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字數:5514 加入書籤
至於以後可能養螃蟹、小龍蝦或者蝲蛄、黃鱔這些要麽長腳,要麽挖洞,又或者長了腳還要挖洞的東西,李想國是真沒啥好辦法。
畢竟,就算想省點事兒,修個永久性的堤壩或者攔網,在這個時代也沒那麽容易搞定。
成本最低的永久性的田埂、堤壩,得用大量的水泥沙石。
沙石這些東西簡單。
花錢最省事兒。
隻要直接找個建材店去買,還是沒什麽問題的。
支撐一場戰爭的費用無疑是新政權難以承受的,所以才有繼續維持高息吸儲,進而募捐支持前線的各種行為。
至於各地的基建,那也隻能盡可能暫緩或者降低標準了。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雖然四九城到處都在搞建設,卻也主要是各個單位自籌或者下撥資金進行的。
可是半島戰爭戰時正酣,所以也不足以消耗掉這些資源。
就像東直門外的木材店雖然沒早些年多,卻也不至於全都關店了。
隻要肯花錢,那湊夠自己這錢要多少肯定也沒問題。
就是時間不對,要不然等著拆城牆時候,買點城磚也是個不錯的選擇。
這也算是花小錢辦大事的一個辦法,算起來比後世買紅磚的價錢還便宜。
說起來,城磚這玩意兒風吹雨淋幾百年,又是手工製造的。
真的較真,質量肯定不怎麽樣。
不過自己這又不用走車跑馬,強度還是應該也足夠了。
他也不是網上愛國的精神小夥兒,完全不在意是明朝還是清朝的“文物”。
也不至於動不動像後世,發現幾十塊城磚,就想著讓人家上交。
尼瑪,連五百塊和錦旗都沒,你們哪兒來的碧蓮,跟小說裏的易中海一樣,讓人家高風亮節?
說起來,就城磚那玩意兒,動輒就是億萬塊的玩意兒,隨便拿幾塊研究又能研究出什麽?
確認產地、工匠……
除了讓一群沒卵用的研究員為了評職稱寫些完全沒卵用的論文,還能有什麽用?
在自己這兒,別說明清城磚,哪怕秦磚漢瓦又能有什麽區別?
拿來澆水泥,自己也照樣半點兒都不會猶豫。
至於不花錢的法子那就更多了。
雖然自己沒那種天寒地凍,按著地麵就能哢哢一頓收的能力。
至少院子裏還一座假山呢,雖然說太湖石砸了有些可惜,後世劫難之下更是損毀眾多。
不過,咱這咋說也是崽賣爺田不心疼。
一堆破石頭,不當吃不當喝的。
更何況那麽大一座假山,放園子裏占地,更惹眼。
真到文革時候,誰知道會不會就因為這玩意兒,就有哪個缺心眼兒的給自己來條貪圖享樂……之類的莫須有罪名。
甚至可能會看上這院子,強取豪奪呢。
怎麽著兒,一個烈屬的牌子還能當個免死金牌咋滴。
類似的還有這一院子的樹也是這樣。
除了自己長出來的,剩下的都是些糟心玩意兒。
等著春暖花開,能分辨出來,全都給它砍嘍。
當然,假山,甚至連著池塘裏那曲橋的石墩子石板全砸了,這點兒石頭也還遠遠不夠。
剩下的缺口還是得等著天暖和了才好操作。
騎著車子隨便跑遠點,找個沒人瞅見的河灣收點沙子。
石頭也沒必要去開山鑿岩,要是有廢棄的石場就簡單了。
就算沒有,反正四九城這地兒啥都不多,就是山多。
(讀者你笑話人家打獵時候咋說的?)
哦,這個年代,是出了四九城,向西是太行山,向北就是燕山。
又有好幾大水係,那不管往西還是往北,鑽到深山裏麵,順著溪流往上遊走,不管多大的合適的石頭都能輕鬆弄到。
別說修這麽個田埂,就算想修個密雲水庫又能有多難?
實際上,真的難搞的是水泥。
這東西不光個人缺,全國都缺呢!
隨著新國家的成立,第一次建設高潮也隨之而來。
光四九城這地兒,不管是修房子、修路還是建廠房,水泥都是剛需中的剛需。
但是更嚴峻的現實是,全國水泥的年產量就隻有那麽一百多萬噸,全湊到一起拿來修路,都不夠修一條京津高速的。
就算有門路,普通人又能弄到多少?
要是後世的某螺水泥放到這個年代上市,並且按照市場經濟運行。
那估值……起碼也能值幾萬個宇宙行吧。
相較而言,某台那千八百塊的股價算個屁?
另外就是因為半島開戰,需要往北韓派兵預算內運送物資,所以原有的幾座大橋就遠遠不能滿足行軍和補給需求。
所以半島戰爭開戰以來,全國的水泥基本都被征調,運送到了朝鮮戰場。
用於修建道路橋梁,保障部隊以及後勤的通行。
哪怕就算四九城,如果不是重大工程,想弄點水泥都千難萬難。
單位尚且如此,就更別說個人。
自己這哪怕隻是修個永久性的田埂,那耗費的水泥隻怕起碼也得十幾二十噸。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後麵更精彩!
去哪兒弄這麽多?
真的想想就累。
別的小說,搶完房子,不管有錢沒錢就都得修房子。
樣式雷“我他媽太不容易了,各個穿越過來都要找我蓋房子,你們管大煙嗎?”
豬腳們想修房子,張張嘴就非紅木莫屬。
從家具到房子都要好料。
就算房梁,你要都給你搞幾根金絲楠木過來。
不可避免地,就有聾老太太,甚至易中海都要惦記著這木頭打壽材。
然後就必然的,舉報以後繼續拉扯。
事實上,樣式雷人家按著現在專業來說,是搞古建築設計的,還真能給你當泥瓦工啊。
大半小說都是六十年代,那時候雷家都忙著撇清關係。
就連手頭剩的紙樣便宜賣給政府一部分,剩下的幹脆都一把火燒了。
別說不會,就算會,他們也不可能給你蓋房子。
說起來,你咋不找梁思成給你修房子呢?
等到半島戰爭結束,一則進入計劃經濟時代,二則也進入了建造高峰。
就連四九城先後都要修建十大建築。
水泥這東西跟個人就更沒什麽緣分了。
不過到那階段,自己應該也有一定社會關係,不是這麽大量使用的話,多少倒是能搞到一些。
畢竟自己那時候應該能紮根軋鋼廠了。
那個階段,因為產能和需求關係的問題。
不止第三軋鋼廠,就算第一軋鋼廠的主要工作任務也轉向生產建築鋼材。
那跟水泥廠和建材公司互通有無這事兒必然簡單。
進了廠子,想弄這些就方便多了。
現在的自己,社會關係太簡單。
真想要有,那就得找修房子的匠人,看他們有沒有存貨能弄來一點兒。
要不然就得添個逼臉去找部裏或者是軍管會甚至軋鋼廠,估計一袋兩袋的水泥還是能搞來。
人情這東西,肯定是越用越薄——尤其自己這種屁本事沒有,完全是蒙陰而來的,那真是單薄如紙。
雖然這一點點人情,留著最大概率可能也是人走茶涼,過期浪費。
卻也覺得還是不要輕易沾邊兒的好,尤其是部裏。
畢竟越靠近權力中心的政治風險越大,即便冶金工業部又何嚐不存在政治鬥爭?
真到文革時期,站錯隊的代價太高。
自己沒研究過這方麵的曆史,不知道該站隊哪裏,還不如哪兒涼快去哪兒待著呢。
要是為了這點小事去興師動眾,那還不如把這人情浪費了算逑!
更何況真的弄上那麽幾袋水泥,不還是杯水車薪嗎?
(我回來了,不過剛開始,就算一天一章也很難保障,更新肯定不規律哈。)
喜歡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四合院躲進小樓成一統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