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就該如此
字數:3438 加入書籤
第三十一章
關於定邊城外南區的管轄權問題,楊興武折子還沒上,定邊通判詹度就明確表示反對。
定邊城是個軍城,民事本就不多,現在城外南區開始發展,不存在人員不足問題,怎麽可以交給羈縻寨的治理司。
楊興武說道:“李格非這個說法有一定道理,那裏和明寨正在接壤,事實上羈縻寨的治理方式更加適合那裏。”
詹度說:“那可以改變管理方式,這和管轄權不是一回事。這將來會影響城南區域的歸屬權。”詹度這個說法一樣有道理,楊興武知定邊,極有可能將來接手知定邊的是楊元奇,作為大宋邊境州,中樞對楊家在定邊的權利已是極其寬容。現在羈縻寨治理司治理城南,管理人員也來自羈縻寨,這一片很自然會成為羈縻寨的樣子。
楊興武說:“詹大人實在不放心,可以由你兼管城南區域。”
詹度道:“楊大人一定要上這個折子,我也攔不住。一旦這個折子上去,我同樣會上折子反對,也會要求自己兼管城南。大人,有沒有思慮中樞對楊家不曾薄待,楊家就這麽急著要這個定邊?”
楊興武有些無奈,他兼知定邊,通判已是換過幾任,現在不能又有爭執,隻得問道:“城南區域和月寨實際已經交接,兩地平民百姓待遇不同,很容易生出事端,也會讓兩地居民疏離。”
詹度想了想:“大人,借兩個羈縻寨治理司的人給我,一些法度可以按著治理司的來,但管轄權和治理權都在定邊州衙,和羈縻寨治理司無關。可以讓讓他們再派幾個人員來州衙聯絡。”
楊興武聽,這也是個辦法,甚至還不用去和中樞扯皮,把事情圈定在州衙也好。
楊興武說:“那按這個來,羈縻寨治理司我會去溝通。”
詹度答“好!”
政治就是妥協,要是大家都一口咬死不肯退讓,事情隻會更麻煩。楊興武這事要感激詹度的堅持,他不清楚最近開封官家趙佶對他沒什麽好感,畢竟上一個折子他勸誡官家鬼神之說在趙佶看來是有僭越的,現在又上個羈縻寨管城南區域的折子,還正找不到機會罵他多事呢。
……
清風寨。
楊元奇聽到這事的始末,不得不概歎大宋養士百年。新舊兩黨的撕扯把士子集團徹底分裂,但整體上士子集團對大宋有著他們的堅持。想一想自己這個塞外江南真正能留下的士子不也就那麽點人,還多因為有個人私交原因。
楊元奇開心的是這個提議是李格非發起的,看看,搞定不了士子,搞定士子的女兒也是個辦法嘛!
楊元奇送行李清照就千叮萬囑“多陪陪你老爹,最近他火氣可能比較大,你可得耐心乖巧點。”
李清照嘻嘻:“怎麽這麽關心起我老爹來了。”
楊元奇“廢話,李叔,老丈人,忘年交!我們關係鐵著呢!”這話可不假,要壓住這個小妮子,他有時候真得靠自己這個老丈人。
李清照“(ˉ▽ ̄~) 切~~,你就會在他麵前做好人,奸滑!行了行了,我知道了,我都帶著楊李呢,他稀罕著這個外孫呢。”
楊元奇說:“你還不如忽悠你老弟趕緊生一個。”
李清照點頭,這是個事。
……
楊元奇轉頭去學司找潘易嶺,對於士子北上鹽定路,楊元奇現在沒了太多奢望,想來能來的都會來,現在的鹽定路吸引力並不大,還不如自己慢慢培養呢。
潘易嶺最近清瘦很多,卻是精神奕奕。他學司其他事情管得不多,定安學府去的卻不少。
潘易嶺說:“你都回來好幾天了,總算知道來見我。”
楊元奇幹笑:“嶽丈,家裏事多。金蓮這幾天又沒回潘家,我這不就耽擱了。”
潘易嶺懶得再埋汰他,老婆太多顧著事就多,來他這裏也算不晚。
潘易嶺說:“陪我去定安學府走走吧。”
楊元奇趕緊應下。
……
定安學府安娘修了產假,她這幾天預產,難怪楊再興正在忙著調休。
看著這個學府,潘易嶺不無得意,為自己也是為他這個女婿:“這個學府幾乎舉清風寨之力所建,現在看你還是有點眼力見。”
楊元奇道:“哪有什麽遠見,隻是覺得手裏頭兵痞一堆,治政的人寥寥無幾。羈縻寨的情況比內地更複雜,與其四處尋人,不如自己來。”
潘易嶺說:“唉!年輕的士子總想著去開封揮斥方遒,慢慢他們會明白,能牧守一方給一地安寧福祉,不見得就比在那個朝堂折騰,留下的東西少。”這是潘易嶺現在真實的想法,太多有才能的人在開封蹉跎了歲月。李格非就是最好的例子,作為清流他本有著很好的前程,新舊兩黨的相互傾軋,讓一切成了空。
楊元奇道:“士子多清談,現在比兩晉好很多。不過,怎麽論都是升遷過快。”
這是士子集團的通病,大宋還算好點,進士大部分都是八品先去到地方,隻是再怎麽說,其升遷流動速度都快了點。大部分士子還不願做民生官,和平民百姓打交道多少有點累。
潘易嶺說:“要論,新黨蔡相這個方向沒錯,可惜這次罷相倒是把這個廢棄了。”蔡京關於官員錄取有過改革的舉措,偏於政務,不再是四書五經,新黨這個法條堅持不夠徹底。
兩個人聽著學府朗朗聲音,走去觀景台。
潘易嶺經常會到這裏,很多人都喜歡到這裏,看著一座城市的成型。
潘易嶺指了指遠處一個山腰說道:“那裏會修築另外一個觀景台。學府發現太多人來學院這一處,幹脆騰出一筆銀子,要匠司在那邊另起一處,省得人來人往。”這筆銀子學府出得也是沒辦法,治理司一句話,憑什麽隻有學府的人能去觀景台,學府覺得也是強人所難,幹脆弄筆費用學府外遠處更好的位置修一個。
楊元奇撇嘴“學府還是有銀子嘛。”
潘易嶺暈了,省吃儉用的容易嘛。“你別來,教育絕不能缺費用,這才是未來。”
楊元奇無語,是不是弄個標語“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多好的一條承諾,做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