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童貫的深思

字數:2685   加入書籤

A+A-


    童貫對楊家了解甚深,可以說西北將門,和他最先有交集的就是楊家。他和楊興武、楊元奇還有楊元幸都打過交道,杭州楊元幸和他配合還良多。
    童貫不理解的是楊元奇對他的婉拒,在當年那場青唐戰事上。楊元奇和高俅關係莫逆,這不是事,他和高俅又沒有根本衝突。當年童貫第一次監軍青唐戰事,以副將相邀,這個價碼不低,楊元奇完全可以率部參與那一戰,那是大宋酣暢淋漓的一場勝利,楊元奇氣勢會更勝。
    童貫認為是楊元奇對他看不上,回頭想想這個心結漸解,因為楊家在鹽定路的布局。楊家對鹽定路的野望現在不是秘密,但當時大家卻不知曉。楊元奇不願西進極有可能是整個老楊家的想法,他們想成為鹽定路的“折家”,從那個時候開始就有打算。
    童貫同樣不會去在意鹽定路是否屬於楊家,鹽定路遵大宋將令就行。楊家當年和舊黨蘇係相交過深,開封的傾軋讓他們遠走西北,他們想在那裏安身,這又不是大事,中樞不喜也不會因此就拿他們怎麽樣。將門和文臣門第不同,將門要維持其聲威不墮,必須有其基本的精銳。朝廷這方麵也是有個小口子的,控製的是他們的規模。
    童貫這個折子確實是在試探楊家,他現在的地位不需要自己主動去和楊家說什麽,他有的是辦法逼迫楊家找他。而且,在他看來,他的心思楊家會懂。他又不是沒和他們打過交道,楊家沒書香門第的某種固執,他們會因為利益來尋他。童貫覺得在西北將門,他的口碑不錯,不像文臣,他並不墨守成規,他其實很好打交道。楊家要在西北混飯吃,怎麽都不能開罪他。
    ……
    鹽州州衙。
    楊元奇正在沉思。童貫是陝西各路軍方最大的大佬,楊元奇保持和童貫的距離,最根本的原因在於他不希望楊家和童貫關係過深。對比士子集團,童貫是更好打交道,但童貫的野望是楊家承受不起的,童貫太監出身,他最大的利益是軍功,軍功的上限沒有止境,楊家隻要鹽定路。童貫現有的權勢,決定楊家必須低頭。一旦楊家一定程度低頭,童貫就不會把目光盯在楊家這裏。畢竟楊家這個將門比西北其他家族骨頭更硬,何必大家打生打死。
    楊元奇覺得他老爹楊興武要他和童貫溝通不是不行,而是效果不會很好,當然書函還是得寫。
    在楊元奇看來,童貫最需要的是權威,在西北軍事上的權威。這種權威不是針對楊家的,而是針對整個陝西各路。所以任何私下溝通意義都不大,他要找到的是一個讓大家都能看到的方式,鹽定路會遵守童貫的軍事策略。這個度太難把握,因為楊家也有一個底線,就是鹽定路本身童貫不會過多插手。如果鹽定路經略使和樞密院高官兩個職位隻能選一個,現在的楊家更希望是鹽定路經略使。
    ……
    開封。
    童貫收到楊元奇的來函,這是關於他對西北局勢的看法,和童貫想的不一樣,楊元奇對戰局的理解有其獨特的地方。
    西夏東中西三線的劃分,同時大麵積收縮,是符合宋夏目前強弱之勢的。宋朝有能力在三線同時施壓,隻是一旦選擇這個戰略,時間會非常持久,宋可以通過這種長期對峙不間斷的壓力,通過整體優勢壓製他們。這卻也是西夏希望看到的,西夏不願和宋再長期戰爭,如果戰爭非要進行,這種情況是他們不幸中的大幸,他們最需要的本來就是時間。
    楊元奇認為關鍵是要割裂三者的聯係,這不是地理上的,而是心理上的。很多人認為這和天時人和有關,需要合適的時機。楊元奇給出童貫一個可行性方略,拚命壓製中路李乾順集團,即以興慶府和西平府為中心的西夏核心之地。
    童貫眼神凝聚,他久經權力場,本能的覺得楊元奇的構法並非天馬行空。西夏中路兩府不僅是其經濟中心,也是最精銳所部所在。大宋對西夏整體壓製,會讓東西兩路緊密和中路凝聚一起,為了生存。如果大宋持續打擊中路,削弱中路力量,甚至中路時常需要東西兩路輸血維持呢?!這種利益關係就會慢慢弱化,甚至讓東西兩路生異心,這不是哪個人能主導,這是一種利益使然。
    童貫清楚要是按楊元奇的做法,那最好環慶路和鹽定路就不要動,加上逐漸以他為尊的涇原路,這三路是能圍攻西夏中路集群的。
    接下來,鹽定路的動作更讓童貫心情大好。鹽定路關於樞密院要求他調軍西進並未提出異議,而是集中了楊再興定邊軍五千人。
    沒有這個函件,童貫會調楊再興西進,有了這封函件,童貫卻清楚這是楊家的妥協。楊家做出遵他這個千速樞密院的號令,又給了他一封函件是為勸誡,這是在和他嚐試溝通。楊家的這個表率讓他進退自如,他們把選擇權交給他。
    童貫現在思索的是要不要改變針對西夏的策略,兵家講究攻其一點,不說裏麵的權利分配考量,這也比整體前壓要好不少。還有一點非常令童貫滿意,環慶路和鹽定路這兩路經略使不能算是他童貫的人,他能以此指揮兩路,又是出大力,怎麽看自己都立於不敗之地。楊元奇既然給了這份函,鹽定路在這事上一定會予以配合。現在他要搞定的是環慶路,對西夏中路施壓,環慶路至關緊要。
    ……
    童貫發現楊元奇很聰明,可以說非常有智慧,楊家的舉動讓他內心傾向接受,又把事情丟給了他,要向西夏中路施壓,他還得辦一件事,環慶路得支持這個策略。不可能隔著個環慶路,涇原路和鹽定路兩路瞎折騰。楊家,童貫從來不小覷,調鹽定路的兵不急,他也能借此和楊家繼續溝通,你提了這個方略,環慶路也不僅是他童貫一個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