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5章 識破了他們的陰謀詭計?

字數:7185   加入書籤

A+A-


    當白捕頭緊鑼密鼓地為趙家挑選新護衛時,有幾個太監從京城出發,到達大同府,向大同總兵朱大人宣讀皇上的聖旨。
    聖旨的大意是:朱愛卿保家衛國多年,功勞顯著,龍心大悅,特召朱愛卿即日進京,重重有賞!
    朱大人驚喜萬分,激動地跪拜,說:“臣接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傳旨的領頭太監是小法海,他笑眯眯,根據上頭的指示,故意對朱大人小聲說:“恭喜大人,這是天大的好事啊。”
    “根據小道消息,皇上這次打算為勞苦功高的武將們冊封爵位,您就是其中之一。”
    一聽說爵位,朱大人頓時高興得找不著北,拿著聖旨站起來,挺著肥肚腩,哈哈大笑,大手一揮,豪情萬丈地說:“多謝公公提點,本官重重有賞。”
    太監小法海收下賞銀,笑得像隻小狐狸,暗忖:老子故意騙你哩!你還真上當了!等到了京城,你的死期就到了。得罪誰不好,非要得罪皇上,哼!
    朱大人財大氣粗,又大聲說:“公公們遠道而來,本官略盡地主之誼,請各位喝酒賞曲,希望公公們不要推辭。”
    幾個太監麵麵相覷,笑嗬嗬。
    小法海把玩手中的浮塵,暗忖:不久後,這姓朱的就要變成死鬼,跟死鬼一起喝酒,感覺怪怪的,有點晦氣,倒不如抽空去會一會唐風年大人,他恰好在這大同府做知府。這滿朝大臣,我最喜歡他,而且許久未見,正好敘敘舊。
    於是,他對另外幾個太監說悄悄話,叮囑他們不要喝醉,不要亂說話,然後他自己當麵告辭:“朱大人是否與這裏的唐知府相熟?他和雜家有些親戚關係,雜家今日不宜飲酒,正好抽空去瞧瞧他。”
    “等到了京城,再喝朱大人的封爵慶功酒。”
    有權有勢的太監,狐假虎威,底氣足得很。麵對文武百官,他並不懼怕,甚至有平起平坐的意思。
    朱大人大吃一驚,打量太監小法海,琢磨:唐風年跟這太監是什麽親戚?幸好我已經跟唐風年同流合汙,沒有貿然得罪他。否則,恐怕他聯合這些亂七八糟的親戚,來害我。
    他一邊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一邊笑著試探:“請問公公與唐風年是什麽親戚關係?是本家嗎?”
    小法海迷之自信,撒謊不臉紅,說:“七拐八拐的親戚,說來話長。”
    “按輩分來說,雜家與他算平輩。”
    他之所以敢一本正經、一廂情願地胡說八道,是因為料定唐風年不會生氣,不會報複他。
    他暗忖:如果唐風年大人日後追問此事,我就說開玩笑罷了,他脾氣最好,又親切隨和,不會瞧不起太監,不像其他人那樣兩麵三刀。
    其他人如何兩麵三刀?當麵客客氣氣,托太監們幫忙辦事,行方便,還悄悄塞銀子行賄,背後卻口口聲聲罵閹狗。哼!這些,他可都知道。誰好誰壞,他都記著呢!
    見他如此說,朱大人心裏半信半疑,嘴上笑道:“本官與唐知府熟得很,稱兄道弟,請公公不必見外,我直接派人去把唐知府請過來,一起喝酒取樂,豈不是兩全其美?”
    小法海心裏咯噔一下,暗忖:這姓朱的為何撒謊?唐風年根本不喝酒,而且怎麽會跟這貪官稱兄道弟?難道近墨者黑,唐風年也變壞了?那可不妙!等這貪官被錦衣衛抓住,招供時,萬一把唐風年供出來,唐風年豈不倒黴?我一定要單獨跟他聊聊,提點他早點跟朱大人撇清關係才好。
    於是,他假笑道:“多謝朱大人美意。”
    “唐知府每次都以茶代酒,恐怕他不自在,喝酒的人也不自在,不如幹脆不請他。”
    朱大人本性霸道,不聽勸,當即擺擺手,非要派人去把唐風年叫過來助興。
    他本來就猖狂,把自己當成大同府的土皇帝,如今又聽說自己要被加封爵位,於是更加得意忘形,不把唐風年放在眼裏,頗有一種“呼之即來,揮之即去”的霸氣。
    小法海臉上依然笑嘻嘻,心裏卻罵罵咧咧,暗忖:把唐風年牽扯進來,恐怕弄巧成拙。這姓朱的,忒討嫌。
    — —
    此時此刻,唐風年手裏拿著朱大人那邊的下屬名單,正在與石師爺秘密商量,打算知己知彼,借力打力。
    這份名單十分詳細,不僅僅是姓名、官職那麽簡單,還涉及到誰與誰之間不和睦。
    這名單是錦衣衛暗中送給唐風年的。
    唐風年相信錦衣衛刺探情報的本事,拿到這份名單之後,如獲至寶。
    石師爺也歡喜、激動,小聲說:“有錦衣衛相助,事半功倍。”
    “從這名單上看,朱大人那邊並非鐵板一塊。”
    “敵人內鬥,咱們便好好利用他們的矛盾。”
    唐風年點頭認可,但不敢過分樂觀,眉眼依然凝重,若有所思。
    忽然,阿亮在門外稟報:“大人,朱大人派人過來,邀請您去朱府喝酒慶祝。”
    唐風年皺眉頭,與石師爺對視一眼,然後起身去開門,問:“慶祝何事?”
    阿亮回答:“聽說皇上派人去朱大人府上傳聖旨,讓朱大人進京去接受賞賜。”
    “朱府的小廝吹噓,說他家老爺大概要被封個侯爺。”
    阿亮不知背後的隱情,當真信了朱府那吹牛的小道消息,表情充滿羨慕。
    唐風年再次轉頭與石師爺對視,兩人都啼笑皆非,眼神複雜。
    石師爺撫摸長胡須,暗忖:朱府上上下下,想得可真美。何德何能,就想封侯爺?皇上以這個手段,把朱大人騙去京城,再抓捕,就是因為忌憚朱大人掌兵,怕兵變。但願此事順利,不要節外生枝。
    唐風年暗忖:這所謂的喝酒慶祝,大概就是朱府的斷頭飯。
    他詢問:“師父,我不打算去,如何拒絕?”
    石師爺思量片刻,眼眸精明、深沉,出主意:“派人送份厚禮過去,說你忙於公務,要處理案子,沒空赴宴。”
    “或者,由為師代替你去赴宴,如何?”
    唐風年覺得這主意好,但又有些擔心石師爺,於是問:“師父怕不怕?”
    石師爺胸有成竹,整理左右手的衣袖,笑道:“有何好怕的?朱府今天上上下下都高興,肯定有好酒好菜。”
    “風年,你不喝酒,但為師愛美酒。為了美酒,拍他幾句馬屁,有何不可?”
    “再一個,他的那些下屬、幕僚肯定也上趕著跑去拍馬屁。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當麵去瞧瞧他們,尋找破綻。”
    唐風年聽得受益匪淺,敬佩不已,說:“多謝師父不辭辛苦,讓阿亮和阿光陪您一起去,一切小心為上。”
    石師爺發出笑聲,抬起手,拍拍唐風年的肩膀,說:“我去換身好衣衫,擺擺闊,免得被那些貪官汙吏看扁了。”
    唐風年哭笑不得。
    很快,石師爺就換上嶄新的綢緞袍子,帶上禮物和隨從,坐馬車出發,前往朱府赴宴。
    唐風年長舒一口氣,然後繼續忙自己的事。
    — —
    石師爺到達朱府之後,利用三寸不爛之舌,先對著朱大人大拍馬屁,拍得朱大人飄飄然,然後又為唐風年解釋不親自赴宴的緣由。
    接著又說:“石某仰慕朱大人,特意來討一杯慶賀酒,不知朱大人是否嫌棄?”
    朱大人坐在主位上,昂首挺胸,人逢喜事精神爽,問:“聽說唐知府是你的徒弟,是不是真的?”
    石師爺笑容滿麵,回答:“能收風年為徒,是石某三生有幸。”
    朱大人看看左右的幕僚,交換眼神,然後拍打大腿,哈哈大笑,說:“你說話,比你徒弟好聽多了。”
    他又開始張狂,暗指石師爺會拍馬屁,唐風年卻不懂這個竅門。
    他的下屬和幕僚們也跟著哈哈大笑,如同一群馬屁精。
    石師爺沒有生氣,並且假裝沒骨氣,笑道:“多謝朱大人誇獎。”
    朱大人豪爽地吩咐:“石師爺識時務,算自己人,請坐,不用客氣。”
    石師爺落座之後,暗暗鬆一口氣,環顧一圈之後,主動找旁邊的人攀談。
    今日朱府大開宴席,喝酒、賞舞、聽曲。
    有些賓客是色鬼,看見美人兒跳舞,就衝過去摟摟抱抱,醜態百出,而不自知。
    石師爺表麵上不氣不惱,總是笑眯眯,非常給麵子,推杯換盞,心裏卻充滿鄙夷,暗忖:幸好風年沒來這種場合,否則他肯定如坐針氈,適應不了這烏煙瘴氣。
    那幾個傳旨的太監也是座上賓,雖然他們不是色鬼,但看熱鬧看得陶醉。
    太監小法海作為領頭的太監,還算清醒,接受別人敬酒時,假裝喝酒,實際上用各種手段把酒灑出去。
    他不敢喝醉,擔心醉酒之後變傻,怕泄密。
    至於另外幾個太監,心思沒小法海這麽深沉,知道的秘密也不多,所以吃吃喝喝,沒啥顧忌。
    在這賓主盡歡的歌舞升平之中,有一個人卻是例外,那就是洪水亮。
    他陰險狡詐,居心叵測,眉頭微蹙,眼睛微眯,時而打量石師爺,時而觀察小法海的一舉一動,懷疑這加封爵位的消息是假的。
    洪水亮暗忖:上次歐陽大將軍在遼東那邊軍功赫赫,尚且沒有獲封爵位,這次皇帝老兒為何突然大方,要賞賜表現平平的大同總兵?事出反常必有妖!早就聽說朝廷國庫空虛,皇帝連親孫子都隻封郡王,而不是王爺,目的就是減少國庫開支……
    他端著酒杯,去向朱大人敬酒,本來打算把心裏的懷疑稟報給朱大人聽。但是,轉念一想:朱大人正在興頭上,我這個時候潑冷水,恐怕觸黴頭,反而被他責罰。怎麽辦呢?
    洪水亮的腦海裏掀起巨浪,在打算提醒朱大人的同時,又意識到:這是策反大同總兵的最佳時機。
    他作為奸細,潛伏多年,等的不就是這一刻嗎?
    隻要讓朱大人起疑心,懷疑皇帝這次召他入京是陰謀,進京必死,即可!
    洪水亮暗忖:當朱大人起疑心時,我就勸他在大同府發動兵變,殺了知府唐風年,自立為王,與朝廷和皇帝為敵。等到朝廷派兵來攻打大同府時,我再趁機勸朱大人找外援,聯合長城外的鐵騎,一起對付皇帝老兒。
    越琢磨這事,他就越熱血沸騰,一顆心時而冷靜得像堅冰,時而興奮得像烈火。
    他對長城外的鐵騎充滿信心,覺得隻要鐵騎越過長城,南下中原,便能勢如破竹,把長城以南的土地全部攻占。
    他本身就屬於長城外的部族,即使來大同府生活多年,娶妻生子,高官厚祿,連孫子都有了,但他的內心依然沒被中原人同化,他胸腔裏跳動的依然是狼子野心。
    洪水亮自始至終,都牢記自己是奸細,懷著使命,這使命說得露骨一點,就是他們對這廣闊肥沃之地的眼饞,就像野狼眼饞肥羊和兔子一樣。
    為了更快地說動朱大人造反,他決定撒謊、汙蔑。
    過了一會兒,他悄悄吩咐丫鬟拿一些胡椒粉來,他故意把胡椒粉撒到一個跳舞女子的衣袖上,吩咐她去朱大人麵前跳九天玄女舞。
    “朱大人想看九天玄女舞,還不快去?”
    九天玄女舞需要久久地旋轉,衣袖也轉得飛起來,從而達到飄逸的美感。
    美人兒旋轉、舞動時,真的如同仙子一樣美。
    朱大人看得目不轉睛,眼睛色眯眯。
    隨著美人兒舞動,她那衣袖又長又飄逸,如同靈蛇一樣,在朱大人麵前飛來飛去。不知不覺間,那衣袖上的胡椒粉也被送到朱大人臉上。
    “啊——啊——啊嘁!”
    “啊嘁!”
    “啊嘁!”
    朱大人突然連續打好幾個大大的噴嚏,響亮極了。
    喝酒、劃拳、談笑風生的其他人紛紛暫停,不約而同,轉頭看向朱大人,有些驚訝。
    忽然,跳舞的美人兒也打噴嚏,另外幾個靠得近的人連忙用手揉鼻子,但還是忍不住,噴嚏一個接一個。
    酒香和美人兒的胭脂香氣太濃鬱,再加上那咕嚕咕嚕沸騰的羊肉火鍋,各種氣味掩蓋了胡椒粉的氣味,這導致一群人暫時沒往陰謀上懷疑。
    瞅準朱大人打噴嚏的時機,洪水亮心裏冷笑,湊過去,嘴巴靠近朱大人的耳朵,說悄悄話。
    “大人,剛才有兩個人說你壞話,幸好卑職懂唇語,識破了他們的陰謀詭計。”