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平衡
字數:4349 加入書籤
周雨深吸一口氣,上前一步,抱拳鞠身,“皇上,臣以為,朝堂諸公奏折,其情可憫,其理卻未必尺然。”
“哦,細細講來。”
“其一,關於鄭貴妃的身份。臣查閱舊檔,鄭貴妃當年確因‘體弱多病’離府靜養,時間恰在孤女生前的年齡。鄭貴妃靜養的地方是鄭府的大莊園,附近不遠處就是寺廟,鄭貴妃休養的一年時間裏有沒有和孤女聯係上,相關的人員都已死亡,無從取證。等鄭貴妃養病回政府後,正是孤女消失之時,若真是那時候兩人被調換?鄭家當年為何發現女兒性情大變,還信心培養?如今案發拋出鄭太師依然認為鄭貴妃就是其女兒,其動機,臣深表懷疑。且,”周雨頓了頓,目光如電,“鄭夫人死前喊出‘嫣兒’,指向性過於明確,若非心中指定幹屍就是及女兒,何至於此?這絕非栽贓二字所能輕易解釋。”
“其二,鄭太師功勳卓著,此乃天下共知。然,功是功,過是過。若真是知巧親女兒被做成幹屍祭拜供奉,動用邪術,此乃悖逆人倫,欺君罔上之大罪!此案證據鏈雖在通敵一環尚有缺失,但鄭偉近些年頻繁處理外族之事仍然擁有嫌疑,地窖童骨之怖,絕非一句‘栽贓’或‘陳年舊事’便可輕輕揭過!臣在鄭偉書房暗格中,搜出數封與外境商人往來密信,信中雖未明言軍情,但多次提及‘邊市大利’、‘疏通關節’、‘避開關卡’等語,數額巨大,時間敏感。此商人,經查,與敵國皇室有千絲萬縷聯係!鄭偉一介一品大臣,若無他授意,何人敢有如此能量與膽量?”
周雨最後拋出的這個新發現的線索,如同重磅炸彈,直接將矛頭隱隱指向了鄭家更核心的人物——鄭太師!
不可能。
所有的信件都已經全部被收走,他哪裏找到的信件?
朝堂內一片死寂。
大臣們低著頭,大氣不敢出。
皇帝的臉色明暗不定,眼中翻湧著驚濤駭浪。
功勳、親情、醜聞、可能的通敵、滿朝的奏折壓力……這一切交織成一張巨大的網。
…………
就在這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名小太監慌慌張張地有事稟報,聲音帶著驚恐“皇上!皇上!鄭……鄭貴妃她……她出了景仁宮,帶病跪……跪在午門外了!”
“什麽?!”皇帝猛地站起身。
看守的侍衛為何沒有守住?
午門之外,烈日當空。
曾經優雅端莊、美麗動人的鄭貴妃,此刻穿著一件舊衣裳,頭發淩亂。
她手扶胸口時不時的咳嗽,卻又挺直了脊梁,以一種近乎悲壯的姿態,直挺挺地跪在滾燙的禦道金磚之上。
無數官員聞聲遠遠圍觀,指指點點,議論紛紛,有震驚,有不解,有同情,也有幸災樂禍。
鄭太師的門生故舊們,跪倒一片,哭聲震天,懇求皇上開恩。
“罪女鄭嫣兒,愚昧無知,一葉障目,以致家門蒙羞,驚擾聖聽!竟有如此惡人,喪心病狂,竟敢以邪術處置女童屍身,藏匿十數載,犯下悖逆人倫、欺君罔上之滔天大罪!此皆罪女失察、失管之過!罪女愧對皇上信任,愧對皇上恩寵,愧對列祖列宗!罪女不敢求皇上開恩,罪女…罪女愧對鄭氏滿門忠烈!”
“罪女深知,自己罪孽深重,萬死難贖!鄭家通敵與否,自有國法明斷!然藏屍、欺君、妄行之罪,罪女身為其女兒,難辭其咎!今負荊請罪,願領皇上一切責罰!削爵罷官,流放抄家,乃至梟首示眾,罪女絕無怨言!唯求皇上明鑒罪女深居宮中,於鄭府諸事一概不知,去寺廟,純然一片赤誠為皇上、為社稷祈福之心,天地可鑒!鄭氏一族,自先祖起,世代忠良,為國捐軀者多達十人,拳拳忠心,蒼天可表!罪女一人之過,願以殘軀承擔,萬望皇上勿因罪女愚昧無知之罪,牽連無辜,寒了忠臣良將之心,動搖我大慶國本!”
字字泣血,句句含悲。
以退為進,以自毀求保全!
鄭貴妃這一跪,將罪行死死框定在“個人愚昧無知、一葉障目、深居宮中”的範圍內,極力切割與鄭家整體尤其是軍功的聯係,並將自己塑造成一個“心力交瘁、甘願受罰”的悲情女兒形象。
同時,再次強調鄭家的功勳和鄭貴妃的無辜,並以“國本”“忠臣之心”為籌碼,進行最後的、也是最強有力的政治施壓。
這一跪,連同她此刻淒慘悲壯的形象,瞬間通過圍觀人群,傳遍了整個京城。
皇帝臉色陰沉的可怕。
周雨垂手肅立,他能感受到皇帝內心的劇烈掙紮。
鄭貴妃這一跪,這一份看似訴求,幾乎將了皇帝一軍。
嚴懲?
麵對一個後宮寵妃、以血請罪,麵對朝堂上洶湧的保鄭浪潮,麵對可能動搖的軍心,鄭家在軍中影響力不小,麵對“國本”的帽子……代價太大。
輕輕放下?
那具幹屍空洞的眼窩,地窖中無辜的屍骨,還有周雨剛剛呈上的那份與外敵商人有關的密信……這一切都像毒刺,深深紮在心頭,提醒著他這潭水有多深多渾。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皇上,”楊同小心翼翼地開口,打破了沉寂,“貴妃她……病情尚未好,烈日之下,恐……恐支撐不了多久。這滿朝文武,宮外百姓都看著呢……”
皇帝緩緩閉上眼,保鄭家的麵孔一一劃過,再睜開時,眼中隻剩下冰冷。
“傳旨。”
“鄭太師治家不嚴,致使家門蒙羞,贓賄狼藉,影響及極惡劣,著即褫奪太師銜,罰俸三年,閉門思過,無旨不得出府!鄭府一幹涉案人等,依律嚴懲!”
“鄭貴妃……”皇帝的聲音頓了頓,“念其深居宮中,祈福心誠,且幹屍之事發時其尚未知巧,不予追究。然,小仙童寺廟,著東廠、錦衣衛會同僧錄司嚴查底細,凡有作奸犯科、勾連外敵者,無論僧俗,嚴懲不貸!”
“幹屍骸……尋清淨處妥善安葬。地窖屍骨……著大理寺立案,盡力查明身份來源,緝拿真凶!”
“至於通敵一案……”皇帝的目光銳利地掃過周雨和楊同,“證據尚不確鑿,然疑點重重,不可不察。周卿,楊同,此案由你二人繼續秘密追查,尤其是那外敵商人及番僧曾接觸過的人!務必給朕查個水落石出!記住,是‘秘密’追查!”
“臣遵旨!”周雨和楊同同時躬身領命。
兩人心中都明白,皇帝這是在重重壓力下,做出了一個看似各打五十大板、實則留有巨大餘地的裁決。
鄭家的核心,鄭貴妃、鄭太師,暫時得以保全,但已被嚴重削弱,且被置於嚴密的監控之下。
而真正的核心——幹屍慘死的真相、地窖童骨的來源、以及那若隱若現的通敵線索——並未真正了結,隻是被暫時壓入了水麵之下,由周雨和楊同在暗處繼續角力。
聖旨下達,如同在沸騰的油鍋裏潑了一瓢冷水。
鄭太師被親隨抬回了府邸,緊閉的大門隔絕了外界的窺探,隻留下“贓賄狼藉”的罪名和滿城的唏噓議論。
鄭貴妃回到深宮中,據說當夜病倒,宮中太醫進出頻繁。
幹屍被悄悄收殮,以一個模糊的身份草草下葬。
地窖屍骨的案子,大理寺象征性地貼了幾張海捕文書,最終成了懸案。
小仙童寺廟被查封,寺廟最後充公。
至於那個神秘的外敵商人,仿佛人間蒸發,再無蹤跡。
表麵上,一場震動朝野的風波似乎漸漸平息。
鄭家付出了慘重代價,但根基未倒。
皇帝維持了朝局的“平衡”。
喜歡她攜空間,帶著萌娃闖蕩亂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她攜空間,帶著萌娃闖蕩亂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