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武林正道聯盟(上)

字數:7186   加入書籤

A+A-


    前夜,有風雪自北而來。
    前一天晚上,外出探尋消息的俠士將斷水涯被攻破的消息帶回,使得落葉集內一片驚呼,過得片刻後很快安定。
    都是在刀口上舔慣了血、與秦軍周旋了多年的老江湖,定力二字,早已刻進骨子裏。甚至有些人從一開始,就沒對西路抱有多大指望。
    墨家那區區三萬之眾,想擋住燕寒川那頭下山猛虎的鐵蹄洪流,無異於螳臂當車。
    如今機關城破的消息傳來,對這部分人而言,不過是靴子落地,該來的,終究是來了。
    這天夜裏,落葉集真正能主事的,是武林正道聯盟的一撥人。
    而這撥人裏,最有分量的,是點蒼劍派。
    自從南天劍門滿門上下被那個叫顧鐵心的魔頭屠戮殆盡後,江湖上劍道第一的座椅空懸,點蒼派順理成章地坐了上去,身份地位自是水漲船高。
    然而,江湖是江湖,朝廷是朝廷。即便點蒼投身反秦,與墨家、與各大江湖勢力結成所謂的正道聯盟,可真要說哪個門派敢在秦國境內公然扯旗造反,那是沒有的,一個都沒有。
    此刻聚集在落葉集裏的人,論出身,哪個不是名門大派,可當他們選擇站在這裏的那一刻起,那些曾經的師門,便早已將他們的名字從弟子名錄上劃去,撇清了一切幹係。
    江湖還是那個江湖,他們卻成了無根的浮萍,誰都怕被秦國朝廷那架無情的大車碾過,惹禍上身。
    可若真要說一句門派無情,卻也未必,這世上的事,尤其是江湖上的事,盤根錯節,內裏的門道,遠非表麵那般簡單。
    嘴上說著逐出山門,背地裏,那些門派高層卻從未斷了支持。
    他們暗中揀選出門內最有風骨、最有擔當的弟子,送往這苦寒的北部戰場,為風雨飄搖的魏國,為這星星之火的反秦聯盟,添一把柴,加一塊瓦。
    這群人,師出無名,卻背負著比名聲更沉重的東西。
    他們是一粒粒火種,被拋入這極寒的北地,注定要燃燒自己的性命,隻為在那無邊無際的黑暗中,燎原出一點點微光。
    今夜聚集論事,主要目標,就是如何阻撓秦軍北上的步伐。
    他們存在的意義,除了作為幹擾,剩餘價值,就是用來吸引秦軍視線,武林正道聯盟的一部分人,並不直接參與在守城戰之中,而是在外奔波,於刀尖之上與秦軍周旋,以獲取最為前線的第一手戰報。
    集結縣城內所有人員商討的集合點,是在落葉集中心的縣衙大院裏,原本是朝廷自己的地方,秦軍打來的時候,這裏的文官基本上跑的跑,散的散,直接沒了人影,這才被江湖人接管下來。
    顧祖成仔細叮囑完兩個兒子,大門口便傳來了聯盟中人催促的聲音,他不敢耽擱,攏了攏衣衫,再次走入風雪。
    來到破敗的縣衙外,周邊全是滿身殺氣的江湖俠客,刀手,各門派子弟,一股殺氣迎麵而來。
    當顧祖成踏上石階時,他能清晰地感覺到自己的雙腿在微微發抖,他低下頭,借著夜色的掩護,默不作聲地混在其他商戶中間,一同走了進去。
    衙堂被拆得七七八八,早就沒了衙門的樣子,四周掛了很多厚實的破布,直直垂下用來阻擋四麵侵襲的寒風。
    眼看冬日就要來臨,保暖工作,這時候也在落葉集裏展開,每個人都是十分忙碌的。
    顧祖成進去的時候,幾乎可以用人山人海來形容,一麵進了衙堂,人數才減少很多,能見到其他眼熟的商戶。
    畢竟能在裏頭議事的,在落葉集裏都是有自己勢力與人手的存在,不存在什麽獨自為戰的孤獨英雄。
    因為這種人一般在開戰前就死了,江湖上從來不缺一腔熱血的獨行俠,缺的是能給他們立墳頭的人。
    坐在首位的是名女子,她名叫沈傾鴻,年紀三十左右,身姿挺拔如鬆。
    點蒼劍派內門大弟子,練得一門外家劍術,斬鐵流六品小宗師境界,是整個落葉集內武功最高之人。
    自武林正道聯盟成立至今,已過了五個年頭,五年前,她也隻是個剛奉師命、脫離點蒼身份下山,投身北地戰事的一名普通江湖女子。
    而今,作為此地據點的主心骨,她肩上扛著的,早已不是一個劍客的恩怨,而是這上千人的生死。
    坐在她兩邊位置上的,是來自其他劍派和傳統門派的武者,有衡山,嵩山,泰山等等劍派,還有武當、峨眉這些傳統門派出來的武者,以及小門小派的散人。
    所有人的境遇都大抵相同:聽從師門號令,隱姓埋名,投身沙場。江湖上有風言風語,說他們是傻子,是為門派賣命的棋子。若是反秦功成,門派坐收漁利;若是敗了,死的隻是他們這些棄徒,師門半點幹係也無。
    對此,在座之人,皆置若罔聞。
    到了這年月,還敢站出來與大秦帝國掰手腕的,有一個算一個,就沒一個是怕死的,那些風言風語,汙不了他們的心,也進不了他們的耳朵。
    眼看人已到齊,沈傾鴻環視左右,將一張用羊皮縫製的巨大地圖在眾人麵前的木桌上緩緩推開。
    粗糙的皮麵上,山川、河流、地勢、暗哨、明崗,一一映入眾人眼中。
    沈傾鴻並未急著開口議事,她伸出纖長的手指,輕輕叩了叩桌麵,聲音清冷:“事起倉促,消息來得突然。真實情報如何,還需等與墨家那邊的人接上頭才能知曉。諸位,切莫自亂陣腳。”
    一句話,便為這場議事定下了基調。隨後,她的手指在地圖上劃過,指向臨閬坡以北幾處地勢平坦的區域。
    毋庸置疑,十幾萬大軍要以最快速度北上,平坦大道是唯一選擇,而臨閬坡往北,這樣的要道,不多不少,正好四五處。
    “墨家敗退九曲嶺,我看是板上釘釘了。”
    最先開口的,是武功僅次於沈傾鴻的武當弟子羅文釗,“消息真假會有出入,但秦軍北上這事假不了。十幾萬人壓過來,定然不會走一條道。咱們怎麽著,也得想辦法幹他燕寒川一炮!”
    最先說話的,是武功僅次於沈傾鴻的武當弟子羅文釗。
    羅文釗本是武當山年輕一輩的俊彥,可在這北地跟秦軍打了幾年仗,身上那股子俠氣早就被磨沒了,隻剩下沙場上曆練出的粗獷與悍勇。
    “秦軍剛破斷水涯,便馬不停蹄北上,其勢正盛,其誌在必得。此刻與之硬碰,怕是討不到好。”
    一個聲音響起,較為溫和,“我以為,不如在幾處要道設伏,不求殺敵,隻為挫其銳氣。”
    說話之人名叫司徒上空,青城派出身,算是這群莽夫中的文臣,他武功平平,但腦子極好使,常為大家出謀劃策,且多有奇效。
    “司徒兄所言甚是。秦軍乃虎狼之師,人多勢眾,更有那如影隨形的影衛密探。數月前的情報便說,影衛的蜂雀已在西路現身。咱們的人一旦暴露,被那女人咬住,可就沒處逃了!”
    司徒上空的提議得了不少人附和。他為人穩重,計策也多偏於保守,與眼下魏國防守的局勢倒也相符。
    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在這北地,始終難以打開局麵。
    司徒上空的提議得了不少人附和。他為人穩重,計策也多偏於保守,與眼下魏國防守的局勢倒也相符。但也正因如此,他們在這北地,始終難以打開局麵。
    “設伏?”
    一個冷硬的聲音插了進來,“即便設伏,燕寒川十幾萬大軍,兵分五路,每路亦有兩萬之眾。我們落葉集滿打滿算,湊得齊一千人嗎?在平坦地勢設伏,一旦秦軍鐵騎反應過來,我們誰都別想囫圇著回去。”
    出聲反駁的,是衡山劍派的呂傲。
    他是落葉集中唯一的內家高手,合氣流四品禦道巔峰境,善用內家劍法,威力不俗。
    此人早在加入武林正道聯盟以前就與秦軍交戰過,當時韓國尚在,韓國皇室昭告天下,不少江湖門派應聲為國參戰。
    彼時秦軍已經入境,不少江湖門派遭到顧鐵心殺害,他為了不將禍事帶給劍派,毅然決然自行離開山門,往南而行加入了秦義絕的部隊。
    而後在隨允白蝶支部前去截取秦軍糧草的路上遭逢顧鐵心與白燭葵,本是必死局麵,卻是意外被一個名叫李幼白的小姑娘打破撿回一條性命。
    即便是這樣,他也仍舊沒有停下反秦的步伐,秦軍將領的行事風格,他太過清楚了,秦軍根本不怕你打,而是害怕你不和他打!
    呂傲駁了司徒上空的提議,也不看眾人臉色,自顧自地說道:“秦軍大舉北上,我們能做的事極為有限。在座諸位,我敢說,沒人比我更懂秦軍那些將領。想靠一兩次伏擊就挫動他們的士氣,癡人說夢。”
    支持司徒上空的人聞言,臉上都有些不快,覺得這呂傲平日裏就愛唱反調,此刻更是倚老賣老。仗著自己資曆老,便時常指手畫腳。好在,首座上的沈傾鴻向來有自己的主張。
    “呂兄既然如此信誓旦旦,不妨說說你的高見。”有人將話頭引向呂傲,連一向隨和的司徒上空也看了過去。
    同為抗秦,聚於一堂,但人與人之間,門派與門派之間,私底下的罅隙與摩擦,從未少過。
    呂傲對此渾不在意,隻是沉聲道:“秦軍固然凶猛,但此次北上,在我看來,太過倉促。臨閬坡以北的地界,他們是頭一回踏足。即便有探子先行繪製了輿圖,但大軍行進,圖上的一寸,便是地上的一裏,出入必不會小。”
    他頓了頓,像是在心中仔細推演,並不在乎旁人如何看他,隻是認真琢磨著應對之法。
    “從臨閬坡出發,算上時日,抵達北境,至少需要半月。如今已開始落雪,這天時,對他們不利。倉促行軍,燕寒川定然沒氣力動員太多人手。但他用兵,素來喜歡行險。我猜,在抵達北地後,他必會分派小股精銳,前往各處要隘進行實地查探。那時候,便是我們的機會。”
    他說完,目光掃過四周。
    司徒上空聽罷,若有所思。其餘人等,不懂排兵布陣的,不敢妄言,怕因無知而壞了大事;懂一些的,則覺得此法雖險,卻似乎確有可行之處。
    司徒上空並不在意方才被呂傲駁了麵子,他聽得出,呂傲這番話,是拿命換來的經驗,確實比自己的計策要周密得多。墨守成規,終是死路一條,唯有主動出擊,方能覓得一線生機。
    他看向首座的沈傾鴻,輕輕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呂傲的說法。
    這種軍機大事,大部分時候與商戶們無關。但聯盟人手有限,不少護院、殺手都是商戶們花錢雇來的。讓他們在場聽著,待會兒要人要錢,才好說話,免得有厚此薄彼之嫌。
    隨著計策在眾人或點頭或沉默中漸漸通過,一道道口令也從這破敗的衙堂裏傳了出去。院外的家丁、私兵、江湖客們立時騷動起來,磨刀的磨刀,備馬的備馬,一股肅殺之氣,在風雪中悄然彌漫。
    議事散了,商戶們先行離去。武林正道聯盟的核心人物卻都留了下來。
    等外人盡數走光,司徒上空才對沈傾鴻低聲道:“沈姑娘,此次布計,事關重大,絕不能走漏半點風聲。否則,我們這落葉集,怕是在劫難逃。”
    這話裏有話。一是秦軍探子無孔不入,二是縱觀秦國戰史,哪一次大勝,背後沒有內應的身影,落葉集雖小,卻也魚龍混雜,一旦秦軍壓境,他們這裏,便是懸崖邊上。
    沈傾鴻頷首,清冷的目光掃過在場的每一個人,緩緩開口,聲音裏帶著一絲寒意:“方才的事,是說給所有人聽的。現在,我們再談一次。”
    “如此緊要的情報,若我們這落葉集裏真有內鬼,近期必定會有異動。把那些商戶都給我盯緊了。今夜起,巡查七分嚴,三分鬆,故意給他們留出傳遞消息的口子。一旦發現,不必遮掩,把事鬧大,給我敲山震虎。如此一來,即便還有藏得更深的鬼,短時間內,也不敢再露頭了。”
    “明白!”眾人齊聲應道。
    夜深了,殘月如鉤,天上飄落的雪沫,漸漸變成了銀屑般的雪片。
    顧祖成腳步匆匆地回到宅邸。
    他踩著青石板,回到臥房,顧夫人早已等候多時,上前為他脫下沾了雪的外套,又拿了火籠在他身上滾了一圈,祛除寒氣,才扶著他到床邊坐下。
    “秦軍要上來了。”
    “我們要走了嗎?”
    顧祖成不言,隨後目光凝重的握住夫人的手,壓低嗓音說:“我們顧家沒有給秦軍通過幾次情報,若是想讓有文和有武能夠在新朝立足,這是一次機會。”
    “那君如該怎麽辦?”顧夫人低下頭麵露哀傷。
    顧祖成臉上的凝重之色瞬間化為失神,他張了張嘴,嘴唇蠕動了幾下,最終隻化為一聲長長的歎息。
    “隻怪她...生不逢時。事不宜遲,明夜就先送兩個孩兒走。君如...會為他們墊後拖延時間。聯盟那幫人,果然在監視我們這些商賈,他們從始至終,就未曾真正信過我們。嗬,如此行徑,還妄想我等為其賣命,實在可笑...”
    說到最後,顧祖成發出一聲冷笑。
    他鬆開妻子的手,閉上眼睛,最後交代道:“馬車,人手,我都已備妥。你...臨行前,去送送君如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