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民間態度

字數:3093   加入書籤

A+A-


    長安,這座屹立於華夏大地的巍峨都城,宛如一顆璀璨明珠,街道縱橫交錯,似棋盤般規整有序,又似血脈般貫通全城。
    清晨,第一縷陽光灑下,給鱗次櫛比的屋舍鍍上一層金黃。
    朱雀大街寬闊平坦,車馬行人川流不息,兩旁店鋪林立,招牌幌子隨風搖曳,琳琅滿目。
    綢緞莊內,五彩斑斕的綾羅綢緞光彩奪目;酒肆中,醇厚的酒香四溢飄散。
    街頭巷尾,小販們的叫賣聲此起彼伏,“賣胡餅嘞,剛出爐的熱乎胡餅!”
    “新鮮的瓜果,一文錢兩斤!”交織成一曲熱鬧非凡的市井樂章。
    天際剛剛泛起魚肚白,平日裏就熱鬧非凡的長安城,今日更是如煮沸的湯鍋,喧囂鼎沸。
    街頭巷尾,人們交頭接耳,神色各異,興奮、好奇、疑惑,各種情緒交織在每一張臉龐上。
    北方大捷,漠北主力被圍,漠北派來使者,向大唐求和的消息,如一陣疾風,瞬間席卷了這座古老的都城。
    東市附近的一條小巷子裏,一群孩童正在追逐嬉戲。
    他們雖還不解大人為何如此激動,但也被這熱烈的氣氛感染,一邊奔跑,一邊叫嚷著:“漠北求和啦,漠北求和啦!”
    街邊一位賣菜的老婦,聽聞消息,停下手中的動作,臉上滿是驚喜,粗糙的雙手在圍裙上擦了擦,喃喃道:“阿彌陀佛,可算是太平了,這仗打了這麽多年,咱們老百姓可算能鬆口氣咯。”
    而在城西的一處小院裏,一位書生模樣的年輕人,正手持書卷,緊鎖眉頭,口中念念有詞:“漠北求和,不知是真心歸降,還是另有圖謀?此乃國家大事,關乎社稷安危,不可不察呀。”
    沿著朱雀大街往南,臨近皇城之處,有一座頗為雅致的茶樓——“悅來居”。
    這悅來居,雕梁畫棟,飛簷鬥拱,二層的樓閣之上,懸掛著幾盞大紅燈籠,即便在白天,也透著一股喜氣洋洋的氛圍。
    茶樓內,桌椅擺放整齊,清一色的梨木材質,紋理細膩,泛著淡淡的光澤。
    牆上掛著幾幅名家字畫,或山水,或花鳥,為這喧鬧之地增添了幾分文雅之氣。
    此刻,茶樓裏早已座無虛席。有身著錦袍的富商,有頭戴方巾的文人,有腰佩刀劍的俠客,也有普通的販夫走卒。
    眾人圍坐在一起,談論的話題無一不是漠北求和之事。
    在靠窗的一張桌子旁,坐著兩位老者。一位留著花白胡須,身著灰布長衫,正端起茶杯,輕抿一口,緩緩說道:“想當年,漠北屢屢犯我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我那遠在幽州的表弟,就是在一次戰亂中丟了性命,如今他們竟要求和,真不知是何居心。”
    對麵的老者,身材微胖,身著藏青色短衫,麵色凝重地點點頭:“是啊,這漠北向來狼子野心,反複無常。雖說如今求和,可咱大唐也不能掉以輕心呐。不過,若真能借此換來長久和平,倒也是天下蒼生之福。”
    這時,鄰桌一位年輕的書生,忍不住插話道:“二位老丈,依晚輩之見,漠北求和,定是我大唐國威震懾,使其不敢再肆意妄為。
    如今我大唐國力強盛,兵強馬壯,那漠北自知難以抗衡,才出此下策。”書生說著,臉上洋溢著自豪的神情。
    一位身著粗布麻衣的壯漢,哼了一聲,不以為然地說道:“哼,書生之言,雖有幾分道理,但也不可全信。那漠北人野性難馴,說不定是在積蓄力量,等咱們放鬆警惕,又會卷土重來。
    依我看,不如趁此機會,一鼓作氣,將其徹底剿滅,永絕後患。”壯漢說完,用力一拍桌子,桌上的茶杯都跟著晃動起來。
    周圍的人聽了,紛紛點頭稱是,有人說道:“對呀,不能便宜了那些漠北蠻子,讓他們嚐嚐咱們大唐的厲害。”
    也有人擔憂地說:“可若是再戰,又不知要有多少子弟兵血染沙場,百姓們又要受苦了。”
    一時間,茶樓內議論紛紛,各執一詞,莫衷一是。
    就在眾人爭論不休之時,樓梯口傳來一陣爽朗的笑聲。眾人扭頭望去,隻見一位身著白色長袍,腰係藍色絲帶,手持折扇的公子,邁著輕快的步伐走了下來。這位公子麵容俊朗,氣質不凡,身後還跟著一位書童。
    公子走到大廳中央,微微抱拳,向眾人示意,說道:“各位,且聽在下一言。漠北求和,此乃大事,關乎大唐國運,不可草率論斷。如今我大唐以仁德治國,四海之內,皆向往之。
    若能以和平之法,化幹戈為玉帛,使邊境百姓免受戰亂之苦,實乃善舉。但同時,我大唐也當居安思危,加強邊防,不可懈怠。如此,方能保我大唐長治久安。”
    眾人聽了,皆覺得有理,紛紛點頭稱讚。那壯漢撓撓頭,不好意思地說:“這位公子說得在理,是俺魯莽了。”
    茶樓裏的氣氛,漸漸從激烈的爭論變得平和起來。人們繼續談論著漠北求和可能帶來的種種影響,從邊境貿易的繁榮,到文化的交流融合,從百姓生活的改善,到國家未來的發展。
    窗外,陽光愈發燦爛,灑在長安的大街小巷。街頭巷尾,依舊熱鬧非凡。
    人們的臉上,雖還帶著對漠北求和的種種猜測和擔憂,但更多的,是對和平生活的期盼。
    雖然民間的討論沒有朝堂上那麽激烈,卻也表明了普通百姓的態度。
    雖希望和平,卻也因為之前漠北人的種種行為,心中有無盡的擔憂。
    當然了,百姓的討論和擔憂,最終決定不了李世民的決斷。
    喜歡大唐之混世異姓王請大家收藏:()大唐之混世異姓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