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並肩作戰

字數:8391   加入書籤

A+A-


    山路如同被濃墨浸染,黑得不見一絲光亮,唯有耳畔的喊殺聲,正如同退潮的海水,一點點減弱、消逝。

    李幼白抬手解開身上的偽裝服飾,指尖輕輕摩挲著布料上幹涸的血跡,那是方才廝殺留下的印記。她隨手一揚,那身沾滿塵土與血汙的衣物便輕飄飄地落入山林間,被黑暗瞬間吞沒。

    她緩緩轉過身,目光穿過層層夜幕,凝望著祝家莊的方向,腦海中不禁回想起這短短兩夜的巨變。起初不過是尋常的試探,可誰能料到,竟會演變成如今這般慘烈的廝殺。

    即便季宏兩莊未曾派人前往泗水縣支援,僅憑黑虎寨多出的那百餘號人馬,想要守住祝家莊,在李幼白看來,也不過是癡人說夢罷了。山賊本就行事狠辣,與普通莊民有著天壤之別,更何況還有段鶴年從中攪局相助,這局勢愈發棘手。

    她這般布局行事,實在是被逼無奈。就好似戰場上容不下兩位主帥,如今有祝宏坐鎮祝家莊,蘇尚想要將祝家莊眾人收入麾下,便難如登天。

    若蘇尚隻需應對徐虎一人,局勢或許還有周旋的餘地。可外派死士傳回的消息卻如同一記重錘,阿飛、徐虎、段鶴年三人竟達成了暫時的同盟。這無疑讓蘇尚陷入了兩難的境地,可選擇的道路少之又少。

    泗水縣這一方,無論是水龍崗,還是那些自立山頭的村寨,多年來雖也做過些見不得光的營生,但比起這些明火執仗、囂張跋扈的山賊,不知要好上多少倍。

    一旦雙方徹底撕破臉皮,賊人攻來,若抵擋不住,泗水縣除了商戶,其餘百姓恐怕都要麵臨屠戮欺淩的厄運,屆時,水梁山中那最後一絲希望也將徹底破滅。這是李幼白無論如何也不願看到的結局,所以她才不得不出此下策。

    夜色愈發深沉,對於熟悉地形的水龍崗眾人而言,這黑夜反倒成了天然的屏障,是個有利的時機。待祝家莊眾人成功撤退,李幼白料想黑虎寨的人馬也不會再窮追不舍。

    果然,四周漸漸重歸寧靜,唯有偶爾傳來的幾聲蟲鳴,打破這夜的寂靜。李幼白站在山崗之上,凝視著山下那在點點星火中若隱若現的山莊,思緒不由自主地飄向遠方。

    她想起了曾經的鏡湖山莊,那個名為牛家村的小村落,一夜之間,便被人屠戮殆盡,可卻無人問津,仿佛從未存在過一般。

    想到這裏,她的眸光微微閃動,晃了晃神,下意識地後退幾步,身影漸漸隱入夜色之中,朝著遠方匆匆離去,隻留下滿地的月光,灑在空蕩蕩的山崗上。

    祝家莊內,即便眾人已經撤離戰場,可緊張的氣氛卻依舊如同一張繃緊的弓弦,絲毫沒有放鬆的跡象。

    夜色漫長,每一分每一秒都充滿了未知的危險,眾人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提防著賊人再度偷襲。傷員們痛苦的哀嚎聲在寂靜的莊子裏回蕩,一聲聲,都像是重錘敲擊在眾人的心頭。

    莊裏的婦人匆匆趕來,她們臉上滿是擔憂與疲憊,抬著擔架,小心翼翼地將傷員一一接走安置。曾經勝利的歡呼早已消失得無影無蹤,眾人此刻才真正明白,隻有將黑虎寨的賊人徹底打跑、打到他們心生畏懼,這場殘酷的戰鬥才會真正落下帷幕。

    祝明遠拖著沉重的步伐回到莊中,整個人仿佛被抽幹了力氣,身上的衣物早已被鮮血浸透,那暗紅的血跡在夜色中顯得格外觸目驚心。

    幾個不明狀況的孩子,看到他滿身血汙的模樣,還以為打了勝仗,臉上洋溢著崇拜的笑容,歡歡喜喜地跑過來,手中拿著酒水和毛巾,眼神中滿是期待。

    他們跟在祝明遠身旁,小心翼翼地擦拭著他身上的血漬,嘴裏還不停地說著誇讚的話語。祝明遠看著這些天真無邪的孩子,心中滿是苦澀,他深知身上濃重的血腥味恐怕會嚇到他們,於是勉強擠出一絲笑容,喝了一口酒,便溫聲細語地將孩子們打發走了。

    老爹平日裏的教誨和話語,此刻如同走馬燈一般在他腦海中不斷閃現,每一個字都像是一塊沉甸甸的石頭,壓得他喘不過氣來,也讓他心中對老爹的不解愈發強烈。

    他忍不住在心中暗自埋怨,若一開始便與官府合作,又怎會落得如今這般田地?想到這裏,他心中的疲倦稍稍減輕,取而代之的是一股難以抑製的怒氣,如同熊熊烈火一般在心中燃燒。

    他急切地在歸來的人群中尋找著老爹祝宏的身影,眼神中滿是焦慮與不安。不經意間,他瞥見妹妹祝知夏正在屋簷下讓人包紮傷口。

    她的背後插著一把刀,鮮血順著衣服不斷往下流,在地上匯聚成一灘暗紅的血跡,傷勢看起來極為嚴重。她的臉色和嘴唇蒼白得沒有一絲血色,整個人虛弱地靠在牆上,仿佛一陣風就能將她吹倒。

    祝明遠心中猛地一緊,趕忙快步走過去,向村裏的老大夫詢問情況。得知妹妹暫無性命之憂,隻是這幾日無法再參戰,他心中的一塊大石稍稍落下,但隨之而來的,是一種難以言說的複雜情緒,像是愧疚,又像是自責,將他緊緊包圍,壓得他幾乎喘不過氣來。

    他不願再麵對眼前這殘酷的景象,看了看祝知夏搖搖欲墜的模樣,咬了咬牙,轉身快步離開。此時,一個念頭突然在他腦海中閃過:今晚若對方不再來犯,他們或許還有機會逃跑!

    這個念頭一旦出現,便如同野草一般在他心中瘋狂生長,再也難以壓製。祝明遠加快腳步,在人群中不斷打聽詢問,可得到的回答卻都是搖頭,始終沒有老爹的半點消息。

    他的心猛地一涼,一種前所未有的恐懼湧上心頭,他左右張望,眼神中滿是慌亂,突然大聲喊道:“誰看見我爹了?到底誰看見了!?”

    莊民們原本正忙著安置傷員、稍作休息,聽到祝明遠的喊聲,紛紛停下手中的動作,將目光集中到他身上。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皆是一臉茫然,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安。

    霎時間,擔憂與恐懼如同瘟疫一般,在人群中迅速蔓延開來,爬上每個人的臉龐。

    “我瞧見了,剛剛祝莊主護著我們幾個兄弟撤退,可後來回頭就沒見莊主跟我們一起回來。那會兒又有一波賊人衝過來,怕是被衝散了。”&bp;幾個受傷的莊民從人群中站出來,聲音有些顫抖地解釋道。

    在戰場上,這樣的情況本是常有的事,對方的攻勢一波接著一波,當水龍崗的幾處要道守不住時,眾人便隻能無奈地退守。一旦後撤,賊人便會從旁側的道路如潮水般湧來。

    以祝宏的身手,按理說不應出什麽大問題,可如今遲遲不見人回來,整個山莊的氣氛愈發緊張,仿佛一根隨時都會斷裂的弦。

    “在哪?快帶我去找!”&bp;祝明遠此刻幾乎慌了神,聲音中帶著哭腔,眼眶也漸漸泛紅。然而,他這話剛喊出口,身受重傷的祝知夏便咬著牙,強撐著身體,奮力推開人群過來阻攔。

    她每走一步,背後的傷口便傳來一陣鑽心的疼痛,可她卻顧不上這些。

    “現在不能出去!都不清楚黑虎寨退沒退兵,就這麽貿然出去,簡直是去送死!先讓腿腳靈便的人出去打探,確認安全後我們再去找爹。”&bp;祝知夏大聲說道,因為太過用力,臉色變得更加蒼白,背後的傷痛讓她站立不穩,話一說完,身子便往後倒去,好在一旁的莊民眼疾手快,一把將她扶住。

    她強撐著精神,因失血過多,眼前一片模糊,幾乎看不清東西。她坐在地上,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繼續說道:“他是我們的爹,可莊子裏的漢子們,又有哪個不是別人的爹?跟著你出去,他們就沒有危險,就不會送命了嗎?聽我的!”&bp;最後這幾個字,祝知夏幾乎是用盡全身最後的力氣才說出來,聲音微弱卻堅定。

    以往,莊裏大小事務大多是祝宏拿主意,偶爾也會聽聽祝明遠的意見,而常露麵的祝知夏,每逢大事,總會被眾人有意無意地忽視。

    可此刻,祝明遠情緒激動,眾人心中的不安也達到了頂點,誰也不敢輕易跟他出去冒險。待祝知夏說完,眾人相互對視一眼,默默選擇站在她這邊,眼神中滿是對祝知夏的信任。

    祝明遠見眾人無動於衷,牙關咬得咯咯作響,雙手緊緊握拳,指甲幾乎都要掐進肉裏,隨後一言不發地推開眾人,大步流星地快步離去,背影中透露出一股倔強與不甘。

    幾名正在療傷的武教頭見狀,無奈地對視一眼,隻得忍著傷痛,帶人跟了上去。

    臨近天明,祝宏的屍體在山溝的一棵大樹底下被人發現。他躺在冰冷的地上,身體早已沒了溫度,變得僵硬無比,仿佛一尊失去生機的雕塑。據旁人推測,他在被賊人衝散後不久,便中刀身亡。

    當祝宏的屍首被抬回莊子時,季宏兩位莊主聞訊匆匆趕來。看著昔日並肩作戰的老友如今身死,心中僅存的那點情義,也讓二人麵色凝重,臉上寫滿了傷心與憂愁。

    他們心中暗自思量,自己這邊的人被困在莊子裏出不去,難道蘇尚也不知水龍崗這邊的情況?或許不能再這樣坐以待斃了,是時候全力突圍,尋求一線生機了。

    祝明遠趴在祝宏的屍身前,淚水如決堤的洪水般洶湧而出,痛哭失聲。他的肩膀不停地顫抖著,嘴裏還喃喃自語,訴說著對老爹的愧疚與不舍。

    剛休息沒多久的祝知夏也急忙趕來,即便她先前已有心理準備,可親眼見到爹爹的屍體,整個人還是如同遭受了晴天霹靂,難以承受這般沉重的打擊,差點摔倒在地。她伸手想要觸碰爹爹的臉龐,卻又在半空中停住,淚水不停地從眼眶中滑落,滴落在地上。

    “怎麽會這樣……”&bp;祝知夏滿臉驚愕,難以置信地喃喃自語,聲音中充滿了絕望與無助。

    祝明遠掄起拳頭,狠狠砸向地麵,每一拳都帶著無盡的憤怒與仇恨,咬牙切齒地說道:“徐虎!我與你誓不兩立!此仇不報,我祝明遠誓不為人!”&bp;他的雙眼通紅,仿佛要噴出火來,整張臉因憤怒而扭曲變形。

    若說整個莊子的士氣此前全靠祝宏支撐,那麽他這一死,眾人心中的那股勁兒也隨之消散得無影無蹤。

    無論此地民風如何剽悍,莊民們又經曆過多少艱難困苦的磨練,可作為莊戶,真要像在戰場上那般拚命廝殺,他們的心理素質終究比不上那些常年在刀尖上討生活的賊兵。

    祝知夏眸光閃爍,她深知不能再這樣下去,整個莊子已經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即便她不願相信爹爹會如此輕易死去,可眼下,也並非追查爹爹真正死因的時候。

    她強忍著心中的悲痛,找到季宏兩莊之人,詢問蘇尚的打算。從二人嘴裏得知,蘇尚隻是讓他們原地堅守,並無其他指示。

    她們被困在此處出不去,說不定蘇尚也無法進來,又或者,泗水縣裏出現了連蘇尚也難以解決的狀況。

    三人遠離人群,在一棵大樹下稍作休息。祝知夏背後的傷口疼痛難忍,每呼吸一下都像是有一把刀在剜著她的肉。加之空氣中的燥熱,讓她冷汗直冒,汗水不斷滴落在傷口上,又是一陣鑽心的疼。她皺著眉頭,咬著嘴唇,強忍著不適。

    “蘇尚一直沒給你們消息,說不定泗水縣出了事。如今我爹死了,祝家莊怕是守不住了,你們有何打算?”&bp;祝知夏問道,語氣中帶著一絲無奈和疲憊,眼神中透露出一絲期待。

    或許祝宏早已料到自己身死的那一天,祝知夏心底也隱隱有過預感,一切仿佛都在沿著既定的軌跡發展,她雖看不清前路,但僅存的理智告訴她,絕不能死在此處,否則爹爹定會傷心。

    宏莊主看著眼前這個堅強的小姑娘,心中暗道,祝宏的兩個孩子裏,也就祝知夏較為穩重。

    他如實說道:“南邊不知埋伏了多少人,但我們堅信泗水縣必定安全。定是有人切斷了聯係,才讓蘇尚不知水龍崗遭人圍攻。”

    宏莊主這般篤定,一來是相信那位有著&bp;“舞劍仙”&bp;稱號的高手,二來是看重蘇尚的身份背景。有這兩項保障,他們覺得值得放手一搏。況且,前段時間還能收到回信,說泗水縣局勢已然穩定,又怎會突然陷入困境。

    祝知夏心中所想,與宏莊主大致相同。她扭頭看向莊子,隻見哥哥祝明遠正因爹爹之死怒火中燒,還鼓動了不少願意誓死效忠的莊民,要為爹爹報仇。這些人大多是最早跟著爹爹來到此地的,重情重義,一心想著死戰到底,哪怕前方是萬丈深淵。

    她太了解哥哥此刻的想法了,他不過是被憤怒衝昏了頭腦。若不離開,等待他們的隻有覆滅一途。

    “今晚再陪我們打一場,等我哥死了心,大家一同離開,可好?”&bp;祝知夏眼神中滿是懇求,聲音微微顫抖,仿佛抓住了最後一根救命稻草。

    季宏兩位莊主思索片刻,念及與祝宏的舊情,又想到蘇尚讓他們留下,或許有招攬祝家莊之意,二人貿然退走也不合情理,於是點頭應允。反正他們不會親自上陣廝殺,屆時想走,也沒人能攔住。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就在祝知夏打算跟著季宏兩莊一同撤退那日,徐虎便率領人馬氣勢洶洶地殺了過來。

    黑虎寨中有高人出謀劃策,瞧出祝家莊士氣低落、頹勢盡顯,決定乘勝追擊,一舉將其擊潰。幾百人的隊伍隱藏在水龍崗前方的山腳下,如同蟄伏的猛獸,隨時準備撲向獵物;段鶴年的人馬則從右側迂回,小心翼翼地觀察著山崗上的一舉一動,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狡黠。此時若想逃走,簡直比登天還難。

    到了次日,沒了祝宏坐鎮,祝家莊士氣低迷到了極點,每一場戰鬥都傷亡慘重。賊人如同潮水般衝破山崗防線,向著莊內瘋狂殺來。

    徐虎心中疑惑,為何不見官府人馬,也沒瞧見傳聞中武藝高強的&bp;“舞劍仙”,他懷疑莊內設有埋伏,畢竟他們已得知祝宏身死,生怕這是引蛇出洞之計。為保險起見,徐虎暫時退兵,打算與段鶴年聯合,將祝家莊眾人圍而殲之,徹底鏟除這個眼中釘。

    祝知夏與季宏兩莊眾人實在無計可施,隻能派出各自的小隊,分散開來,試圖尋找機會突破重圍,前往泗水縣尋求一線生機。

    而潛伏在水龍崗後路外圍的死士,早已收到李幼白的最新命令:將突圍之人放行,但要做出一番激烈拚殺的假象,以此激起泗水縣眾人以及蘇尚的怒火。

    在李幼白看來,即便自己所做之事日後被蘇尚知曉,無論對方作何感想,至少當下,局勢走向能夠變得清晰一些。多方勢力混戰變為一對一的局麵,變數也會大大減少。

    於是,在又一個清晨,死士們手下留情,讓一名傷者帶著傷,跌跌撞撞地朝著泗水縣方向跑去。那傷者一邊跑,一邊大聲呼喊著求救,聲音在空曠的山間回蕩,充滿了絕望與無助。

    此時,李幼白蹲在鑄鐵坊外,手中拿著修複好的無名劍,正仔細端詳。她的指尖輕輕劃過劍身,感受著那細微的紋路和裂痕,仿佛在觸摸一段塵封的曆史。

    突然,她注意到縣衙方向傳來一陣騷動,嘈雜的人聲和急促的腳步聲越來越近。鑄鐵坊裏不少匠工和技師也紛紛探出頭來,想看看到底發生了何事。

    隻見傳令兵來回奔跑,臉上滿是焦急之色,短暫交接後,便迅速集結起一隊隊人馬。一車車彈藥、火槍、兵刃,在馬車的拉動下,朝著縣衙疾馳而去,在烈日下揚起陣陣塵土,如同一條蜿蜒的黃龍。

    李幼白看了一會兒,低下頭,將無名劍浸入水中擦拭,清水沒過劍身,泛起一圈圈細小的漣漪。她緩緩取出劍,又用布塊仔細擦幹劍身上的水漬,動作輕柔而專注。

    這把劍曆經歲月,劍身上的裂紋難以消除,仿佛在訴說著往昔的風雲歲月。雖說此劍普通,比不上無求劍,可每當握在手中,李幼白心中便會湧起一股強烈的使命感,激勵她堅守初心,繼續前行。

    “這把劍……”&bp;李幼白皺了皺眉頭,將劍舉過頭頂。在陽光照耀下,劍身閃耀著耀眼的金光,那光芒仿佛穿透了時光,照亮了她的臉龐。

    正出神間,一陣由遠及近的腳步聲傳來,傳令兵匆忙跑來,召集眾人前去議事,李幼白也在召集之列。她應了一聲,站起身來,將無名劍收入劍袋,甩了甩頭,驅散心中那股莫名的傷感,背上劍袋,隨著眾人一同朝著縣衙走去。

    嘴裏喃喃自語道:“此番敵人眾多,皆是惡貫滿盈之,這次就讓我們並肩作戰吧……”(www.101nove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