在各省府州縣實施預算決算製度,將地方官府的行政成本,地方的各項營建也考慮進去,第二就是賦稅製度改革,將一應火耗、加耗全部取消,減輕百姓的負擔。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