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童貫和楊家
字數:2595 加入書籤
開封。
童貫上了個折子,加強河湟路和隴右都護府禁軍力量,調秦鳳路、永興軍路、涇原路、環慶路和鹽定路各一軍西進。他要徹底解決隴右戰事。
秦鳳路和永興軍路已是相對內線,隴右戰事一起,本就會調集部隊西進,這個調請不過把編製落定在河湟或者隴右都護府。另外三路卻是與西夏接壤,這個調撥更像投石問路的嚐試。涇原路無人能抗衡童貫,當然會應命做出表率。
環慶路經略使胡宗回上折子解釋,環慶路麵對西夏中路集團,壓力太大,劉仲武部上次西進未歸,當屬那邊,不應再次抽調兵力西進,這個折子得到中樞認可,不過是把劉仲武部的歸屬落定。
麻煩事落在鹽定路楊興武身上。鹽定路戰力不凡,但禁軍編製其實不多,多為廂軍和番軍編製。
經略司幾個來自開封的官員在這事上保持沉默,讓楊興武心有所慮。楊興武明白不管這事誰在開封主導,樞密院有意調軍隊西進,作為鹽定路有異議,當以折子正麵闡述,最後政事堂和樞密院決定就好。
鹽定路現在和西夏對峙,同時雙方也在互市,並無戰事。楊興武需要一個理由,他缺少這個理由。首先編製不能成為理由,鹽定路經略司不是他一個人的,很多屬官就是來自開封,不少還是進士出身。關於鹽定路各部的實際編製和戰力,樞密院肯定知曉一二。中樞不深究一些費用借道進入鹽定路軍司,這實則也是一種默契。楊興武要是提及編製,他實在不知道樞密院後手會不會來個清點。這要把事情落在明麵,楊家損失會更大。
楊興武能夠想到的最合適的理由不是現在,而是將來童貫大人西北戰事開啟,鹽定路可以承擔部分牽製任務,這也是上次青唐戰役的得失。大宋邊境線需要對西夏施加壓力。
楊興武覺得這才是童貫最想要的東西,一軍不過幾千餘人,多一支少一支對戰場起不了決定性作用。以鹽定路的位置,不僅能把耶律南仙東線隔離戰場,還能往西北前出威脅西夏皇室所在地興慶府和西平府。隻要環慶路和鹽定路緊密配合,就能讓涇原路都騰出手來,和河湟路一起威逼河西走廊,讓西夏察哥的西線兵團投鼠忌器,不會重蹈上次覆轍。如果童貫想挽回上次麵子,目標也包括西夏察哥的西線兵團,更需要陝西各路緊密配合。童貫不會這時候和他交惡,他有所求。
楊興武理清脈絡,青唐地區上一戰確實宋軍遇到挫折,但盤踞那裏的吐蕃和回紇同樣不好受,回紇更是經過那一役,有整體繼續西遷的跡象。那一戰真正受益的是察哥,他穩固了西夏河西走廊各部,軍政各事實現了更大的集權。童貫現在集重兵,極有可能就是想在河西走廊做點事。
楊興武懂了,他要是找童貫說合這事,某種程度也是承認童貫在西北的權威。這比他調去一支禁軍更重要,更能滿足童貫的利益。
童貫是在開價,童貫需要楊興武一定程度的低頭,這也是童貫對待西北宿將采取的方式。童貫不可能把西北各路將領全換成自己的人,他同樣需要沙場宿將的支持。折家遠在東線,三州之地根深蒂固,童貫不會去尋上折家。環慶路胡宗回進士出身,一生都在西北,他本質不是將門,他是文臣起家成為帥臣。對比他們,楊興武才是最合適的“軟柿子”,也隻有楊家會願意和他做交易。
楊興武想到如果他的猜測是對的,那還必須交易,因為童貫目的如果不是這支軍隊,他哪怕調一支部隊過去,多半最困難的任務就會落在這支軍隊上。這也恰恰是童貫選他作為“軟柿子”的理由。楊興武不會也不能舍棄手裏的軍隊,楊家是將門,他楊興武就不是一個帥臣,楊家要成為鹽定路的將門,最基本楊家能護住手底下的人。如果他和胡宗回一樣,那就和童貫爭執一方,實在拗不過,丟一支軍隊過去就好。童貫料定了楊家不能如此。
楊興武一歎,這事得楊元奇來,不是他自重,而是他得給自己留下餘地。楊元奇能代表楊家,一定程度能代表楊興武個人,卻不能代表鹽定路經略司。這是楊家和童貫的交易,不該是鹽定路的,鹽定路作為邊境路,不能和中樞有所謂的交易,那才是跋扈。
……
開封的童貫確實打的是鹽定路的主意,正如楊興武所想,他的策略需要鹽定路的支持。童貫在樞密院最關心的是西北局勢,不象外麵想的那樣,他想在河西走廊找回場子,青唐上次是個挫折,西夏察哥卻並未駐留青唐打算和大宋爭雄,那不過是在一場戰役上宋軍失利。
童貫隻要讓隴右都護府放緩節奏,以現在武力為根基壓製,誘以安撫,那裏遲早會安定。
童貫想尋西夏晦氣,不一定非要是西線察哥,他想到的是東線耶律南仙。童貫調劉延慶去鄜延路就有這個打算。至於他現在集兵在河湟路,這是一個疑兵,更何況,順便也能對西軍軍力進行整合。河湟、秦鳳和隴右都護府是他最堅實的基本盤。
童貫想到的是橫山山脈,包括楊家,精於西北局勢的人都看重這個山脈,這不是偶然,從幾十年前種家種世衡開始,各路將帥都對這裏頗為重視,控製橫山山脈就等於把西夏往東伸出去的手斬斷,還能能整合橫山族的番軍。
童貫要想在東線有所作為,必須鹽定路配合,也需要府州折家的牽製,這一切要實現,童貫需要楊家的支持。鹽定路在童貫眼中比楊家自己想的還要重要。退一萬步來說,正如楊興武所想,童貫要和西夏爭鋒,怎麽都少不了鹽定路,特別鹽州這個點,插在西夏東中兩路的要害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