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羈縻寨的推廣

字數:2930   加入書籤

A+A-


    開封。
    劉混康收到楊元奇的來信,看著附過來的《道德經》,閉目沉思。
    林靈素有沒有在鹽定路,他無法確定,從信中來看,楊元奇是隱晦透露出林靈素就在鹽定路,讓他心中波濤駭浪的是這本《道德經》。
    劉混康在神霄派有道友,《推背圖》之說確實難以確定,但神霄派的人都確信林靈素在卜卦方麵極為精準,加上這一派的淵源,他覺得有。神霄派有不傳之秘的另類《道德經》,這事他從未聽說,他的道友也沒說過這事,問題在於現在這本《道德經》真的有其不同凡響之處。就這本《道德經》而言,其價值就不可估量,這是可以和其他版本相互印證的。
    劉混康實在不清楚鹽定路楊元奇為什麽要介入這件事,林靈素來一趟開封又不是什麽大事,他要真沒有推背圖,大家見上一麵聊上幾句也是結個善緣,甚至他過來再拿出這本《道德經》,他們之間隻會留存情份。
    劉混康突然想到一點,這麽簡單的道理林靈素一定懂,那就隻能是這本道德經其實是楊家的,而且他可能真沒有推背圖,要不他可以來開封了,何況還有官家趙佶相邀,哪怕他們真是陸地神仙,官家代表著是這片土地的主人,對於神霄派這亦然是個好機會。結論隻能是林靈素不想和官家有關係,至於楊元奇為什麽替林靈素應下他的事,他想不通。
    劉混康沒再深思這裏麵的關竅,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理由,這個很難猜到。他想的是《道德經》的事,如果這確是楊家的,這個百年家族底蘊還真不一般。
    劉混康在開封,知道官家趙佶對楊家稱不上什麽感覺,對楊元奇卻多有不滿,這事都清楚,那個李師師最後隨楊元奇離開,這事要細想,官家怎麽都丟了麵子。楊家真的這麽吸引人?林靈素做了清風明月寨的護寨天師,可以說也是天波楊府的天師,這一定是有某種吸引。要是深究,林靈素不來開封,這不就是寧願做楊家的天師也不想來開封做官家的天師。
    劉混康怔然。
    劉混康召來一個弟子,說道:“你替我去趟鹽定路,那裏有個清風寨,號稱塞外江南,去看看那裏的情況。另外,半年後去尋下天波楊府楊元奇,就說他和我有半年之約,既然他替神霄派應下邀約,那半年之期總得兌現。”他不管信函中說道林靈素去遼朝,既然你說了半年那就半年。林靈素也好,楊元奇也罷,他都可以認,他已是退了半步,接下來該是他們的事。
    ……
    趙佶對楊家的回函倒沒特別在意,隻能說和這位林天師失之交臂,他想見下這位木道人還是因為劉混康的推崇,劉混康作為茅山掌教,他都在開封,趙佶不會因為這事過於感到可惜。
    趙佶回了道旨意,讓楊家注意這位天師的動向,他一旦回鹽定路,幫忙留下他一段時日,同時馬上傳信回來,他再邀一次就好。
    趙佶感到厭煩的是鹽定路經略使楊興武回個函還羅裏吧嗦的,說什麽道教是為宗教,勸人為善,對於平民百姓多有增益,但對於官家本人,他乃天下之主,更該錨定自身,江山社稷為重。道教重自身講無為,官家卻更該有為才對。楊興武作為從三品大員,恰逢其會說這事沒什麽錯,隻是趙佶認為你一個邊境經略使,好好守著自己的本份就是,這是把自己當兩府宰輔了?!兩府宰輔都沒多說什麽。
    ……
    鹽州。
    楊興武不知道他不過就事說事會惹得官家心煩。在他看來,道教就是如此,林靈素掌門人都是他兒媳婦,掛著楊家法師,也沒見她在家裏傳教啊。
    楊興武對自己這個兒子非常服氣,雖然想罵他胡作非為,但一想想廢後啊、才女啊、法師啊,反正找女人的本事對比別人強的不是一點半分。關鍵各有才華能力,都能撐起楊家大半邊天。
    楊興武覺得自己這個經略使做得累死累活,他兒子是三天打魚兩天嗮網就把鹽州事做下,怎麽比怎麽沒意思。
    楊興武看著李格非的來信,歎了一聲。李格非想在定邊城外南城這片設治理司,這事已是過界。雖然李格非認為那裏多為流民和異族搬遷而來,但定邊就是定邊,這是朝廷的城池,不是羈縻寨。李格非的話又是有道理,城南和明寨界限是分明了,但架不住兩個地方正在連成一片啊,那裏兩種管理方式多為不便。李格非認為治理司的方略更加合理。
    楊興武看了看簫讓,這封函件由簫讓送來,那就是楊家家臣一係認為李格非這個函件沒問題。
    楊興武說:“這事元奇知道?”
    簫讓笑道:“不知道,不過他知道想來也會支持吧。大哥,李格非和潘易嶺等人有過討論,他們這些士子出生的人都覺得這樣好,那還是按這個來吧。”
    楊興武說:“朝廷那裏怎麽說?這……多少僭越了。”
    簫讓道:“直承為了安穩,先這樣處理最好。定邊知州對這裏有決定權,任何時候都是。這對朝堂就是交代。”簫讓說得是官職,意指朝堂派其他人來任職定邊知州,還是那個知州決定就是,那這裏就是朝堂的地方不是羈縻寨。隻是楊興武身份相對特殊,他想采用類似清風明月寨的方式。當然,他的決定不是基於楊家,而是基於他的官職。
    楊興武說:“我上這個折子吧。”當簫讓這個老兄弟站在他麵前如此說,他知道自己實在不好反對,再是家主,也得慮著下麵的人的意見。
    簫讓道:“可以設鎮,讓朝堂任職官員,隻是模式按清風明月寨的來。”
    楊興武點頭,這樣多少中樞的阻力會少點。
    楊興武說:“你們可以準備,但沒有中樞同意之前,絕不能擅自進來。”
    簫讓道:“嗯!大哥放心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