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又見高俅
字數:2958 加入書籤
高俅府。
高俅現在以節度使領殿前都指揮使,這是從二品的高官。大宋軍製將軍權拆分,以文抑武。殿前指揮使就是大宋三衙之一。
殿前指揮使作為一個從二品的高官,本身不具有調兵權。整個軍隊的調動和戰事指揮錄屬樞密院,這裏限製在於用兵之人,所謂帥臣,實際是樞密院這個指揮係統。軍隊日常管理卻在三衙,也就是殿前司、侍衛馬軍司、侍衛步軍司。軍隊的統製、訓練、番衛、戍守、遷補、賞 罰,皆由三衙總其政令。
都指揮使是有定員的,就一人。但副都指揮則無定員,根據事定,這得看軍隊的規模和當時的環境。
殿前司都指揮使負責的是大部分開封禁軍的日常管理,高俅任職這個職位,那是深得聖心。
大宋軍製可以理解成軍隊是由武將體係日常訓練和管理,但調動執行任務則是文臣體係的事。殿前司都指揮使(包括副都指揮使)有其特殊性,因為是開封軍隊軍隊的日常管理,樞密院在調動這些部隊非常謹慎,這涉及皇權。一旦涉及開封軍隊,殿前司都指揮使又得是官家信任的人。雖然這個位置無權調動軍隊,實現這個命令又得過他的手。顯然樞密院在有令時得把所有正軌程序走全。
高俅和童貫不是直接競爭對手,關鍵就在這裏,童貫哪怕思簽書樞密院也不會去管開封軍隊,何況在童貫的認知裏,開封禁軍也不可用。
大宋對邊將的壓製在這套體係中完美展現,作為將門,西北因為邊事,為了確保戰力,大宋是允許武將形成一定的小集團,改變兵不知將將不知兵的局麵,但這個範圍很小。比如前篇中強如苗授這個從二品節度使,他真正所林之兵也就萬人,戰時可能會根據情況挾製另外一路軍隊,比如姚家那五千人。但真正意義上他日常訓練和管理的軍隊就那一萬。
在與宋夏這場綿延已久的戰事,邊境的局勢因為戰局變動,導致經略使的人選武將出身背景濃厚,諸如楊興武、折可適、逝世的張蘊、戰死的高永年,他們實際是在文武體係之間遊走的,因為曾是領兵之將。為了權利不太集中,中樞采用的辦法是縮減各個經略司所轄範圍。這裏有個人更特殊,楊興武。楊興武實際從簽判轉運司以後實際並非武將,他的任職從知定邊,知平夏城,再經略副使兼知定邊,最後鹽定路經略司兼知定邊,整個這條線實際是文臣。統領軍隊的是他的兒子和曾經的兄弟。一旦鹽定路以他為經略使,下轄的部隊又大部分出自楊家將門,一定程度製衡在鹽定路效果就非常不明顯。倘若楊興武早期沒有武將經曆,文臣出身,也沒有兒子楊元奇組建的楊將軍,他又更多在後方發號施令,那他的經曆更像那些帥臣,立功還能入朝。不會有現在鹽定路是楊家的說法。
……
高俅對楊元奇的到來非常開心,楊元奇初來開封,先到他這裏已是說明很多問題。楊元奇和高俅相交,在開封不是秘聞,事實,這童貫對楊家有所顧忌也源於此,他得考慮高俅的反應。哪怕童貫要立威,也沒必要選楊家,楊家和西北將門最大的不同是它又不是完全意義上的西北將門,和開封將門,楊家同樣有著各種關係。
高俅問楊元奇“你還知道跑來找我啊,你什麽時候去敘職?”楊元奇既然到了他府上,就不會急急去童貫那裏,更有可能直接去樞密院,是為公事,也更正式,隻是官場的關係,正式和親近不是同一回事。
楊元奇道“過了這兩天吧,等大佬們休沐完過一兩天。”
高俅笑“你還真是滑頭啊。”楊元奇會挑日子,他這麽來,別人都挑不出一點理來。
楊元奇說“高老哥,楊家如履薄冰,開封的大佬是誰都得罪不起。”
高俅道“鹽定路就這麽好?!我又不是沒去過,比這開封不可以道裏計。”關於楊家的野望,這實在不是秘密,那裏生活怎麽都比不得開封,這還是西夏現在被壓製得沒動靜,誰知道哪天又會狼煙四起。說朝不保夕過了,安寧卻無論如何也說不上。這其實是中樞普遍人的想法,給楊家一個定邊和鹽州,讓他們為朝廷效死命。
楊元奇說“不僅楊家,蘇家、潘家、李家這麽多人口也需要待在那裏。”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的解釋,楊家和這些家族相交甚厚,那裏實際護住了一群人。
高俅一聲歎息,朝政到了今天,新黨把控力達到頂峰,那群人確實沒了去處。事實上,沒有高俅在趙佶身邊,楊元奇會跟麻煩。蔡家蔡攸任宣和殿大學士,這個宣和殿是趙佶新設立的,對蔡攸的榮寵就可想而知。趙佶身邊中人,對楊元奇最沒好感的其實是蔡攸。
高俅道“童相關於西北方略的折子,裏麵也有你的建言?”前段時日童貫上了折子論西夏方略,現在又召楊元奇來,想來他們之間有溝通。
楊元奇回“是的!就宋夏之爭,戰線拉得如此之長,與其全麵攻略,不如取其一點,這個點更應該是西夏核心所在。要取興慶府和西平府,最好就是加強鹽定路。”
高俅點頭,個人利益不同,楊家有這個私心正常,何況楊元奇還扯上大局。
楊元奇問“高老哥,能不能幫我把將作監的匠人留在鹽定路?”既然來了就不能隻敘舊,高俅的性子也歡喜舊人尋他幫忙。當年涉及趙靈兒府邸,定邊從開封將作監要了不少人北上,他們沒有南歸,但這事卻留下首尾。
高俅說“小事情,不過你總得有個理由。”
楊元奇想了想“那就白池的一些建設,畢竟將來收入一部分入內庫,那裏有點建設也正常。”
高俅擺手,對他來說真是舉手之勞。
兩個人還在敘舊,這時候有人進來到高俅旁耳語,高俅隻得應下,無奈的說“今日不陪你了,改日再敘,我得出去一趟。”
楊元奇隻得告辭。
喜歡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鐵血西軍大宋楊家將後傳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