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6章 欲解錢荒奇謀出四)
字數:2760 加入書籤
眼下馬上就是賦稅的征解時間了,這也是這些錢莊票號們為什麽這麽強硬的原因之一,他們很清楚,朝廷現在推行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從本質上來說就是大規模的進行折色,這也是張居正從擔任首輔以來就一直推行的政策,他們很清楚,這關乎張居正能否坐穩首輔的位置,所以說他們認為可以借此拿捏張居正這個首輔,進而影響到朝廷的決策。
但是很顯然他們打錯了算盤,且不說張居正這個首輔有沒有這麽好拿捏,廢兩改元是朱載坖推動的重要改革措施,而且也確確實實給朝廷帶來了巨大的實惠,別的不說,每年二百多萬元的錢息就是最好的證明,他們想要朝廷變易國策,問過朱載坖了嗎?問過戶部尚書鄢懋卿、少府卿張守直的意見嗎?
朝廷現在已經不是當初那個朝廷了。從開海以來,大明的朝臣們見識了開海帶來的巨大利益,還有海外豐富金銀來源,現在朝廷從海關和倭國可以獲取穩定的金銀來源,這就使得朝廷可以利用這些金銀和銅料來鑄造貨幣,重新掌握鑄幣權,而且鑄幣所帶來的豐厚利潤也使得朝廷收益匪淺,現在怎麽可能放棄呢?
朝廷已經深刻的認識到了,沒有準確的財政製度和財政調控能力,甚至沒有自主發行貨幣的能力而是把貨幣供應全然委托於海外貨幣市場, 那麽朝廷就喪失了對經濟根本的控製能力,也喪失了對海外壟斷的貨幣市場的幹預能力。這些能力喪失的結果就是朝廷力量的日漸衰弱,百姓因深受剝削而日益貧困,社會也會變的動蕩不安。
很多大明的官員已經意識到了,鑄幣絕非小事,喪失鑄幣權的後果就是朝廷權力的削弱,這種至關重要的權力的削弱導致的社會失控,使得朝廷對於地方的控製喪失,在這種情況之下,再向朝廷放棄鑄幣,是絕不可能的。
而在鬆江府,致仕在家的前首輔徐階正在自家的庭院中休息,已經八十多歲的徐階精力早就大不如前了,這兩年一般都是休養不問世事,而今日徐家的大門外卻是聚集了不少的人,而且他們都是鬆江城內有頭有臉的人物,徐階的次子徐瑛輕輕走到徐階身邊,問道:“父親,有一幫鬆江的富戶在門外求見。”
徐階放下書,眯著眼睛逗弄著趴在自己身邊懶洋洋曬太陽的一隻橘貓,等了一會才說道:“老夫病重,外客一律不見!”
徐瑛隻得出去將這些人都請走了,徐階病重的消息傳開之後,東南的官場為之一震,徐階是什麽人?是大明現在的元老忠臣,兩朝首輔,門生故吏遍布天下,收到消息之後的楊繼盛立即從蘇州趕赴鬆江,探望自己的老師,楊繼盛以浙直總督和徐階的門生身份上門探望,自然是能夠進入徐家的。
當楊繼盛看到徐階正在自家花園中修剪花草時,不禁苦笑著上前問道:“恩師這是為何啊?”
徐階這才回頭笑著說道:“仲芳來了啊,老夫隻是不想被這些人煩,才不得已出此下策的。”
楊繼盛當然知道徐階所說的這些人是哪些人,作為鬆江本地的豪門,徐家的消息是很靈通的,鬆江府地麵的事情,很少能夠逃過徐階的眼中,徐階當然知道他們來幹什麽,隻是徐階不想參與罷了,仆人送上茶之後,就剩下徐階和楊繼盛師徒兩人。
徐階問道:“仲芳,這天下第一總督的感受如何啊?”
楊繼盛隻得報以苦笑說道:“老師,如坐針氈,如臨深淵!”這倒不是楊繼盛誇張,對於大明的官員們來說,能夠做到浙直總督,自然是無比榮耀的,其地位之重要,不亞於部堂大員,但是浙直總督肩頭的壓力也是極大的,尤其是遇到朱載坖,他推行各種新政,往往是以浙直作為試點的,使得浙直總督承擔的壓力比一般的總督要大得多。
不僅要維護朝廷在浙直的利益,推動朝廷的各項新政得以推行,還要在地方和朝廷之間小心翼翼的平衡,這是非常之難的,楊繼盛也確實感受到這個總督不好做,徐階聽了楊繼盛的話,微微一笑說道:“你能這麽想,那就錯不了。”
對於楊繼盛,徐階還是很放心的,師徒兩人都是老官僚了,徐階當然知道現在楊繼盛所麵臨的情況,那些人來找徐階,所為何事,徐階是很清楚的。
徐階說道:“張蒲州這個人,頗有當年楊惟約的風采啊。”
對於徐階的這個評價,楊繼盛還是很驚訝的,楊博是何等樣的人物?嘉靖朝公認的人傑,若非是因為其三甲出身,內閣絕對有他一席之地,徐階認為張四維有楊博當年之風,這個評價可不低了。
楊繼盛笑著說道:“老師說的是,張閣老到任之後,雷厲風行,倒是使得這些錢莊票號有所收斂。”
徐階聽後隻是笑笑,徐階說道:“叔大之後,恐怕就是張蒲州了,仲芳你和他多接觸是好事。眼下的事情,仲芳有方略嗎?”
說起此事,楊繼盛也有些苦惱,現在市麵上缺乏銀錢,張四維雖然胸有成竹,但是楊繼盛還是有些憂慮的,畢竟他是對浙直負責的官員,一旦出了問題,楊繼盛是首當其衝要承擔責任的。
楊繼盛向徐階說了自己的憂慮,徐階說道:“仲芳啊,兵法有雲,實則虛之,虛則實之,虛實之間,就是為政之要,至於其他的事情,老夫就不便多言了,仲芳隻要讓他們不再來煩老夫就行了,這句話你也帶給張蒲州。”
楊繼盛趕緊答應下來,楊繼盛神色悲戚的出了徐家,使得徐階病重的消息被坐實了,看來徐家是指望不上了,這些富戶們隻能自己商量對策。
而楊繼盛也趕赴南京,向張四維轉告了徐階的話,張四維聽後說道:“徐閣老果然是大才,竟洞見本閣之謀了!”
喜歡隆慶中興請大家收藏:()隆慶中興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