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3章 長孫皇後病危
字數:3131 加入書籤
長安的盛夏悶熱異常,太極宮的殿宇在烈日下顯得格外莊嚴。
然而,立政殿內卻彌漫著沉重而壓抑的氣息,長孫皇後的病情愈發沉重,讓整個宮殿都被陰霾籠罩。
李世民下朝後,腳步匆匆,往日的沉穩被滿心的憂慮取代。這長孫皇後十四歲便嫁給了李世民。
這麽些年來,一直是李世民的賢內助,在曆史上,賢後可是有她的一席之地。與李世民的感情,自然也沒得說。
李世民急切地走向立政殿,心中默默祈禱著皇後能有所好轉。
剛踏入殿門,便看到太子李承乾早已跪在皇後榻前,眼中滿是焦急與哀傷。
“皇後……”李世民輕聲喚道,聲音裏帶著疲憊與關切。
他快步走到榻邊,握住長孫皇後的手,那雙手已經變得如此虛弱無力,讓他心中一陣刺痛。
長孫皇後緩緩睜開眼睛,看到李世民和李承乾,蒼白的臉上露出一絲微笑:“陛下,承乾,你們都來了。”她的聲音微弱,卻透著一貫的溫柔與堅定。
李承乾向前挪動了一下,哽咽著說:“母後,您一定會好起來的,兒臣已經請了最好的太醫,他們定會治好您的病。”
長孫皇後輕輕搖了搖頭,撫摸著李承乾的頭:“承乾,生死有命,莫要過於悲傷。母後隻是放心不下你和陛下。”
李世民坐到榻旁,眼眶微紅:“皇後,你安心養病,朝中諸事朕都安排妥當,你無需擔憂。”
長孫皇後看著李世民,目光中滿是深情與眷戀:“陛下,臣妾陪伴您多年,深知您的抱負與誌向。隻是臣妾去後,陛下要多保重自己,莫要過於操勞。”
李世民緊握著她的手,點了點頭,卻一句話也說不出來,喉嚨像是被什麽東西哽住了。
什麽是少年夫妻,他和皇後就是典型的少年夫妻。
長孫皇後又看向李承乾,神色變得凝重起來:“承乾,你身為太子,是大唐的儲君,日後的路還很長。
母後希望你能以陛下為楷模,心懷天下,做一個賢明的君主。”
李承乾連忙點頭:“母後,兒臣記住了。兒臣定會努力,不辜負您和父皇的期望。”
長孫皇後微微歎息:“你父皇對太子之位寄予厚望,他平日裏對你要求嚴格,也是為了讓你能擔起大唐的重任。
你們父子之間,莫要因瑣事生出嫌隙。”她轉頭看向李世民,眼中帶著一絲哀求:“陛下,臣妾走後,無論承乾做了什麽,還望陛下念在父子情分,不要輕易動怒,更不要對他下手。他畢竟是您的嫡長子,是大唐未來的希望。
若真有什麽不可饒恕之事,還請陛下將太子送往雲哥處!”
李世民心中一酸,想起這些年對李承乾的嚴厲教導,以及他們父子間偶爾的矛盾,
他知道皇後是在擔心自己日後會對李承乾嚴苛。他握住長孫皇後的手,鄭重地說:“皇後放心,承乾是朕的兒子,朕自會好好教導他,不會讓他走上歧途。”
李承乾聽著父母的對話,心中百感交集。他想到平日裏父親對自己的高要求,時常的斥責,心中既有敬畏,又有委屈。
但此刻,看著病重的母親,他知道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母親的心願,是大唐的未來。
“父皇,母後,兒臣以後定會謹言慎行,聽從父皇的教誨,處理好東宮事務,為日後治理大唐做好準備。”李承乾抬起頭,目光堅定地說道。
李世民看著李承乾,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你能明白就好。身為太子,一言一行都關乎社稷,不可有絲毫懈怠。”
長孫皇後看著父子倆,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如此,臣妾便放心了。陛下,承乾,你們父子倆要相互扶持,大唐才能長治久安。”
殿內陷入了短暫的沉默,隻有長孫皇後微弱的呼吸聲。李世民和李承乾靜靜地陪伴在她身邊,仿佛想抓住這最後的時光。
許久,長孫皇後再次開口:“陛下,還記得我們一起經曆的那些風雨嗎?
從太原起兵,到玄武門之變,再到如今的貞觀盛世,一路走來,雖然艱辛,但臣妾從未後悔過。”
李世民的思緒被拉回了從前,那些戰火紛飛的歲月,那些驚心動魄的時刻,都有長孫皇後在身邊陪伴與支持。
他輕輕撫摸著皇後的頭發,聲音低沉:“皇後,這些年,辛苦你了。沒有你,就沒有今日的朕,也沒有如今的大唐。”
李承乾聽著父母的回憶,心中對他們的敬佩又多了幾分。他從未像此刻這樣深刻地感受到父母為大唐所付出的一切,也更加明白自己肩上的責任之重。
“母後,您放心,兒臣會守護好大唐,守護好您和父皇打下的江山。”李承乾握緊了拳頭,語氣堅定。
長孫皇後看著李承乾,眼中滿是慈愛:“承乾,你能有這樣的決心,母後很欣慰。但治理國家,不僅要有決心,還要有智慧和胸懷。要善於傾聽大臣的意見,任用賢能,賞罰分明。”
李承乾認真地點頭:“兒臣明白,兒臣會努力學習,不斷提升自己。”
李世民看著這一切,心中五味雜陳。他知道,皇後的時日無多,而自己和李承乾未來的路,還充滿了未知和挑戰。
但為了皇後的囑托,為了大唐的江山,他必須和李承乾一起,攜手走下去。
立政殿外,夕陽的餘暉灑在宮殿的飛簷上,映出一片金黃。
然而,殿內的氣氛卻依舊沉重。李世民和李承乾陪伴著長孫皇後,在這最後的時光裏,感受著親情的溫暖與珍貴,也肩負起了大唐未來的希望與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