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5章 欲解錢荒奇謀出三)
字數:2563 加入書籤
作為內閣輔臣的張四維當然是深知朱載坖和張居正的意思的,他們很清楚,現在對於張居正和朱載坖來說,新政是他們兩人都很關注的事情,尤其是張居正,這關係到他能否在首輔的位置上坐穩,張居正已經不止一次的在書信中暗示張四維了,在必要的時候可以動用官軍或者以官府的力量嚴厲打擊這些錢莊票號。
但是張四維很清楚朱載坖的想法,在出鎮南京之前,朱載坖和張四維深談過一次,對於如何處理東南的錢荒,朱載坖有自己的看法,朱載坖這次不準備上來就動用官府、官軍甚至錦衣親軍這樣的暴力機器,因為這樣會影響東南地區的問題,現在東南是大明賦稅的主要來源,無論是兩淮的鹽稅還是東南海關的關稅,對於大明朝廷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所以朱載坖希望保持東南的穩定,使得朝廷的收入能夠保證。
同時,朱載坖也認為朝廷不能一遇到事情就想著動用官軍,使用暴力,之前朱載坖是沒有辦法,為了破局才這麽幹的,現在朝廷的力量和朝廷對於地方的控製已經遠遠強於之前了,朝廷應該嚐試用其他辦法來處理這些問題,動用刀兵,那是迫不得已的手段。
張四維也認為不應如此,所以這次他出鎮南京,希望能夠通過自己的一番謀劃,將此事予以解決。
而在張四維的命令之下,東南各地官府的正印官也和自己轄區的錢莊票號還有豪商們商談此事,官府的意思很簡單,就是希望這些東南本地的錢莊票號和豪商們向市場上投放一些銀錢,以維持銀錢比價保持在朝廷規定的官價上,同時要求這些錢莊票號不要再吸收市麵上的銀錢了。
對於官府的這個要求,這些錢莊票號的掌櫃們則是紛紛向官府大倒苦水,聲稱他們手中也沒有多餘的銀錢,而現在朝廷的各種賦稅,都是需要使用銀錢的,朝廷也已經再三強調廢兩改元,民間不準使用散碎銀兩交易,他們自然是不敢違逆朝廷的意思,但是錢莊票號經營的就是銀錢生意,沒有銀錢,怎麽做生意?總不能讓他們餓死吧?
他們反倒向朝廷訴苦來了,他們認為朝廷的廢兩改元推行的太過於激進了,應該還是元兩並行的好,也就是既袁旭朝廷的銀錢流通,也允許散碎銀兩流通,對於他們的這個訴求,張四維自然是予以斷然拒絕,朝廷之所以要推行廢兩改元,就是要將鑄幣權牢牢的控製在朝廷手中,朝廷可以通過控製銀錢的鑄造來調控物價,還可以借此獲取錢息。
一旦再次實行兩元並行,不僅使得朝廷的信用徹底破產,還會使得朝廷再也無法控製市場上的貨幣和物價,這對於百姓們來說簡直是滅頂之災。
張四維很清楚,自戰國以來糧商們就知道囤積居奇、賤買貴賣,他們趁百姓在交納賦稅之際故意壓低糧食價格收購,在青黃不接乃至荒年饑歲高價出售糧食。這種行為使百姓僅靠出售糧食很難支付朝廷的賦稅,即使能完全支付百姓也會在支付後出現生存危機。
朱載坖和大明朝廷之所以要推行廢兩改元,就是要將貨幣收歸朝廷,免得這些豪商地主通過自己窖藏的白銀,製造銀荒,或者通過大量向市場投放白銀來哄抬物價。
尤其是他們窖藏白銀,使得大量的貨幣不能夠進入流通,才是一個十分頭疼的事情。
中國自古就有窖藏貨幣的習慣,而在大明,這一風氣更是極盛,原因無外乎兩點,白銀被窖藏一方麵是由於白銀是一種貴金屬,相較於大明寶鈔和銅錢具有保值增值的能力,可以隨時用於應對急需的貨幣。大明之前所用的寶鈔,實在是一言難盡,朝廷濫發寶鈔,變相掠奪民間的財富,這種行為使得朝廷的信用喪失,百姓的財富沒有任何安全的棲息地,也沒有辦法來保護其資產不被通貨膨脹所吞噬。在這種情況下,窖藏金銀就成為富戶最好的保障其財富的手段。
由於白銀本身具有極高的價值,而且在將來的任何時候都擁有同等的兌現能力,擁有很強的儲藏財富的功能,這一特性成為了醫治百姓擔心財產流失的一劑良藥,因此在大明上至皇帝下到普通民家,窖藏白銀成為一種風氣,使得大量的白銀並沒有進入流通。
這富戶們儲藏有成千上萬兩白銀。通常為了安全,都是將這些銀條、銀錠埋入地下。富戶的行為使得市場上的白銀緊缺,流動不足,這又進一步促使普通的中產之家也要窖藏白銀,如此惡性循環,使得很大一部分白銀一窖永藏,很難在回到市場上進行流通。
另外一個方麵就是白銀很難被朝廷直接控製,在之前的情況下,白銀的來源主要依賴海外的白銀市場,所以大明白銀的流通要靠海外不斷進行輸血才能得以維持。朝廷也無法控製,正是由於白銀主要依靠進口,且供應常常受到海外國家一些因素的影響,百姓對白銀的保值功能更加看重,這在一方麵進一步促使白銀窖藏的一發不可收拾。
這使得朝廷對於貨幣的壟斷權完全喪失,對於地方,尤其是經濟的控製能力也大為減弱,這是朱載坖所不願意看到的。朱載坖從即位以來就是一直推行的是加強朝廷對於地方的控製,不僅僅是在行政上的控製,更重要的就是在經濟對地方加強控製,朱載坖絕不會在容許之前情況再發生了,朝廷對於貨幣鑄造的壟斷必須重新建立起來。
這才是朱載坖一力推行廢兩改元的原因,所以張四維是很清楚的,朱載坖絕不可能接受所謂的兩元並行的建議,既然東南的這些錢莊票號已經擺出了不合作的態度,那麽張四維也要按照自己之前所製定的辦法行動了。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