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李世民之心
字數:2726 加入書籤
長安城內依舊繁華盛景,宮殿巍峨,街巷熙攘。
太極宮內,李世民正伏案處理著堆積如山的政務,殿內燭火搖曳,映照出他威嚴而又疲憊的麵容。
漠北的徹底平定,算是讓李世民有了一段空靈。這段時間以來,他做什麽都感覺精神抖擻,充滿了幹勁。
打敗漠北,比他這些年來,打敗一個又一個對手還有成就感。
隻是,這份好心情,馬上就會被淩雲的消息給破壞了。
剛處理一份奏章,就見一名內侍匆匆步入殿中,跪地呈上一份加急軍報。
李世民眉頭微皺,放下手中的毛筆,接過軍報。當他看到“淩雲繼續西征”這幾個字時,臉色瞬間變得鐵青,眼中怒火升騰。
“大膽淩雲!竟敢違抗朕的旨意!”李世民猛地一拍桌子,桌上的筆墨紙硯都跟著震動起來。
這時候,連雲哥都不叫了,可見其心中的憤怒。
他霍然起身,在殿內來回踱步,袍袖翻飛,腳步急促而沉重。“朕已下令停止西征,休養生息,他卻置朕的命令於不顧,擅自行動,是何居心?”
殿外,原本晴朗的天空不知何時飄來了幾朵烏雲,遮蔽了陽光,微風拂過,帶著一絲涼意。
庭院中的花草樹木也仿佛感受到了殿內的緊張氣氛,輕輕搖曳著。
違抗軍令,曆來是皇帝最忌諱的事情,李世民也不例外。
李世民越想越氣,心中的怒火如同熊熊燃燒的火焰,難以平息。
他想起淩雲曾經的赫赫戰功,心中又是一陣複雜的情緒。
淩雲是他麾下的一員猛將,也是其義兄,並且,從小都非常崇拜和推崇淩雲。大唐建立和鞏固這個過程中,淩雲雖然刻意隱藏了自己的功勞。
可李世民心裏門清,他為大唐開疆拓土,立下了汗馬功勞,沒有淩雲大唐不會這麽順利奪取天下。可如今,卻公然違抗他的旨意,這讓他的威嚴何在?
“傳朕旨意,即刻召回淩雲,若有違抗,軍法處置!”李世民咬著牙,一字一頓地說道。
就在這時,又有一名侍衛匆匆跑進殿中,跪在地上:“這是公孫大人派人加急送來的奏章,說是涼王殿下親筆。”侍衛說著,呈上了淩雲的奏章。
李世民不耐煩地接過奏章,本想隨手扔到一邊,可轉念一想,也許,淩雲有自己想法,便展開了奏章。
奏章上,淩雲的字跡剛勁有力,每一個字都仿佛帶著他的決心和信念。
“陛下,臣深知此次繼續西征,違背了陛下的旨意,罪該萬死。然臣之所以如此,實是為大唐的長遠計。
漠北之地,雖已大部平定,但仍有殘餘勢力蠢蠢欲動,若不徹底根除,恐成大唐心腹大患。
臣此次西征,並非貿然行事,而是經過深思熟慮。
臣已與漠北部分部族達成合作,糧草軍備皆有保障,且臣已製定了詳細的戰略計劃,定能一舉蕩平西域,為陛下開疆拓土,保大唐邊境安寧。
臣願以性命擔保此次行動,若有閃失,臣提頭來見。
另,臣知此番西征,軍中定然有不少士卒不願跟隨,臣也不會勉強,這些都是有功將士,就算不願西征,也定然效忠大唐。
望陛下妥善安置,靜等末將前線消息。
漠北並非隻有頡利可汗,往西更有西漠北,有波斯,有無數小國,天地廣闊,且讓臣去見識一番……”
李世民讀完奏章,眉頭漸漸舒展開來,心中的怒火也慢慢消退。他又仔細地看了幾遍奏章,陷入了沉思。
殿外,烏雲漸漸散去,陽光重新灑在庭院中,花草樹木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生機勃勃。微風輕輕拂過,帶來了陣陣花香。
他緩緩走到窗前,望著窗外的景色,心中思緒萬千。
他想起了大唐建立之初的艱難,想起了那些為了大唐的繁榮昌盛而浴血奮戰的將士們。
淩雲的話,讓他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決策。或許,自己真的過於謹慎了,會錯過了徹底平定西域的良機。
“淩雲啊淩雲,你此番雖莽撞,卻也是一片忠心。我的好義兄,倒是讓朕該如何待你?對了,你手下又有多少人願意繼續西征呢?”李世民喃喃自語道。他的心中,對淩雲的不滿已經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絲敬佩和理解。
同時,其手下還餘多少人馬在邊境,也成了李世民急需知道的事情。
“傳令下去,暫停召回淩雲的旨意,命兵部全力配合淩雲的西征行動,務必保障糧草和軍備的供應。同時,立馬派李靖北境,接收淩雲餘部。”李世民轉身回到桌前,重新拿起毛筆,開始批複奏章。
喜歡大唐之混世異姓王請大家收藏:()大唐之混世異姓王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