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那個學堂

字數:3735   加入書籤

A+A-


    張小娘、白鷺和李清照回到清寨,同來的還有潘近柊,這是一個龐大的車隊。
    陳氏這下笑得合不攏嘴,唯一稍微遺憾的就是白鷺生了個女兒,在她這裏,可不興楊元奇的那套兒女都一樣,這也是沒辦法,一想想未來的嫁妝就肉疼。看著李清照挺著個肚子,她不著急,這不是我家小妮子也有了麽!多生總會有孫子。現在她已經有三個了。
    李清照得意的把肚子挺了又挺,陳氏哎喲的說:“你小心點呀。”
    李清照嘻嘻的說:“小娘姐姐都說我最是康健,估計寶寶有點重,還有還有,嬸子,我最近可喜歡吃酸了!”說著還不忘掏出酸梅給陳氏:“這個可好吃了,我可是帶了不少。”
    陳氏笑著抱了抱李清照,眼睛咕嚕又轉到旁邊,繈褓中的楊不語看著又是個禍國殃民的胚子。
    李清照算了,旁邊一個丫頭道:“王奶奶李格非的夫人)這幾天在清寨住著,清照夫人要不要也過去一下。”
    李清照說:“哦,我吃陪嬸子吃完飯,休息好了晚間過去。”
    陳氏道:“那晚間你住那邊也成,別走來走去太多。”
    李清照說:“好!”這倒不必拘謹。
    丫頭應下轉身出去。
    陳氏對張小娘說:“家裏人太多,孟嬋把家裏改造了一番。你看下要不要住過去,這裏就一個房間也是擠了些。”房間大家都有,卻很多是共院子,像扈三娘潘金蓮這些娘家在清寨的,她們有時候也是回那邊。
    張小娘應下,隻是有點奇怪,孟楊兩家關係極好,卻也不應該常住那邊啊。
    潘金蓮說:“幾個小孩子喜歡住那邊,母親也想你在那邊看著點。”四個小少年少女都在孟家。
    張小娘這才恍然,當然,她的恍然錯得離譜。
    白鷺問:“相公呢?”
    潘金蓮說:“他和妙常去了學司,一會就回來,三娘在軍司估計得很晚。”他們得把學司和軍司互助的事敲下來。
    幾個人一問才知道清寨打算建學司的事,白鷺說:“怎麽不建個女學,可是羨慕你們的才學哩。”
    李清照說:“哼……就得弄個女學來,一會找元奇哥哥說去。”
    大家都是點頭,各大家族送出的丫頭不少,她們很多人也有些銀子。
    ……
    楊元奇和陳妙常回來,楊元奇差點扭頭就要走,好不容易和學司還有軍司溝通好,家裏怎麽又弄個女學。
    楊元奇暈了:“女學學什麽?”
    李清照扳著手指頭:“琴棋書畫這些不都行?再說,男孩子也能偶爾過來修身養性的呀。哦,總不至於學堂孩子們畢業,有本事的男的能去專業學堂,女孩子就沒了去處,難道都得武學啊工學啊什麽的啊!”
    楊元奇說“……”扭頭就走。
    李清照喊“誒,你別走啊,不行再商量呀。”
    楊元奇道“趁著我潘嶽丈今天內心有愧,我得趕緊把這事敲定下來。”蘇迨對於壓軍司的名額多少心裏有點不忍。
    潘金蓮過去拉著:“晚間我去說就是。”
    ……
    第二天清晨。
    從張小娘身上翻身起來,楊元奇升了一下懶腰,張小娘說:“明兒我搬去孟家住,怎麽小孩子都放過去,母親舍得呀。”
    楊元奇嗯的支支吾吾想賴過去,還好昨晚她沒問起,那才是掃性。
    張小娘狐疑的看著楊元奇“什麽事呀?”
    楊元奇掛不住臉:“你們不是整天姐姐妹妹的叫得熱乎,住過去怎麽了,住妹妹家裏天經地義,黃鸝不是也住過去了嗎?”
    張小娘倒不是認為住過去怎麽了?隻是何必說得這麽明白,常住和偶爾住可不是一個概念,這是兩家人啊。
    張小娘也懶得繼續追問,回頭去問問孟嬋就是。
    ……
    清寨後山。
    楊元奇、韓公廉和安娘帶著幾個大匠正在指指點點,最後選定的地塊在那處小瀑布位置,這塊地幾經周折,最後落到了學司手裏。
    楊元奇說:“往西發展,東邊不動。”
    韓公廉道:“東邊更好點吧。”
    楊元奇說:“就往西!”往東,往東太過去就是孟家了!這他哪裏肯!
    安娘說:“大少……這片樹木一直連過去。”
    楊元奇怒了“孟真人說她喜歡東邊這塊。她有銀子,學司有嗎?去競個價?”
    這事不能繼續談,事關銀子,安娘和韓公廉都清楚那就談不妥了,學司現在一大筆資金還沒著落呢。
    韓公廉唉一聲“那就這樣吧。也不是不行,就是接到蘇先生墓地去了。這總覺得騷擾了他……”另外他沒說的是,學堂旁邊有個墓,多少有人心存芥蒂。
    楊元奇突然道:“把墓好好再整理一下,墓地規劃進學堂,不用分隔出去。蘇老先生一生才華,讓莘莘學子看看他們所在的地方有什麽。至於風水,有他這種大文豪,學堂才叫有風水。這事安娘你想辦法,讓大家把這個聯係起來。”
    韓公廉和安娘頻頻點頭,這個楊少還真是心思玲瓏,墓地一般在西麵主陰,景色卻是幽靜,蘇軾先生得天下士子所望,要是操作一下,讓這裏成為士子拜祭之地,這個學堂倒是可以天下傳名,這是蘇軾先生看重的地方啊。
    楊元奇說:“你們規劃好後,多和其他人商量。我過去老先生那裏一趟。”
    兩個人應下。
    ……
    蘇軾墓前。
    楊元奇拱手一禮:“老頭子,我來看你了,今兒來得匆忙,沒帶點酒!你可得感激我,我讓這麽多學生來陪你。你也保佑保佑他們,多成器啊。”
    楊元奇找個地方坐下靠在墓碑上:“老頭子,讓你失望了。我的路回不來頭了。”當他把孟嬋按在身下,他就已經絕了忠臣的路,今天的他實在分不清自己內心關於未來的想法,他隻想老頭子陪陪他。
    ……
    華夏最有名的學堂,那裏葬著一個人,那是華夏最讓人心生澎湃的人的先生!很多人說,這個學堂就是他為他的先生所築。楊家說這是牽強附會,大家還是認為就是如此!
    喜歡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請大家收藏:()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