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西北聚首

字數:3245   加入書籤

A+A-


    楊家兩代話事人分開北上南下。
    環慶路。
    楊興武以環慶路經略副使兼知定邊,對整個定邊的軍隊有節製權。或許對比上次,節製的軍隊並沒有增加很多,但在物資調配上麵,楊興武有更大的權利,這對楊家來說,無疑緩解了最麻煩的事。
    楊興武就是走清風寨後山道直接去往慶州,連家門都沒回。他把吳用、張清和董平召來在路上碰頭一起過去。吳用得把定邊軍司的詳細情況做個匯報,張清負責的是軍費支出物資調配,至於董平,他娶的夫人是慶州一個老參軍的女兒,順便走走門路。
    楊興武先去慶州就是好打算多弄點物資到定邊。定邊軍戰力他無需憂心,楊元奇做得很好,對整個定邊軍司進行調整,他也不會再去大動幹戈。這批楊家武將起於麟州和木波鎮,壯大在定邊和平夏城,他有的是威望,指揮得動。
    張清說道:“加上鹽州之戰封賞,楊家軍今年費用無憂。”
    楊興武答:“那也隻是今年,有機會多預一點都好。”作為環慶路經略副使,他有參與協商的權利。
    吳用笑道:“少爺前兩年為這事抓破了頭,老爺職位在身,是該未雨綢繆。”今年不缺錢那是打了戰,補給豐厚,明年缺口依舊。
    ……
    現任環慶路經略使叫胡宗回,進士及第,他的履曆才是大宋以文禦武,外行指導內行的集中體現。這個是典型的中樞官員,長期在開封任職。趙煦時期,河湟開邊熙河路指揮使孫路和大將王瞻王厚發生爭執,樞密院調胡宗回去熙河路,後趙煦大行, 因戰略改變,樞密院調胡宗回到熙河路奉行退守戰略;趙佶重啟熙河戰事,首先就得換掉他,平調至環慶路任職安撫經略使。
    胡宗回的調職才是大宋進士官員的路途,做得好差不要緊,隻要不是黨爭,他品級是非常穩固的,不過是平調、左遷或者回中樞任職的差別。進士官員的升降更多在於站在哪個位置持何立場。
    ……
    胡宗回對楊興武不會特別對待,他任職熙河時候,王厚、王瞻這些人都稱不上武職,他都不加言辭;楊興武的楊家,其將門眼色更加濃厚,他不可能太過遷就。
    胡宗回和楊興武的爭論就有點激烈。關於鹽城戰役對定邊軍的補充和賞賜,胡宗回已全額撥付,他怎麽可能還像定邊傾斜。
    楊興武作為經略副使所持的意見,慶州相應以為內線,北麵環州,前麵已推出幾個寨子,定邊直麵西夏,還打算也前推一點,以更好的發展定邊城。兩個邊境州能很好的護衛住慶州,就沒必要在慶州投入更多軍資。
    胡宗回反駁的理由也無可厚非,大宋一線寨子為點,慶州為二線防禦,更應集中力量以備前出救援。這是大宋這幾十年來已經成功的戰略。
    楊興武和胡宗回最後爭議就集中在,可以前方寨子為點,環州和定邊城更適合作為相應二線前出救援,這更符合目前的戰場態勢。大宋取得對西夏戰事局部優勢不正是往前又占了點,整個二線就該往前移。
    胡宗回道:“慶州作為二線不過多了幾天路程,還能兼顧兩方,楊大人著急了。這個本帥自有考慮。”
    楊興武沒辦法了,這種爭論是不會有確切結論的,隻得退而求其次:“胡帥既然說到路程,以前定邊也有過修整慶州——清風寨——定邊全線道路的想法,不如這筆費用經略司調撥,我組廂軍和民壯這次一並完成?”
    胡宗回沉思,兩個人一直吵也不是好事。
    楊興武又道:“清風明月寨有大量流民和橫山族湧入,也好給他們一份生計,對邊境穩定事關重要。”
    這是一個很重的砝碼,胡宗回做出讓步:“以工抵稅是個說法,就是不能全額撥付,這樣吧,環慶路撥付六成,另外四成定邊再想想辦法。”
    楊興武道“七成吧,定邊今年的確沒了預算。”
    胡宗回也懶得再吵,隻是說:“明年年底必須完工!”
    楊興武應下來,拿了錢得辦事,這個懂!
    ……
    楊興武把董平和張清留在慶州,後續事宜由他們兩個跟蹤,涉及到費用的事必須有人盯著,資金撥付不一定會少,分期呢?還有晚點和早點拿到手是有區別的。
    楊興武說:“你該找你嶽丈就找,另外,張清在這裏,有些費用不能省。關鍵得早點把這筆銀子拿過去,記著,物資這些盡量不要,要銀子。其他的定邊州可以自籌。”
    幾個人應承下來。
    楊興武和吳用告別眾人,去往清風寨。
    ……
    清風寨舉寨相迎,楊興武是副經略使知定邊,不是清風寨寨主。
    楊興武打算在清風寨住幾天在去定邊,就是天波府的主廳,楊元奇這個天波楊府的主人壓根就沒住主臥,這是陳氏的地方。這也是楊興武的自然而然。所謂父慈子孝,不在於彼此相處與禮相符,更是一種內心感情的流露。
    陳氏說:“定邊州衙讓夏荷陪你先過去,過了這個月我也過去,有些事總要料理完。”
    楊興武說好:“開封楊元勇和我一起過來,我想讓他在清風寨,領天波府護衛都職責,他得授九品武職,倒也使得。另外,臨安楊興實女兒楊垣莉想北上來拜見你。”
    陳氏答:“那就讓楊元勇留在清風寨,我讓金蓮或者三娘安排就好。這小子在開封經常去陳留楊家莊,卻是熟悉,我把以前陳留那個對副調來幫他就是。”如此安排最好。楊垣莉?陳氏麵色幽幽,她未去過臨安,當年見這個小妮子時還是繈褓嬰兒,時間一晃而過,她都長大成人為家族奔走了。
    陳氏有些感慨:“老爺呀,一晃十多年,當年文廣老爺子在世的盛景似乎又在眼前。”
    楊興武也陷入深思,楊文廣在世那是天波楊府最後的輝煌。那時候楊家各係都凝聚在他身邊。楊家……雖然遠離開封,但定邊怎麽都是又一個開始。
    喜歡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請大家收藏:()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