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2章 推給淩雲

字數:2717   加入書籤

A+A-


    長安太極殿內,晨光透過雕花木窗,灑在光潔的金磚地麵上,映出一片金黃。
    殿中氣氛莊嚴肅穆,李世民高坐龍椅之上,身著明黃色龍袍,腰束玉帶,頭戴冕旒,麵容沉穩,不怒自威。
    下首,長孫無忌身著朝服,恭敬而立,剛剛向李世民詳細匯報完與西漠北談判的情況。
    “陛下,西漠北提出,以玉門關為界,雙方各自退兵百裏,互不侵擾。
    並且,他們希望能與我大唐互開商路,互通有無。作為交換,他們願每年向我朝進貢良馬千匹、美玉百車。
    同時,與我大唐結為兄弟之國。西漠北可汗,尊陛下為兄。”長孫無忌條理清晰地陳述著談判條件。
    李世民微微頷首,手指輕輕敲擊著龍椅扶手,心中暗自思量。
    從條件來看,西漠北表現出了一定的誠意。劃定邊界、互開商路,既能讓邊境百姓免受戰火,又有利於雙方經濟發展;而每年的進貢,更是彰顯了大唐的國威。
    若能達成和議,實乃利國利民之舉。但此事關乎重大,不可草率決定,他的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人——西域王淩雲。
    淩雲坐鎮的西域,地處絲綢之路要衝,勢力盤根錯節,在大唐與西漠北之間保持著微妙的平衡。
    他雖是大唐臣子,但在諸多事務上有著自己的考量,其意見在西域一帶頗具影響力。
    李世民心想,若能得到淩雲的支持,和議之事便更有把握,也能穩定西域局勢,一舉兩得。
    沉吟片刻,李世民開口道:“無忌,此事朕已心中有數。不過,西域局勢複雜,朕想聽聽西域王淩雲的看法。
    你即刻傳朕旨意,讓西漠北特使前往西域樓蘭,麵見淩雲。若淩雲同意西漠北的和談條件,朕便決定大唐與西漠北保持和平。”
    長孫無忌領命而去,很快安排妥當一切。
    對於西漠北特使阿古達木來說,他是不想和淩雲打交道的。可,李世民都這麽說了,他也隻能接到命令後,立即率領隨從,踏上了前往西域樓蘭的漫長旅途。
    西漠北特使隊伍一行曉行夜宿,又是曆經半月有餘,終於抵達樓蘭。
    樓蘭城在淩雲的治理下繁華異常,街道上車水馬龍,商隊絡繹不絕,來自不同地域的商人操著各種語言,交易著琳琅滿目的貨物。
    西域王府。王府氣勢恢宏,雕梁畫棟,盡顯奢華。
    阿古達木進入王府大殿,隻見淩雲高坐主位,身著華麗服飾,頭戴鑲滿寶石的王冠,兩側站滿了威風凜凜的侍衛和神色各異的西域貴族。
    阿古達木恭敬地行了大禮,然後起身,將和談之事詳細告知淩雲。
    淩雲靜靜地聽著,臉上表情波瀾不驚,待特使說完,他端起桌上的酒杯,輕抿一口,緩緩說道:“此事幹係重大,容本王與諸位商議一番,明日再給特使答複。”
    對於大唐和西漠北的和談,這是曆史潮流,淩雲當然不會去阻攔。
    所以特使退下後,淩雲立即召集麾下謀士、將領,商議對策。
    赫瑗率先開口:“王爺,依臣之見,大唐與西漠北和談,對我西域而言,利弊參半。
    和談若成,商路暢通,我西域可從中獲利;但雙方勢力重新劃分,也可能打破現有的平衡,對我等不利。”
    楊波則大聲說道:“怕他作甚!我淩雲軍團兵強馬壯,即便他們不和談,又能奈我何?依末將之見,不必理會他們,該出兵攻打西漠北,咱們也無需心軟。”
    眾人各抒己見,爭論不休。
    淩雲沉思良久,心中已有了主意。他深知,和談若成,對西域的經濟發展無疑是巨大的機遇;而李世民的態度也至關重要,若違背李世民的意願,日後恐怕不好過。
    翌日,淩雲再次召見西漠北特使。他微笑著說道:“貴國提出的和談條件,本王以為甚是合理。
    大唐與西漠北若能化幹戈為玉帛,實乃天下之福。本王願全力支持和議,促成此事。”
    阿古達木大喜過望,連忙道謝。隨後,淩雲修書一封,命人快馬加鞭送往長安,向李世民表明自己支持和談的態度。
    長安太極殿內,李世民收到淩雲的書信後,展信閱讀,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對長孫無忌說道:“淩雲深明大義,此事可成矣。”
    不久之後,大唐、西漠北雙方代表齊聚樓蘭,在淩雲的見證下,舉行了盛大的和談簽約儀式。
    在眾人的見證下,雙方代表鄭重地在和約上簽字畫押,宣告多年的紛爭就此終結。
    消息傳開,邊境百姓歡呼雀躍,商人們也紛紛準備貨物,期待著商路的開通。
    此後,大唐與西漠北之間貿易往來頻繁,文化交流日益加深;西域作為連接雙方的紐帶,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