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上奏

字數:3205   加入書籤

A+A-


    朝廷上下,一時之間風起雲湧,關於鄭貴妃與幹屍案、通敵叛國之嫌的爭議,來得猛烈且難以預料。
    幾十位官員的聯名上奏,牢牢守護在鄭貴妃與鄭太師的名譽之前。
    他們的言辭懇切,邏輯嚴密,直指此事背後或有不為人知的陰謀,意圖借由鄭家的聲望,攪動朝局,以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皇帝坐在金碧輝煌的龍椅上,眉頭緊鎖,目光在一份份奏折間來回穿梭。
    宮內氣氛凝重。
    皇帝麵色陰沉,眼神深處是壓抑不住的怒火與一絲不易察覺的疲憊。
    司禮監掌用他那特有的、不疾不徐卻帶著無形壓力的聲音,開始宣讀奏章摘要。
    出乎意料,或者說,在某種力量的推動下,大量的奏折並非要求嚴懲鄭家,而是……為鄭貴妃開脫,甚至隱隱為鄭家鳴冤!
    “臣奏鄭貴妃娘娘素來仁德,心係社稷,常往小仙童寺廟,乃為陛下及皇子祈福,此乃後宮賢德典範!豈可與妖邪、通敵之事混為一談?此必宵小之徒,見鄭太師為國操勞,功勳卓著,心生嫉恨,構陷貴妃,動搖國本!望陛下明察,勿使忠良寒心,妖言惑眾!”
    “微臣奏佛堂幹屍一案,駭人聽聞,然細究其源,屍骸身份是有人故意而為之。據臣所知,屍骸實非鄭太師親生血脈!乃是當年侍廟裏的方尚在外所收養之孤女!此節,小仙童侍廟裏舊檔或可查證。既是孤女,其因病生死,被人拿來製作仙童讓人供奉,巧遇鄭貴妃時常祭拜它,是它的福氣。但這豈能與貴妃娘娘鳳體、鄭太師清譽等同視之?此案分明是借一陳年舊事,行栽贓嫁禍之實,意在貴妃,更在太師!其心可誅!”
    “臣,等五十名官員聯名具奏鄭太師輔佐三朝,鞠躬盡瘁,蕩平邊患,整頓吏治,開源節流,為我大慶柱石!其忠心,天地可鑒!今以府中被人故意陷害陳年意外身亡之舊事,並輔以不明來曆之童骨,便欲攀扯太師通敵?此等構陷,滑天下之大稽!望陛下念太師之功,體恤老臣,勿為奸佞所惑,寒了天下忠臣之心!”
    …………
    “鄭太師為大慶國嘔心瀝血、立下赫赫戰功的老臣,其忠誠與能力,朝野上下無人不曉。而鄭貴妃,自入宮以來,以其溫婉賢淑、才情出眾,深得皇帝寵愛,更在後宮中樹立了良好的典範。”
    一份份奏折,如同雪片般飛來,核心觀點驚人地一致。
    切割鄭貴妃與幹屍、通敵的聯係,強調鄭貴妃去小仙童寺廟是祈福善舉,與案件無關,是有人惡意栽贓。
    否認幹屍與鄭太師的血緣關係,咬定幹屍是被人領養的孤女,非鄭太師親生,其悲慘遭遇‘無論是否意外’不能代表鄭家核心,更不能牽連貴妃。
    極力頌揚鄭太師功績,占據道德高地將鄭太師塑造成無可爭議的忠臣、功臣,以此反證通敵指控的荒謬絕倫,暗示這是針對鄭家的政治迫害。
    淡化甚至質疑地窖童骨,將其歸為不明來曆,暗示是栽贓的一部分。
    朝堂之上,保鄭一派的官員們言辭懇切,情緒激昂,仿佛鄭家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而以幾位素來耿直的部分清流官員為首的另一派,則據理力爭,認為幹屍藏匿、銷毀證據,地窖童骨等鐵證如山,絕非“陳年意外”和“栽贓”所能解釋,必須徹查到底,尤其要查清鄭太師是否知情、是否參與!雙方唇槍舌劍,爭執不下,氣氛劍拔弩張。
    皇帝臉色更加難看。
    “說說吧,詔獄那邊,還有鄭府,有什麽新進展?”目光銳利地掃過周雨和楊同。
    朝堂上的喋喋不休。
    暫時安靜了下來。
    楊同搶先一步,躬著身子,尖細的聲音帶著十足的謹慎“回稟陛下,鄭府已掘地三尺,除了幹屍,再無其他重大發現。鄭偉的幾個心腹管家,在詔獄裏熬刑不過,招認了當年鄭貴妃確實生病在外療養過的部分細節,與幹屍死前的年齡基本吻合,生病回來後,由鄭太師親自培養,性格也與從前大不相同。但對於通敵叛國一事,皆矢口否認,隻說是鄭偉可能私下與人有些銀錢往來,絕非通敵。至於地窖中其他孩童骸骨……他們皆稱毫不知情,時間也對不上,應是近些年之前遺留之物。”
    他頓了頓,偷眼覷了一下皇帝的臉色,繼續道“至於那鄭貴妃,驚嚇過度,神思恍惚,反複隻說她遭人陷害,沒想到自己成心鞠拜的居然是一具幹屍,其他一概不知。太醫診斷,確係受驚過度,心神受損。”
    皇帝的眉頭擰成了一個“川”字,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禦案“生病在外?年齡吻合?性情大變?鄭偉親自撫養?鄭嫣兒還心神受損……哼!好一個陷害!” 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叮當作響,“這些奏折你們也看到了!他們口口聲聲說幹屍是孤女!此事,可曾查實?”
    楊同額角滲出細汗,連忙道“回陛下,奴才已派人火速前往小仙童寺廟調閱舊檔,同時也命人暗查當年經手此事的僧人。但…但僧人已死…。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證明鄭貴妃非鄭太師親生。小仙童寺廟裏舊案不詳,隻寫當年確實曾在寺外短暫收留過一個女童,但不久就帶離開了,詳情不知。”
    “短暫收留、女童離開…?”慶帝咀嚼著這句話,眼神更加深邃莫測。
    他淩厲的目光轉向一直沉默的周雨“周卿,你素來沉穩,心思縝密。對此,你有何看法?這些奏折所言,幾分真?幾分假?”
    明知道,此刻皇上不滿他們的發言,但仍有大臣先一步上前,鞠躬“陛下,臣以為,鄭貴妃娘娘常去小仙童寺廟祈福,此為事實。然,此寺廟因貴妃的原由香火鼎盛,往來人員複雜,臣已查明,近月來,確有幾批行蹤詭秘的域外商曾多次出入該寺附近,與寺中的僧人有過接觸。該寺廟的僧人已於案發前夜離奇死亡。僧人屍體,經仵作驗看,手法狠辣,都是一刀致命。疑似分贓不均,再栽贓陷害。此等事件乃常見之事。臣敢斷言娘娘與此事絕無關係,但寺廟本身,恐非淨土,需徹查其底細及與凶手聯係。”
    這話既否絕了直接指控貴妃,卻也將寺廟的疑點清晰點出,暗示了可能的關聯渠道。
    喜歡她攜空間,帶著萌娃闖蕩亂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她攜空間,帶著萌娃闖蕩亂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