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4章 聖人之道

字數:4045   加入書籤

A+A-


    “侯爺?侯爺!”
    “嗯?何事?”
    劉章抬頭看向開口之人,眼神之中分明是大夢初醒時的恍惚,也不知是人老了還是之前的爭論太過無聊,這位爺竟然站著睡著了!
    不過這都是劉章自己的問題,是儀倒也沒有揪著不放,反而衝著劉章揚了揚下巴道。
    “卑職倒是沒有什麽事,隻不過朝會已經結束了,司馬丞相還在等著侯爺呢。”
    “哦……”
    劉章環視了一周,忽然有種拔劍四顧心茫然的既視感,偌大一個太極殿,此刻除了眼前的是儀與殿門處似笑非笑的司馬懿,就剩下幾名內侍在不時的向著自己的方向偷偷張望了。
    “有勞子羽是儀表字)先生提醒了,不過既然今日朝會已畢,那老夫也告辭了。”
    劉章有些慵懶的衝著是儀拱了拱手,便準備隨司馬懿離去,然而就在這時,是儀忽然出聲道。
    “侯爺且慢!”
    “嗯?子羽還有事?”
    劉章扭頭看向是儀,而後者則是恭恭敬敬的衝著劉章施了一禮才道。
    “在下有幾個問題想要請教侯爺,不知侯爺可否遷延片刻?”
    “嗯……”
    劉章略微打量了一眼是儀,隨後點了點頭,道。
    “請教之言不敢當,子羽若有疑惑請講便是,但有老夫所知,你我在這太極殿上互為借鑒也不失為一樁美事。”
    “既然如此……”
    是儀拱了拱手,隨後正視劉章開口道。
    “侯爺今日於朝會之上,真可謂是昏昏然、茫茫然,不知所以又不知所謂,在下鬥膽一言,侯爺可知在我大魏堂堂朝會之上,如此行徑乃是有失國體之威儀乎!?”
    “嗯?”
    劉章眨了眨眼,腦海中瞬間閃過幾個字:事出反常必有妖!
    說起來劉章有個很好的習慣,喜歡觀察周圍的所有人,繼而可以根據對方的細微之處來判斷其他人的隱藏在深處的一些東西。
    而到了這輩子,其更是因為在暗中執掌大局,故而在暗衛係統的協助下,平日裏收集了大量人員平日裏的事跡,尤其是朝中的官員以及長期活躍在侯府周邊的人員,更是劉章平日閑暇之餘手中拿來消遣用的東西。
    而眼前的是儀,在劉章的印象裏,固然不算是個城府深重之人,但也決計不是什麽熱血衝動之輩,那麽……
    劉章抬頭環視了下四周。
    嗯……很好,至少大殿內的內侍並沒有那種“舉杯為號,誅殺反賊”的架勢。
    也就是說,這是儀,是出於某種原因而自發做出的一種行為,那麽問題來了這是儀的目的究竟是什麽?
    想到這裏,劉章微微一笑,道。
    “國體?威儀?子羽兄這樣說的話老夫可就有些不明所以了,今日老夫在朝會之上一未出言阻撓國家政務,二未開口指責任何人與事,何來有失一說?”
    是儀聞言,搖了搖頭,道。
    “侯爺也是飽學之士,雖鮮有來朝中與會之時,但也該明白,這朝會之中議的皆為國家之要務,天子臨朝,百官朝拱,侯爺卻在此等場合做出昏昏欲睡之狀,此難道不夠失儀之罪乎?侯爺此舉,置國家的體統如何物!又置天子的威儀如何物!”
    說到這裏,是儀冷冷一笑,道。
    “嗬嗬!天子與太後念在侯爺於我大魏居功至偉且年事已高不忍責問,難道侯爺不該自行反思一二?如今天子與太後更是欲設宴請侯爺入宮共敘親舊,若侯爺自覺無法遵守宮中的規矩,不如早早回絕了天子,以免一世英名落得個欺君罔上的下場,如此不但能免去侯爺自身的一場災禍,亦可使我大魏天子免受打殺功臣之過也。”
    “咦?”
    劉章抬頭深深的看了是儀一眼,心中不由得暗道。
    “適才走神太過嚴重了,竟然漏掉了如此重要的信息,不過這是儀……竟然冒著被責問的風險,刻意出言阻止老夫,倒是如暗衛們傳來的生平事跡一般,的確是個心中頗有正義感之人……隻不過……”
    劉章臉色一變,神色倨傲的看向是儀,冷笑道。
    “儀態?宮中的規矩?老夫自二十歲上下出山輔佐武帝指曹操,魏朝立國之後追諡曹操為魏武帝)之初,便一直都是如此,如今仔細算下來,老夫也算是這大魏朝的三朝元老,數十年間先助武帝橫掃六合一統天下,後又助文帝指曹衝)撫定四方。”
    “論功論德,如今這天下誰人敢站出來指摘老夫?論輩分,當今天子也要尊老夫一聲姑丈!若仔細論起來,老夫本就不擅早起,此乃天下皆知之事爾,然而老夫一把年紀還來關心國家之政事,當今天子不曾體恤老夫,還要因些許小事指責怪罪,是侍郎,難不成這便是你口中的道理?”
    “還是說……”
    劉章冷冷的掃了是儀一眼,低聲道。
    “先帝故去之際,選了個毫無容人之量的草包來繼承大位,假如真是那樣的話,你覺得老夫會坐視那樣的一切發生麽……”
    是儀開始的時候還聽得一臉惋惜與無奈,然而當劉章說到最後,這位不顯山不露水的江東老臣直接瞪大了雙眼,隨後咬著牙開口道。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來是在下多言了,不過以侯爺之功績,便是身後爭一爭那聖人之尊位也並無不妥,又何苦要以千金之軀故步垂堂呢?”
    “聖人?尊位?嗬嗬……”
    劉章笑著搖了搖頭,隨後麵色一肅,繼續道。
    “所謂聖人,初至人間之時,何異之於旁人?無非親曆世事之殘酷民生之疾苦,而後苦思欲解之於非難,古有伏羲者不忍世人食無以存,故不以一家之私欲,授眾以漁獵耕織之法,故世人以王之,而後人謂之曰聖。”
    “又有炎帝者,睹世人常誤食毒物而病而亡,遂親嚐百草以驗萬物之毒性,故世人亦王之,後人亦以之為聖邪。”
    “而儒生尊孔丘者為聖,卻不聞盜蹠與孔丘之言否?儒生皆效孔丘之行,豈不見世間君子千萬,何以孔丘之後儒門再無聖人出?”
    “子曰:君子不立危牆之下;《史記》中言:千金之子不坐垂堂。然先聖又有何人不曾親曆險境?且不言上古先賢所曆之險,便是孔丘亦曾不懼艱險遊曆諸國。”
    “是以儒門所謂君子之道,便隻修得出君子,卻修不出聖人。”
    “故聖人之道,體民生之疾苦,思政略之弊病,而後發宏願以天下安而自安,無私、無畏、無懼,建功於當代,遺澤於萬世,而後後人念其功,而以聖之名頌之,如此方為聖人之道也!”
    說到這裏,劉章看向是儀,微微一笑,輕聲道。
    “汝惜老夫之危,又怎知此非老夫之所求邪……”
    言罷,劉章不再理會呆立在太極殿中的是儀,轉身之際擺了擺手,與司馬懿會同一處,緩緩消失在了白玉長階之上……
    喜歡曹操的痞軍師請大家收藏:()曹操的痞軍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