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人定勝天
字數:5200 加入書籤
劉禪靜靜地端坐在守靜堂內,目光凝視著前方,思緒如潮水般翻湧。他的腦海中不斷浮現出曆史書上所記載的那些過往歲月,而此刻身處於這片充滿故事的實地之中,那種感受愈發顯得與眾不同。
遙想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懇請諸葛亮出山相助之際,劉禪方才呱呱墜地不久。實際上,劉禪並非劉備的長子,在其漫長的戎馬生涯裏,曾多次經曆骨肉分離之痛,許多孩子都不幸在戰亂中走失,其中就包括劉平。然而,命運似乎對劉禪格外眷顧,讓他得以在亂世中安然無恙。這一切都要歸功於那位勇猛無畏的戰將——趙雲。正是趙雲在關鍵時刻挺身而出,拚死保護,才使得年幼的劉禪未被亂軍擄走。
自劉禪誕生以及諸葛亮出山以來,盡管他們也曾遭遇一些小小的挫折與困境,但總體而言,劉備的事業猶如一顆璀璨的星辰,逐漸升騰至巔峰狀態。昔日那個寄人籬下、窮困潦倒且僅有漢室宗親之名號的劉備,如今已然成功崛起,跨越荊州、益州兩地,雄踞一方,成為可與曹操、孫權分庭抗禮的霸主。正因如此,劉備對於這個福澤深厚的幼子劉禪自然是寵愛有加,甚至連賜予他的名字都是飽含深意、不同凡響。
事實上,早在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之前,劉備身旁從來都不乏各類人才。然而,盡管其麾下有眾多英勇善戰之士,但劉備所真正缺失的,卻是一盞能夠照亮前行之路的明燈。確切地說,劉備周圍並不缺少武藝超群、勇冠三軍的猛將,像關羽、張飛以及趙雲這樣的豪傑,皆可被視為縱橫於三國時期的頂尖戰將。他們在戰場上衝鋒陷陣、奮勇殺敵,威名遠揚。但與此同時,劉備卻始終未能覓得一位出類拔萃的謀士來為自己指點迷津,告訴他應當如何行事,致使此前劉備集團的諸多軍事行動顯得盲目而無序。
相比之下,曹操與孫權在這一方麵則優勢明顯。先說曹操吧,自他於陳留起兵伊始不久,便成功獲得了荀彧這位智謀過人的頂級謀士相助。荀彧憑借著自身卓越的才智和敏銳的洞察力,為曹操在政治及軍事等領域的戰略布局提供了極具價值的建議和指導。正是由於荀彧的存在,使得曹操在逐鹿中原的征程中步步為營、穩紮穩打。
再看孫權這邊,當他承繼父兄之業接管江東後,很快便將魯肅招致麾下。而後,君臣二人展開了一場意義非凡的“榻上之謀”。這場謀劃猶如東吳版的“隆中對”一般,不僅為孫權清晰地勾勒出了未來發展的藍圖與方向,更為東吳政權日後的崛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然而,劉備集團的軍事行動一直以來都顯得盲目無措。盡管他們懷揣著一個宏偉的目標——匡扶漢室,但對於如何達成這一目標卻茫然不知。就在眾人陷入迷茫之際,諸葛亮所提出的“隆中對”猶如一盞明燈,照亮了前行的道路,清晰地告知劉備應當采取何種策略來實現其心中的抱負。
簡單來說,這個戰略最開始需要劉備想方設法拿下荊州這一極其重要的地方,並將其牢牢掌控住,把它當作自己未來發展壯大的堅實基礎和根據地。緊接著,率領軍隊向西進發,全力以赴地去攻打並占領益州那塊土地肥沃、資源豐富的地區,從而更進一步拓展自身的勢力版圖。
在成功攻占這些地域之後,接下來就必須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心地去對已經奪得的領土進行精細管理和有效治理。在內部,推行仁慈的政策來對待百姓,盡力撫慰民眾的心,讓他們能夠安居樂業,心甘情願地支持新政權;而在外部,則要主動且積極地跟周邊的各個少數民族部落以及孫權等勢力展開交流合作,努力構建起友好和睦的外交關係,以保障後方局勢的安穩平靜。
一直等到各方麵條件都已經完全成熟之際,便可以巧妙地分配兵力,分成兩條路線同時向前推進。其中一條線路從荊州起兵,朝著北方奮勇征戰討伐;另一條線路則由益州直接挺進到中原地帶。通過這樣一種兩邊同時進攻的策略安排,可以營造出一種前後夾攻的強大態勢,給敵人造成巨大的壓力和沉重的打擊,使其難以招架,最終實現統一天下的宏偉目標。
可以毫不誇張地說,這番精心謀劃不僅僅隻是一份細致入微且詳盡無比的軍事藍圖,它更像是一套全方位、多角度且高瞻遠矚的政治綱領。
特別是在當時那樣一個風雨飄搖、動蕩難安、戰火紛飛且戰亂異常頻繁的特殊曆史時期,軍事力量的強弱往往會在相當大的程度上直接左右甚至決定著整個政治局勢的發展方向與最終走向。
不得不讓人深感欽佩和讚歎不已的是,曆經諸葛亮以及整個劉備集團所有成員夜以繼日、堅持不懈地拚搏奮鬥之後,最終他們竟然真的成功地將那聞名遐邇的“隆中對”當中所包含的絕大部分精妙構想都逐一轉化成為了活生生的現實。然而,要知道這一切實際上絕非易事,其中充斥著無數難以預料的變數。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就好比假設當年那場驚心動魄、波瀾壯闊的赤壁之戰,最終是以曹操一方勢如破竹、摧枯拉朽般大獲全勝而落下帷幕的話,那麽處於風雨飄搖之中的劉備集團,其命運又將會如何走向呢?他們是否還有哪怕一絲一毫的機會,可以在這驚濤駭浪般的亂世風雲裏覓得一線生機,從而得以繼續頑強地存活下去呢?這實在是一個讓人絞盡腦汁也難以想象的問題啊!
然而,古往今來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至理名言:“人定勝天”。這句話所蘊含的深刻哲理以及強大的說服力,無疑給了人們無盡的希望與鼓舞。正如在那艱難困苦的歲月裏,諸葛亮等一眾仁人誌士始終懷揣著堅定不移的信念,毫不畏懼地勇往直前。他們憑借著自身卓越非凡的聰明才智,以及堅韌不拔的頑強毅力,猶如在狂風暴雨中屹立不倒的燈塔一般,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麵對如此波譎雲詭、變化多端且充滿未知變數的複雜形勢,他們沒有絲毫退縮之意。相反,越是艱險越向前,在無數次生死攸關的緊要關頭,都能冷靜應對,巧妙周旋,一次又一次地化險為夷。終於,皇天不負有心人,經過漫長而艱苦卓絕的奮鬥曆程之後,他們成功地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如願以償地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並順利地實現了最初精心策劃、預設好的那些宏偉目標。
自古以來,世事皆有興衰之理,盛極必衰仿佛成為一種無法逃避的宿命。曾經如日中天、威震天下的劉備集團,在其發展至巔峰之際,因關羽痛失荊州而形勢陡然逆轉,自此便如那斷了線的風箏一般,急速墜落,且一路下行,厄運連連,接踵而至的失敗讓他們元氣大傷,實力銳減。
待到劉備病臥白帝城,含恨而終,其子劉禪繼位稱帝,諸葛亮謹遵先主遺命,肩負起輔佐幼主治理國家的重任。然而此時的大漢王朝已然風雨飄搖,僅剩下益州這一方彈丸之地苦苦支撐。據史書記載,彼時蜀漢的兵力至多不過十萬餘人,更有甚者經過詳細考證後認為實際僅有六萬左右。如此微薄的軍力,想要自保都堪稱艱難,稍有不慎便會麵臨亡國滅種之災。
但即便身處這般絕境之中,以諸葛亮為首的一眾忠臣義士並未放棄心中那份興複漢室、統一天下的宏偉壯誌。他們明知前路艱險異常,成功的希望渺茫至極,卻依然義無反顧地一次又一次發起北伐之戰,試圖力挽狂瀾,重振大漢雄風。這種百折不撓、永不言敗的精神,正是所謂的“壯誌不滅”!它猶如夜空中最璀璨的星辰,照亮了那段黑暗動蕩的曆史長河,也激勵著無數後人勇往直前,追逐自己的夢想與信念。
拉回紛亂的思緒後,劉禪緩緩地再次將目光投向這座莊嚴肅穆的守靜堂。他微微眯起雙眼,仿佛要透過那古老的牆壁和陳舊的擺設,看到曾經在此居住、操勞國事的那位智者——諸葛丞相的身影。
隨後,劉禪邁著沉穩的步伐走出客廳,站定之後,他環視了一圈圍聚在四周的眾人,聲音洪亮而莊重地說道:“諸位鄉親,相父的這座故居能夠被如此完好地保護至今,這全賴於大家齊心協力之功啊。朕在此,向各位深表謝意!”說罷,他向著眾人深深一躬。
眾人見此情景,心中皆是激動不已,紛紛高呼道:“陛下英明!”呼聲此起彼伏,響徹雲霄。
劉禪直起身來,接著說道:“朕以為,相父的故居不僅是一座建築,更是一種象征,它承載著相父的智慧與功績。所以,這座故居理應永遠留存於世,正如相父的偉大精神應當世世代代傳承下去一般。”眾人聞言,無不點頭稱是,眼中滿是崇敬之情。
緊接著,劉禪果斷地下令派遣專門的人員負責守護諸葛亮的故居,以確保其不受任何損害。安排妥當之後,他便開始在故居內四處隨意參觀起來。每到一處,他都會駐足凝視許久,腦海中不斷浮現出當年和諸葛亮相處時的場景。
不多時,劉禪結束了參觀,帶著滿心的感慨踏上了返程之路。一路馬不停蹄,終於在次日抵達了襄陽城。此時,荊州都督李嚴早已率領一眾官員出城三十裏,恭迎聖駕。
遠遠望見劉禪的車駕駛來,李嚴趕忙上前幾步,跪地行禮道:“臣李嚴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劉禪連忙下車,快步走到李嚴麵前,伸手扶起他,並親切地挽住他的手臂一同登上馬車。坐定之後,劉禪麵帶微笑,看著李嚴關切地問道:“正方先生近來可好?”
李嚴受寵若驚,趕忙回答道:“承蒙陛下掛念,微臣一切安好。”
劉禪哈哈一笑,拍了拍李嚴的肩膀,說道:“薑伯約前段時間率軍南征廣州,後方的糧草軍需等物資供應全都仰仗正方先生精心調度,先生當真是辛苦了,這份功勞朕可是銘記於心呐。”
李嚴謙遜地低頭回道:“陛下過獎了,此乃微臣分內之事,不敢居功。”
話說這荊州啊,在東漢時期,最初的州治所在地乃是武陵郡的漢壽縣。然而,待到劉表出任荊州牧之時,他卻毅然決然地將其遷至了襄陽城。
想當年那場驚心動魄的“赤壁之戰”過後,曹操、孫權以及劉備三方勢力迅速瓜分了整個荊州。即便如此,那曹操依舊固選定襄陽作為荊州的州治所在。
而劉備呢,後來又成功地從孫權手中借來了南郡,並把荊州的州治確定在了公安縣。不過呀,要說當時荊州最為重要且關鍵的城池,那還得是江陵無疑。至於孫權一方嘛,僅僅掌控著江夏郡而已,在此就暫且不作過多贅述。
時光荏苒,局勢變幻莫測。其後不久,東吳突然發動襲擊,以雷霆之勢一舉奪取了原屬劉備管轄治理的整個荊州地區。仍將江陵視作重要的州治之所。
然而,未過多少時日,孫權經過深思熟慮後做出決策,於鄂縣大興土木,營建新都,並將此城更名為武昌。與此同時,他還獨具慧眼,特意在此新設了武昌郡。鑒於這兩座城池之間距離頗為接近,所以在當時的那一段時期內,可以毫不誇張地說,荊州名副其實的核心重地實際上正是武昌。
歲月悠悠,風雲流轉。終於,在經曆了諸多波折與考量之後,孫權最終下定決心,將都城遷往建業。至此,江陵這座飽經滄桑的城市方才迎來轉機,重新恢複了昔日作為荊州州治的地位
喜歡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請大家收藏:()回到三國做皇帝:我劉禪稱霸世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