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1章 地產要變天了2
字數:3681 加入書籤
“直白一點?寺廟裏麵解個簽還得收費呢,你這空口白牙的有點不合適吧?”李煥對著他打趣道。
“哥,你是我親哥成不成?”駱賓摟著李煥親昵說道。
“服了你了。”李煥實在不習慣被個大男人給摟著,一臉嫌棄的說道。
“那到底是咋回事?你給我細細說一下。”被嫌棄的駱賓絲毫不覺得尷尬,反而催著李煥趕緊說。
“是啊,快點,我也想聽聽。”一旁的黃鑫海也插了一嘴。
“我的判斷是華國的房地產市場總體趨勢是下降的,但不會一蹴而就,甚至中間會有所反彈,也會出現一些意外事件。”
“可無論怎麽變,都無法改變整個房地產持續下行的趨勢。”李煥想了想後解釋道。
“你的意思是說眼下的這個低穀還不是終點?”駱賓神色嚴肅的問道。
“與其說不是終點,倒不如說這隻是下行的起點,華國房地產市場最美好的時間段已經過去了,未來十年甚至是二十年,華國房地產都需要替過去的舉債發展來買單。”李煥不無蕭索感慨道。
此言一出,駱賓和黃鑫海倒吸一口涼氣,他們對於華國房地產市場下行有著一定的心理準備,可沒想到李煥說的這種嚴重程度。
“那華國房地產市場就真的一蹶不振,徹底沒有希望了嗎?”駱賓接著問道。
“從短期看,這次的下行區間會持續兩到三年,接著會有所反彈,迎來一波小的回暖,可回暖過後,接下來就是漫長的寒冬了。”李煥想了想後回答道。
房地產市場對於華國經濟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且不說房地產上下遊產業鏈帶動了多少就業,貢獻了多少gdp。
更為關鍵的是,很多內陸城市的發展都是在靠著土地財政在支撐,一旦房地產市場不景氣,土地賣不出去,這些城市別說發展,連正常維持都成問題。
從中央政府的角度而言,為了經濟更加可持續,更加健康的發展,當然是希望對產業進行升級,擺脫這種完全靠賣地發展經濟的模式。
而且最為重要的一點是,當全民都被房子所綁架後,消費市場極度萎縮,讓國家的經濟持續疲軟。
為了刺激國內消費市場,隻能限製房地產市場,避免更多的資金流入到這個無底洞當中,從而拯救一下國內已經非常脆弱的消費市場。
但從地方政府而言,賣地就是最容易的賺錢模式,有這種簡單模式,那為何要走困難模式?
更何況土地財政養活了地方上一大批的既得利益者,這些人當然是不想拋棄這種土地財政模式。
任何的政策都需要人去執行,中央當然可以出台一些限購政策,可問題是這些政策需要地方政府去執行。
不同的利益訴求就導致了有些政策在執行過程中出現扭曲和變形,這也是房地產市場出現起伏的原因。
可以說這就是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博弈。
但在華國,中央對於地方政府有著極其強大的掌控力,所以房地產市場下行的大趨勢是沒有辦法改變的,即便中途有波折,有起伏。
“那長期看呢?”駱賓有些不甘心的問道。
“都說上海的房價高,可如果和紐約的房價一對比,那還高嗎?”李煥並未直接回答,反而問出了一個看似無關的問題。
“上海怎麽可能和紐約對比?”駱賓搖了搖頭後反問道。
“怎麽就不能對比?”李煥笑著問道:“兩個城市不都號稱是國際化大都市嗎?”
“不一樣,紐約是全球經濟的中心,世界上的富豪都去紐約買房定居,可以說紐約的房產是全世界最保值的資產。”
“上海隻是我們國家的經濟中心,房價雖然很高,但更多的隻是我們國內居民在買房。”
“全世界的資金量跟全國的資金量,那差別肯定是巨大的。”駱賓想了想後解釋道。
“是啊,你不是問我對我們國家房地產市場長期怎麽看嘛?”
“那我的回答就是,如果有一天上海成為紐約那樣的世界金融中心,那華國的房地產市場就能迎來第二次的騰飛。”李煥淡淡的解釋道。
在市場經濟時代,房子早就不再是一個隻可以容身的居所,而是極其重要的金融產品,是一種投資。
一個城市的房價最能直觀的反映出這個城市的經濟發展。
紐約的房價之所以比上海高,最為關鍵的就是紐約的經濟比上海好。
所以當有一天上海也成為如紐約一樣的國際化大都市,那房價自然就起來了。
“這不可能。”駱賓搖了搖頭後回答道。
紐約之所以能成為世界經濟的中心,不是紐約這個城市有多厲害,而是整個漂亮國是全世界經濟的引擎。
全世界的資本瘋狂湧入到漂亮國,當然需要找到蓄水池,股市之外,那房產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了。
所以駱賓與其說上海的房價不可能追上紐約的房價,倒不如說是認為華國不可能追上漂亮國。
當然有這種想法的遠遠不止駱賓一個人,甚至絕大多數國人都是這麽想的。
“所以任重道遠啊,房地產將百姓的積蓄徹底抽幹,如果沒有新的資本進來,我們根本無法維持如此龐大的房地產市場。”
“站在國家的立場上,當然是希望房地產市場平穩著陸,可問題是市場從來都不是理性的,一旦老百姓發現房價不能持續上升的時候,那就不隻是不買房這麽簡單。”
“會陷入到市場性恐慌當中,特別是對於投資者而言,他們不怕房價漲,隻怕房價跌。”駱賓接著補充道。
“也正是看出了這裏麵的風險,李超人才會大規模的拋售大陸資產。”
“而且我敢說李超人的拋售還遠遠沒有結束,最後他會徹底和大陸市場說再見。”
“你可以懷疑李超人的節操,但不要懷疑他的眼光。”李煥最後總結道。
“明白了。”駱賓點了點頭後回答道。
“也就是說,這一次的低穀還是可以抄底,但必須在下一個下行期到來之前拋售。”一旁的黃鑫海若有所思的說道。
“你這個時候還想著抄底?”李煥有些哭笑不得的反問道。“現在這個階段,信心比黃金還重要。”李煥搖了搖頭說道,“與其想著抄底,不如好好想想怎麽穩住現有的資產。”駱賓若有所思地看著兩人爭論,隨後緩緩開口道:“市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或許我們應該把目光放得更長遠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